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了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的萃取实验研究,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压力10—50MPa、温度20—50℃、CO2流量10—35kg/h等)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最佳二艺条件:萃取压力25—35MPa,操作温度30—50℃,CO2流量选择为20—25kg/h。  相似文献   

2.
《粮油加工》2003,(4):66-67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了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的萃取实验研究,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压力10~50MPa、温度20~50℃、CO2流量10~35kg/h.  相似文献   

3.
初步尝试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红酵母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效果。结果表明:红酵母经酸-热法破壁后,在所确定的最适萃取条件下(萃取压力30 MPa、温度40℃、CO2流量20 kg/h、萃取时间90 min),β-胡萝卜素萃取率可达0.83%。这说明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红酵母β-胡萝卜素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萃取率较低,对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有待今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色素中β—胡萝卜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技术,以枸杞油作为载体,从枸杞色素中分离萃取β-胡萝卜素,对其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为从枸杞色素中提取β-胡萝卜素作为制药原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02萃取枸杞色素中β-胡萝卜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技术,以枸杞油作为载体,从枸杞色素中分离萃取β-胡萝卜素,对其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为从枸杞色素中提取β-胡萝卜素作为制药原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技术,从枸杞籽中萃取分离枸杞油,对其理化指标检测后与使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枸杞油理化指标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初步尝试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红酵母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效果。结果表明,红酵母经酸-热法破壁后,在所确定的最适萃取条件下(萃取压力30MPa、温度40℃、CO2流量20Kg/h、萃取时间90min),β-胡萝卜素萃取率可达0.83%。这说明,利用超临界CO2苹取红酵母β-胡萝卜素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萃取率较低,对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有待今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_2萃取枸杞色素中β-胡萝卜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分离技术 ,以枸杞油作为载体 ,从枸杞色素中分离萃取β-胡萝卜素 ,对其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 ,为从枸杞色素中提取 β-胡萝卜素作为制药原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中β—胡萝卜素的超临界CO2萃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从冷冻干燥的马铃薯组织中超临界CO_2萃取的β-胡萝卜素量较之从烘干和新鲜组织的萃取量分别增加了5倍和3倍。超临界CO_2萃取液中β-胡萝卜素量高达94%。超临界萃取液中β-胡萝卜素的异构体为14%的13-顺式和11%9-顺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集成双水相体系萃取螺旋藻中的β-胡萝卜素最佳工艺条件。选取乙醇质量分数、正丁醇质量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时间四个因素,利用Box-Behnken Design研究各因素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优化萃取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8.2%,正丁醇质量分数36%,料液比为1∶20(g/m L),超声时间3 min,β-胡萝卜素的得率可达3.13 mg/g。本实验采用乙醇/正丁醇双水相萃取螺旋藻中的β-胡萝卜素将有望开发成为一项廉价高效的螺旋藻β-胡萝卜素分离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梁  杨开  孙培龙 《食品科学》2012,33(22):115-118
利用响应面法对西瓜蜂花粉β-胡萝卜素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优化,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发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1℃、萃取压力34MPa、萃取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β-胡萝卜素的提取率达到8.79mg/100g;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Trolox、β-胡萝卜素标准品相比,萃取物具有较高的清除ABTS+能力,而其总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则强于β-胡萝卜素而弱于Trolox。  相似文献   

12.
β-胡萝卜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辐射等多种生理功能,藻类中含有大量的的β-胡萝卜素。在探讨了萃取剂、温度、时间、固液比对β-胡萝卜素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找到了从螺旋藻干粉中提取β-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件为:以乙酸乙酯为萃取剂,固液比为1:10(mg/ml),65℃下恒温处理6h。  相似文献   

13.
β-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因此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当前倡导绿色理念的情况下,天然β-胡萝卜素在今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鲜螺旋藻中提取β-胡萝卜素,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内容。基于此,先确定β-胡萝卜素的运用功能,分析其在新鲜螺旋藻中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测定,实现β-胡萝卜素的高效提取,为今后运用和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苦荞麦麸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临界CO2萃取苦养麦麸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汪,结果表明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合时间20min;β-环糊精与苦荞麦麸油质量比为6:1:水与β-环糊精体积质量比为4:1.该工艺条件下包合物的含油率为8.06%;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能够对苦荠麦麸油进行有效包合.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2萃取蜂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索了超临界CO2萃取蜂胶工艺,使用单一溶剂CO2进行萃取,萃取物平均得率提高至26.36%,萃取时间缩短为4小时。  相似文献   

16.
蚕蛹油超临界CO2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kg/h CO2流量下,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三个参数对蚕蛹油得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蚕蛹油的较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对蚕蛹油得率影响较大、萃取温度及时间影响较小,蚕蛹油超临界CO2萃取最优条件为:压力25MPa、温度45℃、时间2.5h,在上述条件下蚕蛹油得率为28.97%.采用超临界CO2可有效地将蚕蛹中油脂类成分萃取出来,萃取效果与传统溶剂萃取相当,但蚕蛹油品质高于溶剂萃取所得蚕蛹油.  相似文献   

17.
研究超声辅助有机溶剂/糖双水相体系萃取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其抗糖基化作用进行分析,在确定萃取体系为叔丁醇/麦芽糖双水相体系基础上,以螺旋藻粉末加入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自变量,-胡萝卜素得率为因变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萃取条件.采用赖氨酸-乳糖模拟体系评价萃取后β-胡萝卜素抗糖基化能力.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油及枸杞色素研究(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分离技术 ,从枸杞籽中萃取分离枸杞油 ,对其理化指标检测后与使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枸杞油理化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并且从分离冻干的枸杞色素粉中 ,使用超临界CO2 萃取方法分离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9.
玉米蛋白粉中β-胡萝卜素提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β-胡萝卜素,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β-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夹带剂用量10%,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150min。按此工艺条件提取β-胡萝卜素,提取率达88.70%。  相似文献   

20.
张郁松 《粮油加工》2006,(10):48-50
本文研究了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对大蒜油提取的相关因素,包括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适宜工艺参数组合: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240ra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FE提取的大蒜油得率达到0.446%。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大蒜油呈淡黄褐色,半透明状,略有流动性,呈新鲜大蒜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