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重点介绍了地域建筑的理论背景以及当下中国城市与全球化议题之间的关系,结合笔者个人建筑事务所以及几位非主流“海归”青年建筑师的创作实践,探索我国地域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现代装饰》2010,(11):138-138
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OMA建筑事务所,战胜了另外5家参与决赛的建筑事务所,赢得了为法国卡昂市(Caen)设计一个新的图书馆的国际竞争。这个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将是OMA建筑事务所在法国设计的第一幢文化建筑。  相似文献   

3.
《建筑师》2013,(4):80-103
主办:Studio-X哥大北京建筑中心《建筑师》杂志社地点:Studio-X哥大北京建筑中心(方家胡同46号院A103)时间:2013年5月18日论坛主持:黄居正(《建筑师》杂志主编)易娜(《建筑师》杂志编辑部主任)发言嘉宾(以姓氏笔画为序):史建:一石文化策划总监,建筑评论家,策展人史永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冯路:无样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华黎:迹·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刘东洋:自由撰稿人,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李虎: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Studio-X负责人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陆翔:多相工作室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青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胡宪:多相工作室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柳亦春:大舍建筑工作室合伙人  相似文献   

4.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是由建筑师华黎与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作品,获得了2013年度"阿卡汉建筑奖"(AgaKhanAwardforArchitecture)的提名,这个奖项1977年创立,用以表彰对伊斯兰建筑作出重大贡献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密度的实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群 《时代建筑》2000,47(2):36-41
密度是城市建筑的基本问题之一。通常,它并不是一个与建筑形式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尤其与建筑的风格和潮流无关,因此,从密度看建筑或者思考建筑或许多少能够使人们超越形式、风格和潮流而接近对建筑更有意义的探讨。这也正是荷兰建筑师库哈斯及其领导的都市建筑事务所以及由一代年轻的荷兰建筑师组成的MVRDV小组“密度之实验”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伦敦柏宁四季酒店斥资几百万英镑进行了重建,重建项目的主要建筑师是ReardonSmith建筑事务所,他们负责建筑规划与设计、室内细部设计以及现场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2)
<正>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董事会和战略委员会已将2022年金奖授予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士( FAIA) Angela Brooks和Lawrence Scarpa,以表彰他们对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持久影响。评委们还选择了 MASS建筑事务所作为2022年AIA年度建筑事务所,这是AIA授予建筑事务所的最高荣誉。授予个人或团队的AIA金奖在2022年颁给了Angela Brooks和Lawrence Scarpa这对生活中的伴侣,同时也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伙伴,以表彰他们跨越了三十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材料的源头是什么,为什么大量的一线建筑师在接受建筑学教育时对材料的了解知之甚少?2011年4月17日,《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材料悟语"系列沙龙南京站在南京大学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举行。本次沙龙旨在通过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总建筑师张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韩冬青等知名教授从实际案例出发,从材料的选择、运用、属性等方面分享其在实践过程中对于材  相似文献   

9.
IDC:作为一名Gensler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您怎样来定义建筑上的可持续性设计? Ken Hall:谈到可持续设计的定义.如果用现行的绿色楼宇或者绿色建筑评级来做的话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
国际信息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1,(12):140-144
国际信息media-ICT大厦获WAF2011世界建筑奖由cloud9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enric ruiz-geli设计的巴塞罗那media-ICT大厦获得了2011年世界建筑节"年度世界建筑"奖。media-ICT大厦包含多媒体博物馆、工作坊、国际会议中心和办公空间等设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介绍与分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的构造课和设计课,以及具有ETH背景的重要建筑师和工程师的作品,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有着深厚传统,又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基于建构的建筑学教学系统,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建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世界先锋建筑院校中4个探索性的数字设计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奥地利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Prix Studio,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KasSudio,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XWG Studio,以及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Patrick Studio等。文章在引述了这些课程的负责人沃尔夫·D.普利克斯、卡斯·乌斯特修斯、徐卫国和帕特里克·舒马赫等对建筑教育的看法的基础上,对这4个数字设计课程以及其近期的一些学生作业做了介绍。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设计课程反映了当今数字设计领域教学的最新思想和成果。  相似文献   

13.
建筑创作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谢志英  邓文旭 《山西建筑》2006,32(20):18-19
解释了建筑创新的含义,从人性建筑学、建筑师的社会职责、人与建筑三方面分析了建筑创作的人文因素,介绍了住宅设计中的创新体现,最终提高建筑师的建筑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香港作为世界上最极端城市化的地区之一,有着许多颠覆传统建筑学的地方。而整个珠三角腹地,更早已成为中国式城市化现象的同义词。在中国式城市化现象已成为新一轮的建筑学理论趋势的同时,当今中国的建筑教育是否已开始直接面对这个趋势、尝试发展出一套回应如此快速和大量城市化现象的策略?本章作者希望藉由分析香港特殊的高密度、后泡沫的城市状态,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自2000年起所做的一些相应的课程上的实验与体制上的革新,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教育如何利用这个现象,试着走出一条适合香港及珠三角城市状态的建筑理念,将是文章的主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21世纪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格局为:境外设计机构的本土化扩张、国内设计机构的梯队化崛起与新型设计模式的特色化求索;解构了境外设计机构本土化扩张的阶段划分、典型模式与重点城市及其转折项目;解读了在国内设计机构梯队化崛起中,国有设计院、民营设计院、高校设计院与私人事务所分别扮演的行业角色;解析了在新型设计模式的特色化求索中,名人工作室、专业工作室、专项工作室与矩阵式项目组等模式的机制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建筑师素质与建筑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曙光 《华中建筑》2000,18(3):137-138
该文探讨了构成建筑师素质的各个方面,并从建筑师素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从建筑教育人手全面认识和提高建筑师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刚开始的阶段,核心课程教育是本源。第一年的核心课程教学受着双重的束缚。问题来源于这样一个认识:今天最好的建筑师不是那些有着杰出的想法或是卓越技术之人,而是那些能在所拥有的各种想法和所掌握的技术手段之间产生神奇魔力之人。观念和技术的融合是难以传授的,也没有批评和论述的标准。因此,在建筑设计工作室里,主要的教学方式便是讲故事。积累起来的大量故事让人能通过类推的方式来表达那些难以直接描述的事情。教育的核心沿着两条平行的轨迹在运行:一条着眼于建筑和建造的类型学,另一条着眼于几何学和建构。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那些自相矛盾和似是而非的问题总会扰乱在理论上协调一致的类型学或者事物的秩序,这种类型学或秩序作为一种手段将约定俗成的概念引入建筑学之中。意识到这个事实的建筑师必须完善他们固有的建筑观念,或者建立起与知识体系相协调的观念。总之,对问题的质疑成了建筑学中所有事情的主角,对问题的设计和如何敏锐感知这些问题成了设计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何鹏  唐国安 《山西建筑》2007,33(34):33-34
介绍了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创作理念、基本功能布局、重点部位与细节处理,以及对建筑文脉及其景观设计的一些探索性研究,同时指出当今的经济技术条件为建筑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建筑师应当充分激活创作思维,掌握先进的设计技术,以创作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9.
王瑜  黄捷 《新建筑》2012,(3):31-35
通过梳理外国建筑师在曾代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历程,解析其建筑作品的主要特点,指岀其创作实践更直接且直观地将西方多元的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传入岭南。然而,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必须以辩证与理性的态度去面对。  相似文献   

20.
周晓萱 《山西建筑》2010,36(28):232-234
通过对建筑师在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材料选用等节能问题的分析,希望能引起建筑师在火力发电厂建筑节能方面的关注,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运用,使建筑师在建筑节能这一方面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