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价值观迷失的原罪是作为其评判标准的建筑伦理的当代失语,建筑教育对设计价值观系统教育的缺失负有责任。本研究挖掘现行建筑教育的伦理基因,并尝试建立以建筑伦理为基础的建筑设计价值评判体系。  相似文献   

2.
围绕当前我国建筑教育专业伦理层面上的缺失展开研究,在分析高校建筑专业伦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建筑专业伦理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具体教育途径作了相关探讨和初步设想,并强调专业伦理教育是建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秦红岭 《华中建筑》2014,(11):36-41
约翰·罗斯金不仅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批评家,同时也是西方近代建筑伦理的最早探索者之一。该文主要以《建筑的七盏明灯》为文本依据,从三个维度阐释和评价了罗斯金的建筑伦理思想,即建筑的宗教伦理功能、建筑的基本美德和建造中的劳动伦理,并简要分析了他的建筑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建筑发展的价值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于1909年制定了首部面向成员的建筑伦理准则,在其后的近百年时间里,这部准则历经数次修改。本文由西方当代建筑伦理思潮切入,较为详细地介绍了AIA建筑伦理准则的百年发展历程,提炼出不同时期的背景要素和发展轨迹。最后阐明了这一发展历程对于当代中国建筑师职业伦理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白滔 《山西建筑》2010,36(32):43-44
针对中国传统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伦理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及制度,具体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伦理精神和社会伦理秩序,以期对当代建筑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西当代建筑教育比较──兼论我国建筑教育改革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教育情况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本文即是通过中西方建筑教育制度的对照比较(国内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育体制为例),说明我国建筑教育的优缺点,并提出今后改革的重点。文章主要内容:一、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简单回顾和现状。二、中西当代建筑教育比较、分析及我国当代建筑教育存在的问题。三、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建筑学理论超越并高于特定作品的特定的“美学性”或者“功能性”的立论,讨论了伦理和诗意的哲学基础在建筑学中的重要性。文章认为把建筑实践与学术基础相混淆的建筑教育将会把建筑创作过程转变为纯粹的体力劳动,并导致建筑设计创作的衰落,并建议将伦理和诗意等哲学性理论引回建筑教育,这样才能在实践性的教育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向锋 《建筑师》2008,(2):87-90
建筑伦理是近年来建筑理论研究领域的新的热点。本文在阐述了建筑伦理研究的时代定位后,从哲学背景、伦理代理、美学态度、论证方式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哈里斯的建筑伦理思想。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批判,以期为国内的建筑伦理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向锋 《新建筑》2011,(6):148-151
建筑伦理是近年来西方建筑理论研究领域的新热点。阐述了西方建筑伦理研究者对于本体概念理解的差异,在对伦理与道德进行概念辨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建筑伦理"与"建筑道德"的不同应用方式,最后提出了伦理代理的解读方法,并以此对西方建筑伦理理论的指向进行了分类,以期为国内的建筑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建筑伦理的角度 ,探讨建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阐述了建筑伦理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目标 ,指出建构伦理概念 ,建立伦理责任 ,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翅 《中国园林》2008,24(1):20-23
从我国风景园林行业中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入手,探析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风景园林教育应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种人文和自然通识教育厚实、学科基础宽宏、专业教育精诣、个性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方案,通过培养学生感悟能力,通过加强实践教育,着力塑造高尚品格等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行业健康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同时提出开展专业评估、加强国际交流和推动风景园林评论等建议,以促进风景园林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元禄 《山西建筑》2009,35(2):28-29
对中国传统伦理观进行了介绍,着重探讨了隐藏在建筑文化深层中的伦理观及它对传统建筑所起的重要影响,以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并进而寻求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红岭 《新建筑》2004,(3):65-67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伦文化,其中儒家伦理是主体与核心。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建筑在诸多方面浸透着儒家伦理的种种特征。着重分析了“礼”与“中和”观念对传统建筑在建筑体系、建筑思想、建筑形制、建筑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14.
高等建筑教育从创建伊始到不断发展、完善,无不与经济社会进步、建设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在建筑产业化背景下,高等建筑教育迎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各种严峻挑战。从战略原则上,高等建筑教育要主动适应建筑产业化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建筑产业化相关研究,加快培养建筑产业化所需专业人才,积极为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从发展对策上,高等建筑教育需借鉴顶层设计理念,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打造办学特色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建筑产业化与高等建筑教育科学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5.
德国建筑技术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健梅  张伶伶 《华中建筑》2008,26(8):244-246
该文讨论了德国以技术为主导的建筑教育目标,及其实践连续的教育方法的应用。在中德建筑技术教育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的建筑技术教育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借鉴措施,以期对我国建筑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韩晓峰 《华中建筑》2008,26(9):238-243
该文以人文的视角,通过对现代建筑设计分析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它的作用,以及20世纪现代建筑教育中,设计分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的论述,试图揭示现代建筑设计分析得以产生的丰富的人文背景,以及它对现代建筑设计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空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教育建筑热潮,以某职业教育院校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为例,针对其特殊的教育性质,介绍了职业教育建筑的时代性、技术性及经济性,并对职业教育建筑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