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热能》2006,(2):8-8
天津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全市各区、县均有地热开采。统计数字显示,全市共有地热开采井224眼,2005年开采量2500万m^3。目前,全市地热资源的利用初步形成以供暖为主,温泉游泳、生活洗浴、旅游康乐、工业印染及农业种植养殖、矿泉水开发等多元化的利用格局。具有资源类型多、利用领域广、经济环境效益好的特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天津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坤 《地热能》2007,(1):29-30
日前,天津市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天津市地热利用工程设计标准(试行)》,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对于规范天津市地热开发行为,提高地热回灌率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有效保护地热资源,实现地热开发系统规范化运行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地热资源极其丰富,在全世界3800多座火山中,日本就占了184座,其中,活火山55座,这些火山岩浆可以为地热系统供热几万乃至几十万年。根据日本地热资源矿床区域索引图,日本新能源开发组织(NEDO)就野外测量数据(温泉、喷气坑、地温、热源、热辐射量、蚀变地带、地热测量仪)作过的概述,日本有34个地热资源潜在区域,其地热发电总潜能估略为5930万kwX30年(NEDO1989)。1966年,松川(Matsukawa)地热电站首先开始运行,继之,日本相继又建立了总装机容量269950kw的12座地热电站,且全部座落在火山区域,其中,有总出力94000kw…  相似文献   

4.
王万达 《地热能》2007,(5):13-16
抽取地热水到地面,经换热器放出热量给室内供暖循环系统,放热后的地热水再回到地下循环。实现循环供热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地热资源供应能实现持续循环;二是市场运作能实现经济循环,目前在中国有地热资源的地区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中国有地热资源的地区与巨大的供热市场相结合可以有许多开拓地热供暖的机会。随着地面辐射地板采暖等相关技术的实施,使更多温度较低的地热资源有机会得到利用,以实现有回灌系统的地热供暖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环绕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国之一,火山遍布全国,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潜力雄厚,据日本新能源生产技术综合开发机构调查推算,日本全国地热资源约有250万KW的蕴藏量,目前的地热发电量仅为1/5。全国可供发电的地热田有40多处,所以地热开发利用前景相当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热开发在最近几年内突出体现了产业化开发的特点。随着中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家大大减少了对地热资源勘查的投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中低温地热资源被开发利用为温泉休闲娱乐和洗浴医疗,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于是,开发商看好虽然高风险、但高回报的地热产业,引发了近几年的地热开发热潮。尤其在北京、天津和沿海地区,发展势头久盛不衰。而且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开发和设计风格不断推陈出新。由于这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模式发展之路,替代了过去国家恩赐性的计划经济福利模式,使中国2000-2004年的地热开发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另外,地热资源管理在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使我国地热利用发展不单纯追求资源消耗的增加,而是向在减少开采水量的前提下、提高利用效率的节能环保型转化。  相似文献   

7.
斯文 《地热能》2007,(5):24-24
为有效保护地热资源,促进北京市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北京市地热管理处不断加强地热采暖回灌的管理,拟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强地热回灌保护地热资源的通知》,对本市地热采暖单位明确提出了限期进行地热采暖尾水回灌的要求。用地热水供暖单位中的大多数均采用了“对井”回灌技术,供暖尾水实时回灌到同一热储层中,全市年回灌量近100万m^3。  相似文献   

8.
地热能利用     
地热能利用是指利用地下热能为人类服务。a)开发潜力较大的地热田一般出现在偏远的山区,它的可输送性比较低,故一般是使地热能就地转变成电能;b)直接向生产工艺流程供热;c)向生活设施供热,如地热采暖以及地热温室栽培等;d)农业用热,如土壤加温以及利用某些热水的肥效等;e)提取某些地热流体或热卤水中的矿物原料;f)医疗保健,这是人类最古老也是一直沿用到现在的医疗方法。地热浴对治疗风湿病和皮肤病有特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鞍山千山地区地热水资源及利用情况,针对3万m^3的供热面积,采用地热热泵以充分利用地热尾水的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地热能》2006,(4):26-28
雄县的地热资源开发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目前主要用于地热采暖、温泉洗浴和旅游娱乐,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根据雄县地热资源开发总体规划,雄县将大力促进地热采暖的发展,把县城建设成为“无烟城”,还将扩大白洋淀温泉城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在北部建设现代农业地热利用区和温泉生态观光园。  相似文献   

11.
孙宇红 《节能》2002,(4):47-48
天津市热力公司下属的赵金庄供热站是地热与锅炉调峰并存的供热管网系统 ,针对二级管网出现的大面积不热问题 ,引发了我们对不同于锅炉供热系统的地热供热系统如何设计及运行管理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地热资源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本文分析了其外网不热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河清洁  蔡建华 《新能源》1994,16(8):46-50
沧州地处渤海沿岸,地热资源丰富,石油勘探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地热井孔,为地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七五”期间,进行了10余项地热利用方面的科研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大多在“八五”期间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利用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发挥临海的自然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地热养殖;做到资源底数清楚,合理规划开发,充分利用,向设备管理要效益;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群策群力兴办地热事业。  相似文献   

13.
斯文 《地热能》2010,(4):24-25
地热资源是天津市的优势矿产资源,广泛分布于城市及周边地区,面积达8700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7%,地热资源温度适中(25~103℃)、便于利用,是天津市经济发展、节能减排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清洁能源。天津市地热资源的开发一直以勘探程度高、历史长、探明储量多、利用规模大、管理秩序好、技术水平高、产业化程度完善在全国著称。  相似文献   

14.
“地热利用关键设设备和防腐技术研究”通过技术鉴定由天津大学地热研究培训中心与天津市海水淡化所共同进行的“地热利用关键设备防腐技术研究”于日前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天津地热资源丰富,地热直接利用以冬季采暖为主,天津的地热区域供暖面积已达200...  相似文献   

15.
《能源研究与信息》2006,22(4):246-246
2006年11月28目在陕西咸阳召开的全国城市地热资源开发保护与经济评价论坛会上了解到,我国直接利用地热资源量居世界首位,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不足0.5%,地热发电也仅占世界地热发电的0.35%。大力开发和有效利用地热资源已成为我国当前能源形势下一个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25—26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在北苑家园召开了2005年北京市地热工作会议,北京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及地热协会等单位的代表2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报告了2005年北京地热工作发展状况;传达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加强本市地热资源管理有效保护地热资源的通知》(京国土房管热[2004]300号文);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蟹岛、南宫、北京水泥厂、中国移动通讯管理学院等单位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深层地热资源储量巨大,采用超长重力热管取热技术对深层地热资源进行开采,将其与热泵系统联合为用户供热是一种高效利用深层地热资源的方法。针对如何调节不同参数下超长重力热管与热泵联合运行以期获得最佳热力经济性的问题,建立了系统热力经济性模型,研究了热泵系统蒸发温度、超长重力热管热阻、井深、地温梯度以及蒸发器面积不同的情况下系统热力经济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蒸发温度使供热成本最低,如在地温梯度30℃/km、井深3 000 m的条件下,最佳蒸发温度为-2℃;超长重力热管热阻越小或地温梯度越大时可实现供热成本越低且最佳蒸发温度越高;存在最佳的井深和蒸发器面积使得供热成本最低。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超长重力热管在开采深层地热联合热泵系统性能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矿产,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发等特点,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种.我国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条件,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资源.据计算,我国12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7500×1018J,相当于2560×108t标煤.当前,我国地热资源利用方式主要以供暖、洗浴、种植等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发展缓慢,主要分布在西藏;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地热资源得到了快速发展;油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我国地热资源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影响了地热资源规划的制订及地热产业的发展;防腐、防垢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地热回灌率普遍过低;增强型地热系统研究有待加强等.为了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的同时,应以浅层地温能和热水型地热资源为主,发挥热泵技术的优势,开展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梯级利用;重视和加快油气区地热资源的利用;在西藏等适宜地区加大高温地热能发电利用;集中全国优势技术力量,在一两个有利区域开展增强型地热系统技术探索;此外,走回灌开发道路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万达 《地热能》2004,(4):7-12
我国松辽、华北、苏北和汾渭盆地的许多城镇地区,有较丰富的90以下的低温地热资源,也有稳定的采暖市场需求.利用地热采暖能做到无污染.可持续及综合利用。有促进发展地方经济的可能.同时低温地热是低焓热能。适于采暖.抓住机会发展地热供热对提高我国城镇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重大作用.但地热供热有三大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资源能实现可持续利用,不破坏环境;二是要采用能抗腐蚀的地热间接采暖系统:三是能筹措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经营并获利.  相似文献   

20.
李树祥 《地热能》2007,(1):13-15
地热是来自地壳深部,储存于岩石及岩石孔隙、裂缝中的天然热能,开发利用的主体是集热、矿、水于一体的地热流体,是十分宝贵的清洁能源。温泉为地热的天然露头,是具有保护、利用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地质遗迹。我国是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的国家,开发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直接用于供热、采暖、医疗洗浴、旅游娱乐、养生保健、现代农业温室种植和养殖等,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