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磷化工业发展问题,要求合理开发利用磷矿资源,加快磷化工业发展,将湖北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磷化工业基地.要实现这一目标,湖北省磷化工业必须加快发展,努力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湖北省磷化工业当前生产和建设现状,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针对湖北省磷石膏排放量及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基本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湖北省磷石膏利用途径的基础上,依据循环经济的理念,量化分析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的潜力,提出湖北省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为湖北省磷石膏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态工业园区是企业共生层面的循环经济,是落实循环经济的中观基础。要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工业生态学为基础,对现有工业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以实现物质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的生态模式。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贵州省现有工业区的类型和特点,分析现有主要工业区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循环经济改造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云天化国际在节能减排、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氟硅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产业发展战略、思路、措施及取得的成绩。通过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利用社会力量、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坚持技术进步、开发高价值产品、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利用BCC和CCR模型对2003—2012年我国化工业分析得出评价。第一,生态效率是衡量经济活动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兼顾生态效益的平衡。第二,2003—2012年我国化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末端治理模式,并开始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第三,生态效率对规模化依赖程度更高。第四,I模型(投入型)更能反映生态效率情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铜冶炼、硫酸行业及磷化工的概况,阐述了有色金属冶炼副产硫酸与磷化工相结合形成硫酸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优势。将硫酸作为铜冶炼与磷化工结合的纽带,形成以铜冶炼和硫、磷化工等相配套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缓解了冶炼酸库存压力及销售压力,同时为磷化工提供了原料,降低了相关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充分发挥了各自资源和能源优势互补的优势,实现铜冶炼和磷化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华实 《化工质量》2005,(1):13-13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重要途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外,各类食品中添加磷酸盐已经是普遍做法,市场潜力巨大。而我国食品级磷酸盐生产与欧美同类企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整个磷化工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着力进行食品级磷酸盐行业转型升级,进而拉动中国磷化工业发展,是当前相关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贵州化工》2010,35(1):30-30
近年来,开磷集团建设建材总公司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走循环经济道路,以资源再利用为根本,从1998年起,用10年时间进行艰辛的探索,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磷石膏砖生产线的设计、建设和生产,拓宽了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实现了磷化工企业“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综合利用,推出一种新型建材。  相似文献   

10.
樊森 《中国涂料》2006,21(7):30-31
为实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利益与国家资源、环境利益的不一致性情况下,在面临资源紧缺、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压力下,四川龙蟒集团依靠自主研发,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资源的新路子。公司开发的“钛白粉—硫酸—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完成了新型硫酸法钛白清洁工艺的研制应用,创造性地实现了磷化工、硫化工、钛化工的有机嫁接,解决了制约我国传统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的瓶颈,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产品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截止2005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20.…  相似文献   

11.
杨伏生 《现代化工》2006,26(9):25-27
提出了一种煤化工梯级多联产新材料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煤的结构和组成特点,高度集成了多种煤炭转化技术、后加工技术及配套技术,联产系列化高性能多功能煤基材料,体现了原子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新思想,提升了煤基材料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磷化工行业具有资源丰富、掌握部分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特点,将成为磷化工主要出口国。磷化工发展中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市场呈逆向分布,产业层次不高,面临能源、环保、外贸政策限制等问题。今后发展应构建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品向精细化、专用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注意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定一 《化工进展》2013,32(3):481-500
综述了我国石化行业2012年在高油价和经济减速条件下取得的一系列进展。一是石化产业全年运行缓中趋稳,产值、产量和效益均有增长,但增幅同比下落。二是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化学品生产总量可与美国比伯仲,合成树脂生产位列前茅,合成橡胶生产位列世界之首。三是产业转型与升级,现代煤化工顺利融入石油化工生产体系,石化介入生物质化工成功试产生物航空煤油,石化产品高端化升级取得新进展。四是石化技术进步,采用自主产权的技术建成一批工业化装置,包括柴油液相循环加氢装置、生产欧Ⅴ汽油的新一代S-Zorb装置、80万吨/年大乙烯装置、S-MTO装置、FCC再生烟气SCR脱硝装置等;自主开发的超重油轻质化技术、百万吨级芳烃联合装置技术、合成气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已具备工业化条件,沸腾床重质渣油加氢等技术进入工业验证阶段,一批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在内的石化产品差异化生产技术正在加紧攻关。文章总结了高油价和低增速条件下中国特色石化运行模式所起的作用,包括炼油高油价下坚持降本增效,资源分配“保、压”得当;化工把控在役石化产能与调节产品结构,积极实施差异化战略来应对市场需求不振和同质化竞争。同时,也对2012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了2013年情况,进入2013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逐步向好,国际油价走势受美国经济数据提振保持高位振荡,我国宏观经济预计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国内化工市场需求总体回暖,我国炼油产业预计仍处于景气周期。对2013年我国石化行业总体运行提出了趋稳向好的较乐观展望,同时预期在加快汽柴油质量升级、石化产品高端化升级、推进化工原料的煤炭替代、创建“煤油化”一体化新模式、加速向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和建设世界一流石化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高成亮  王太炎 《燃料与化工》2010,41(6):15-17,20
介绍了用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DRI)的工艺过程。用气基竖炉生产DRI具有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生产操作方便灵活、环境友好等特点,其希尔自重整(HYL-ZR)工艺为首选。用循环经济的观点,合理利用钢铁长流程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代替天然气生产DRI,形成我国特有的长流程与短流程并存的钢铁冶金新流程,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实际状况的过渡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第10届台北国际塑橡胶工业展览会概况以及印象较为深刻的参展塑料原材料和助剂、各种成型机械和制品等,还简介了展会期间的有关经贸、市场和技术交流报告。另外,评介了台湾塑料工业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孙小文 《上海化工》2011,36(12):16-18
化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行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化工面临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更为严峻的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压力。化工园区作为化工企业的集聚区,其规划建设水平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提出新时期化工园区规划建设所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闫国春  温亮  张华 《化工进展》2022,41(12):6201-6212
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拓宽石化原料渠道有着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从原料特性、工艺技术及产品特性、成本竞争力、项目布局和规模、水耗、能耗、“三废”排放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指出与炼油和石化产业相比,现阶段现代煤化工产业仍以单项技术示范为主,多数产品存在交叉和重叠,且同类产品的水耗、能耗、碳排放更高,但在生产特种燃料、高碳低氢化学品、高碳高氧化学品等更符合煤炭原料组成结构和煤化学反应特性产品方面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双碳”目标下,现代煤化工产业应加快从“替代石化产品”的高碳排放产业向“发挥煤炭原料特性”的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化差异化产品体系,坚持清洁低碳化生产,推进与清洁低碳能源、石油化工等多产业的耦合协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煤、油、化、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基地,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陶瓷工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汉宁 《陶瓷学报》2001,22(4):280-28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陶瓷这一传统产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能耗、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是制约陶瓷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让陶瓷在工业、民用及尖端技术领域内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必须给陶瓷工业赋予新的内涵.节能降耗、生产自动化和经营集约化是使传统陶瓷产业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而对陶瓷新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技术的研究则是让陶瓷推陈出新、为人类再创辉煌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黄磷工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我国黄磷工业的发展与现状 ,通过生产技术分析 ,指出我国黄磷装置与国外先进装置的差距 ,黄磷产品的消费途径与市场预测。针对我国黄磷产品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