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丹Melut盆地Palogue油田高酸值原油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丹Melut盆地Palogue油田原油主要为中质油(20API°34),其次为重质油(API°20),但普遍高含酸,酸值最高可达10 mg/g。高酸值原油主要产于古近系砂岩储集层,上白垩统产层原油酸值相对较低,一般低于1 mg/g。地球化学分析认为:下白垩统Alrenk组烃源岩于晚白垩世末期开始生烃,并在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储集层中聚集成藏;由于渐新统末期构造运动造成地层抬升和剥蚀,烃源岩生、排烃停止,地表淡水注入古近系,形成重碳酸钠型地层水,使古近系油藏遭受生物降解,形成高酸值重油,深大断裂活动造成地壳深部CO2气体侵入,加速了高酸值油藏的形成;新近纪盆地发生拗陷作用,使烃源岩继续深埋,重新开始生、排烃,新生成的正常原油不断充注到古近系油藏,形成早期降解油与后期正常油混合的混合油藏,由此形成了酸值不等的高酸值油藏。图4表3参11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马场南中-上三叠统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吐哈盆地马场南地区中-上三叠统储集层的压汞、铸体、扫描电镜、孔渗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克拉玛依组储集层的孔隙度较高,渗透率较低;其孔隙较小、喉道连通性较好、喉道分选较差、毛管压力曲线无明显平台;孔隙结构总体较好,储集层共分为四类,即高孔-中高渗-中粗喉型、中孔-低渗-中细喉型、中孔-特低渗-细喉型、低孔-特低孔-特低渗-细微喉型,以中孔-低渗-中细喉型储集层为主;影响孔隙结构的因素主要是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和溶蚀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4.
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低孔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新疆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低孔、低渗储集层特点,采用常规压汞、地层上覆压力下单向水平压汞、铸体薄片及图象分析等技术,对该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将有效储集层划分为中孔中细喉、中孔细喉、小孔微细喉、小孔微喉等四类孔喉模式。孔隙结构具有喉道正偏态粗歪度、孔隙负偏态细歪度、高孔喉比、喉道分选中等偏差、孔隙分选较好的特点。上覆地层压力对渗透率及孔隙结构特征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伦坡拉盆地下第三系储集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藏北伦坡拉盆地下第三系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始新统牛堡组二段至渐新统丁青湖一段,储集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十分复杂,现象十分丰富。详尽描述了压实、4期溶蚀、3期胶结、交代、破裂等成岩作用的过程及特征,确认区内储集层所经历的主要成岩环境为:湖底/河流→大陆地表→埋藏→大陆地表。孔隙演化研究表明,区内储集层的原始孔隙度均较高,经过一系列成岩作用后,原生孔隙所剩无几;溶蚀作用特别是深埋溶蚀作用形成的各类溶孔,是进油期的主要孔隙,孔隙度一般为5%~15%,部分充填烃类。照片10图5参4(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6.
7.
8.
为了研究Melut盆地下组合近源白垩系成藏模式与勘探潜力,开展有利储盖组合识别、重点油藏解剖、典型成藏模式建立及勘探潜力分析等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工作。结果表明:①近源白垩系发育3套有利储盖组合,包括源上Galhak组内部砂泥互层储盖组合、Al Renk组生油岩内“自生自储”储盖组合、及Al Renk组生油岩与Al Gayger组砂岩形成的“上生下储”储盖组合;②湖泛泥岩是Galhak组内部储盖组合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发育厚层分流河道砂岩与厚层湖泛泥岩,是Galhak组高产断块油藏发育的有利相带区;③ Al Gayger组反向断块圈闭具有良好的油源和侧向遮挡条件,斜坡区大断距反向断块圈闭是Al Gayger组勘探的首选目标;④沉积相带控制扇体内部油藏的类型与分布,扇根与扇中砂体厚、物性好,是发育高产断块及断层-岩性油藏的有利相带;⑤北部富油凹陷远源古近系主力产层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近源白垩系是北部凹陷成熟探区深化勘探的重要领域;⑥盆地南部凹陷规模小,沉积充填粗,Adar组区域盖层质量差,远源古近系Samma+Yabus-Adar组储盖组合已不是中南部有利的储盖组合,近源白垩系在中南部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是中南部有利的勘探层系。该研究成果对Melut盆地北部成熟探区深化勘探及中南部低探区白垩系的区域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苏丹Melut裂谷盆地扇体的发现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lut盆地为中非剪切带走滑背景下形成的裂谷盆地,具有早期白垩世被动裂谷盆地和晚期古近纪—新近纪主动裂谷盆地相叠合的特征,长期以来一直围绕辫状河、三角洲等领域进行勘探。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在盆地北部凹陷识别出一系列扇体沉积,包括凹陷东部Abyat扇三角洲、西部Ruman近岸水下扇等。这些扇体主要形成于盆地初始被动裂谷期,发育于下白垩统Al Renk组烃源岩及烃源岩附近的白垩系Galhak组和Al Gayger组内,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条件。扇体的发现证实了Melut等中非裂谷盆地的初始被动裂谷期同样发育类似于主动裂谷盆地的扇三角洲、水下扇等各种扇体沉积,且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这一发现和认识拓展了中非裂谷盆地的勘探潜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油藏储集层的骨架砂体为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复合砂体。储集层岩石学总的特征为低结构、低成分成熟度,成分分类属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垂向上物性非均质性很强。根据物性变化的旋回性和垂向变化特征,划分了三个物性段。整个含油层段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频率分布近于正态分布,总体表现为中孔、低渗的特点。储集空间以原生的粒间孔隙和次生的粒间溶孔为主,其孔隙结构特征以小孔、细喉和小孔、微细喉、细歪度、分选差为特征。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成岩阶段属晚成岩阶段A期。储集层的宏观物性参数与微观结构参数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经综合分类评价,上部两个层段为中—差的储集层,下部层段为非储集层,且储集层具强水敏性。 相似文献
11.
苏丹迈卢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迈卢特盆地是苏丹东南部中—新生代的一个大型陆内裂谷盆地.该盆地发育了强—弱—强3期裂谷,这决定了下白垩统发育主力生油岩、古近系发育主力成藏组合.利用地震资料推断出北部凹陷是主力生烃凹陷,凹陷的半地堑结构和平面斜列特征决定了缓坡带是主力成藏带.而且盆地地温梯度偏低使成藏期偏晚,为古近系提供了充足油源.据此建立了有别于邻区Muglad等盆地和渤海湾盆地的成藏模式,明确了盆地资源潜力和有利勘探方向,为Palogue世界级大油田的快速发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层序学和沉积相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该方法在苏丹Melut盆地Gasab区块的应用中,对于识别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指导反演数据的解释,做到对岩性体从定性到定量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Melut盆地北部凹陷为富油气凹陷,具有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针对深层白垩系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尚未取得突破的现状,通过开展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研究,建立了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Melut盆地北部凹陷源上、源内各主要层序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与方向。研究表明:源上主要发育Yabus上段—Adar—Lau高位域,有利相带为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主要形成构造-岩性圈闭;源内主要发育Galhak—Algayger湖侵域,有利相带为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和洪水浊积扇,主要形成岩性和构造-岩性圈闭。综合分析认为,源内层序是寻找构造-岩性油气藏的主要勘探目标。在有利构造背景下发育良好的储盖组合是Melut盆地白垩系成藏的关键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是白垩系油气成藏的优势相带,上白垩统Galhak组是白垩系油气成藏的主要目的层段。研究结果对Melut盆地北部凹陷下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金龙油田佳木河组发育良好的火山岩储层,明确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分布是进行火山岩储层勘探和开发的关键。本文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和高压压汞分析,结合物性资料,分析火山岩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并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分布。结果表明,佳木河组火山岩类储层包括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和沉火山碎屑岩类4种。火山岩储层物性总体上具有中-低孔和低-特低渗的特征。储集空间类型根据形态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根据成因都包括原生和次生两类,其中收缩孔、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不同的火山岩性和岩相表现出不同的压汞曲线类型,包括双峰正偏态细孔喉型、单峰正偏态细-微孔喉型和单峰负偏态微孔-极细微孔喉型3类,总体以微细-细孔喉为主,分选差-中等。岩性上火山角砾岩、玄武岩和安山岩是工区内最好的储层,岩相上火山爆发相和喷溢相上部储层物性最好,平面上最好储集相带位于研究区中部呈北西-南东的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5.
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特征和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是该油田后期高效开发的前提。根据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以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L油田东营组储层砂岩具有矿物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特征,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与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4种,大致经历了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晚成岩A期3个阶段,目前已达晚成岩B期。成岩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孔隙演化过程中,压实与压溶作用、胶结作用起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解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