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采用过氧甲酸为氧化剂,由高活性聚异丁烯(HRPIB)制备环氧聚异丁烯(EPIB)。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甲酸与双氧水摩尔比对环氧化物环氧值的影响。实验确定了环氧聚异丁烯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2 h,甲酸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1.5,在此条件下,产物环氧值为0.1336;该产物无色粘稠,期望应用于橡胶改性、树脂改性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在235~280℃,反应3~7 h,研究了双酚A缩水甘油醚/乙二胺(DGEBA/EDA)环氧树脂的降解反应并考察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降解的残余固体进行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液相产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明确了反应后的残余固体为未降解的环氧树脂固体。获得的主要产物为苯酚、双酚A、对异丙基苯酚等。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降解率越大,主要产物收率越高,280℃,3 h时,降解率达到92%。通过Arrhenius方程进行动力学研究,计算反应的活化能,求得在Emim BF4介质中,反应活化能为Ea=156.4 k J·mol-1,而在Bmim BF4介质中,反应活化能为Ea=109.4 k J·mol-1。得到降解反应速率方程分别为-d[ER]/dt=8.813×1012exp(-1.564×105/RT)[ER]和-d[ER]/dt=4.666×108exp(-1.094×105/RT)[ER]。  相似文献   

3.
在硝酸催化下进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HMM)与甲醇的甲醚化反应,生成了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HMMM)。考察了反应过程中甲醇浓度的变化,提出了HMM甲醚化反应的机理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出醚化动力学参数,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下醚化度-时间关系。结果表明,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平衡反应,pH=3.5下,当温度由30℃升高至55℃时,甲醚化反应平衡常数由1.17增大至2.79。甲醚化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分别为k1=8.54×10~6×exp(-5.39×10~4/RT)与k2=257×exp(-2.79×10~4/RT)。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了该甲醚化反应表观反应焓为25.97 k J×mol~(-1),表观反应熵为86.5 J×(mol·K)~(-1)。  相似文献   

4.
环氧聚丁二烯胺化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乙醇胺为胺化剂,以酚类为催化剂制备了环氧聚丁二烯(EPB)的胺化反应产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胺用量及环氧值等因素对产物胺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反应温度(90~160℃)、反应时间(0 5~9h)、m(催化剂)∶m(EPB)=(0~0 1)∶1、m(二乙醇胺)∶m(EPB)=(0 1~0 8)∶1,以及环氧值(3 0~7 6g/100g)可以提高产物胺值(20~100mgKOH/g)。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催化剂上甲基叔丁基醚裂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压下,在265~295℃温度范围内,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对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CRN型活性炭催化剂上裂解制异丁烯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裂解反应由吸附的MTBE生成非吸附产物的不可逆表面反应所控制,其本征动力学方程为 (-r_A)=κP_A/(1+κ_AP_A)式中κ=2.6167×10~9 exp(-1.4730×10~2/RT) κ_A=8.6829×10~6 exp(-1.1661×10~2/RT)  相似文献   

6.
草酸二乙酯水解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65~80℃对草酸二乙酯水解生成草酸的反应宏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的草酸二乙酯水解反应速率方程可表示为rc=dcc/dt=kc0.5acc1-kc1.5c k=2.117×105exp(-3.479×104/RT) k=5.273×102exp(-1.398×104/RT) 并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7.
铯-铷-钒系低温硫酸催化剂上SO_2氧化反应速率的机理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金属盐为助催化剂的铯 -铷 -钒系硫酸催化剂 ,在 380~ 5 2 0℃下 SO2 氧化反应机理为三步催化反应 ,并推导出其动力学机理模型 :r=k1P1/ 2O2k2 +k3 PSO3 +PSO3 PSO2(1- PSO3 PSO2 P1/ 2O2 KP)。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测定了SO2 氧化反应动力学数据 ,并利用 Powell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估值 ,得到 :k1=0 .15 2 exp(- 6 2 0 73/ RT) ,k2 =8.18exp(- 2 384/ RT) ,k3 =0 .2 2 1exp(- 18949/ RT)。方差分析表明 ,在显著性水平 0 .0 1下 ,三步反应机理模型对反应速率实验值拟合较好 ,标准偏差为 0 .2 42  相似文献   

8.
低黏度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涛  钟汉荣 《粘接》2011,(5):42-46
以TDI、HEA和PEG为原料,2步法制备了一种用于光固化胶的低黏度聚氨酯丙烯酸酯齐聚物。其最佳制备条件为:第1步反应过程中nTDI/nHEA=1,催化剂质量分数0.2%,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3h;第2步反应过程中nTDI/nPEG=2,反应温度55~60℃,反应时间为5~6h。产物的黏度为150~175mPa·s。  相似文献   

9.
以改性硫酸钙晶须作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醋酸正丁酯,研究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结果表示反应条件为,当酯醇摩尔比为2,硫酸钙晶须添加量为反应总量的3%,超声波频率为25 kHz,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6h时,得到该反应的活化能Ea=5.243kJ/mol,指前因子k_0=3.8496×10~3mol~(-1)·L·h~(-1),并最终建立了以硫酸钙晶须为催化剂合成醋酸正丁酯r=3.8496×10~3exp(-5243/RT)c_Ac_B。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氯化钾和热法磷酸为原料,采用复分解法制备磷酸二氢钾的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对氯化钾转化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373~413 K和反应时间为1~4 h的条件下,研究氯化钾与热法磷酸的宏观反应过程,自阻化作用对该反应过程的反应速率影响较大,阻缓系数β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应用德罗兹多夫方程拟合实验数据,确定了动力学方程:1/t ln[1/(1-X)]- βX/t=exp(-65 840/RT)+2.215,并求得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65.84 kJ/mol,经验证表明模型可靠。该研究旨在揭示氯化钾和热法磷酸制备磷酸二氢钾的宏观反应过程的相关规律,为设计反应器和优化工艺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聚异丁烯胺汽油清净剂的合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溴化加成法合成新一代的汽油清净剂聚丁烯胺(PIBA)。将高活性聚异丁烯与HBr气体在过氧化物存在下进行自由基反马氏加成反应生成溴化聚异丁烯,然后再与氨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生成聚异丁烯胺。实验研究了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引发剂的加入量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基本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贾振宇 《上海化工》2006,31(5):19-22
比较了三种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的分散性,发现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具有最佳的分散性能。探讨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制备中的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分散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所合成共聚物的最佳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常规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原料及合成;叙述了端羟基聚异丁烯预聚物的制备方法,端羟基聚异丁烯预聚体与异氰酸酯反应可制得含聚异丁烯链段的聚氨酯,叙述了聚异丁烯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聚异丁烯聚氨酯泡沫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Alkali metal salts of polyacrylic acids are water-soluble, multifunctional polyelectrolytes which exhibit a variety of solution properties useful in laundry and dishwashing deterg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umber of studie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polyacrylates under simulated detergent use conditions. Solution properties of several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olyacrylates, with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ranging from about 2500 to 250,000, are presented. These include: adsorption onto model particulate soil materials and fabrics, particulate soil and lime-soap dispersancy, sequestration of calcium, magnesium and ferric ions,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inhibition, buffer action and detergency. Where appropriate, these solution propertie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mmonly used non-polymeric detergent ingredients. Presented at the 75th Annual AOCS Meeting, Dallas, 1984.  相似文献   

15.
Lube oil additives are essential for all types of lubricating oils; they are added either to give the oils new properties as detergency and oxidation stability or to improve such properties as pour point and viscosity index. They are added at varying proportions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 present work is concerned with studying of detergent/dispersant type additives based on synthesized polyisobutylene succinic anhydride (PIBSA) and its aminated compounds (PIBSA)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polyethylene polyamine such as ethylene diamine, diethylene Triamine, Triethylene tetramine, and tetraethylene pentamine. Different types of polyisobutylene succinimides were reacted with dodecylphenol and formaldehyde to prepare different type of Mannish bas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epared compounds as antioxidants and detergents/dispersants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compound D1 (Mannich base IV) is the best antioxidant additive for lube oil, and all the prepared compounds have excellent dispersancy power.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溶液聚合合成了丙烯酸助洗剂,并对其助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螯合能力强、分散力高,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外产品,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乳化炸药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热合原理及工艺流程。对氯化法和热合法生产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在粉状乳化炸药中的使用效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聚异丁烯的合成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光辉  常玉红 《河北化工》2003,(2):15-17,50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合成低分子聚异丁烯的技术进展、未来趋势及其应用,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使用5-叔丁基-1,3-二(2-氯代异丙基)苯/四氯化钛引发体系,通过可控活性正离子聚合反应制备了含双活性链末端的聚异丁烯,再使用1,3-丁二烯封端制备具有烯丙基氯末端结构的聚异丁烯,并结合四丁基氢氧化铵存在条件下水解的方法制备了双端羟基遥爪聚异丁烯,研究了封端时间对封端反应的影响,探讨了所得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结果表明,在四丁基氢氧化铵存在条件下,由含氯链末端亲核取代方式制备所得聚合物的端羟基转化率高,反应时间短,原料便宜易得且制备工艺简便,所得产物的热稳定性及低温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合成低分子聚异丁烯的技术发展,未来趋势及其应用,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