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了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的萃取实验研究,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压力10—50MPa、温度20—50℃、CO2流量10—35kg/h等)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最佳二艺条件:萃取压力25—35MPa,操作温度30—50℃,CO2流量选择为20—25kg/h。 相似文献
2.
3.
4.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色素中β—胡萝卜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技术,以枸杞油作为载体,从枸杞色素中分离萃取β-胡萝卜素,对其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为从枸杞色素中提取β-胡萝卜素作为制药原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02萃取枸杞色素中β-胡萝卜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技术,以枸杞油作为载体,从枸杞色素中分离萃取β-胡萝卜素,对其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为从枸杞色素中提取β-胡萝卜素作为制药原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7.
8.
超临界CO_2萃取枸杞色素中β-胡萝卜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分离技术 ,以枸杞油作为载体 ,从枸杞色素中分离萃取β-胡萝卜素 ,对其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 ,为从枸杞色素中提取 β-胡萝卜素作为制药原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中β—胡萝卜素的超临界CO2萃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从冷冻干燥的马铃薯组织中超临界CO_2萃取的β-胡萝卜素量较之从烘干和新鲜组织的萃取量分别增加了5倍和3倍。超临界CO_2萃取液中β-胡萝卜素量高达94%。超临界萃取液中β-胡萝卜素的异构体为14%的13-顺式和11%9-顺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集成双水相体系萃取螺旋藻中的β-胡萝卜素最佳工艺条件。选取乙醇质量分数、正丁醇质量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四个因素,利用Box-Behnken Design研究各因素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优化萃取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8.2%,正丁醇质量分数36%,料液比为1∶20(g/m L),超声时间3 min,β-胡萝卜素的得率可达3.13 mg/g。本实验采用乙醇/正丁醇双水相萃取螺旋藻中的β-胡萝卜素将有望开发成为一项廉价高效的螺旋藻β-胡萝卜素分离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13.
β-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因此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当前倡导绿色理念的情况下,天然β-胡萝卜素在今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鲜螺旋藻中提取β-胡萝卜素,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内容。基于此,先确定β-胡萝卜素的运用功能,分析其在新鲜螺旋藻中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测定,实现β-胡萝卜素的高效提取,为今后运用和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油及枸杞色素研究(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分离技术 ,从枸杞籽中萃取分离枸杞油 ,对其理化指标检测后与使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枸杞油理化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并且从分离冻干的枸杞色素粉中 ,使用超临界CO2 萃取方法分离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研究了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对大蒜油提取的相关因素,包括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适宜工艺参数组合: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240ra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FE提取的大蒜油得率达到0.446%。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大蒜油呈淡黄褐色,半透明状,略有流动性,呈新鲜大蒜风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