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病”?     
常见报刊载有“城市病”一辞,对其似无明确统一的释义,一般辞书中也未收入。但从相关的内容看.似指工业革命后,城市大发展,尤其是大城市所产生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现象。城市化的加快,大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化的结果,是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标志,应该是社会经济、科学进步的结果。城市发展带来了人口的聚集所产生的生产及经济上的聚集效益,知识信息的聚集带来文化科学的发达,同时.人口的高度聚集必然会产生交通与居住问题,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会产生环境问题,这些是与城市的发展伴生的问题。随着城市规划科学的进…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这个自由论坛的参加者不算多,但我觉得"美好城市"VS."城市病"是一个回归到城市规划本源的主题。很多与会者可能关注怎么做控规、怎么做总规、怎么做城市设计,但更应当知道做这些规划是为了什么。说到底,城市规划就是为了消除工业革命以来的各种"城市病",追求美好城市的发展愿景。昨天的几个大会发言所阐述的就是这两个议题,即怎么样消除"城市病"和怎么样追求"美好城市"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3.
城市夜景发展中的探讨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剑  王立雄 《城市规划》1999,23(6):44-46
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目前我国城市夜景发展的趋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成夜景要素的景观质量及控制与规划。并从景观与环境的角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治理"城市病"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垃圾围城、交通拥堵、逢雨"看海"、"十面霾伏"等"城市病"也日益凸显,不仅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饶庆春 《四川建筑》2015,(2):270+272
文章列举了市政工程建设中容易滋生的一些常见城市病,并剖析该问题的实质及影响,然后从前期管理工作方面进行思考,提出通过前期设计、全面调查、多方协调等工作方式来避免和减少城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模与“城市病”思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由外来流动人口膨胀导致的大城市规模扩张不是引致城市犯罪率上升的本质原因;城市失业率的空间分布与城市规模呈逆相关关系;城市交通问题与城市规模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固定不变的因果联系;郊区小城镇及农村小城镇的环境污染程度已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因此,要客观分析“城市病”产生的深层原因,不能单纯地归咎于城市规模过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城市郊区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不仅仅是居住区新的工厂区办公园区也纷纷向郊区迁移。人口和就业岗位郊迁,中心区衰退、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地基增长的无限制低密度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可题。这种失控的城市化地区不断蔓延的现象,被称为“城市蔓延”。城市蔓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郊区化的概念它是郊区化的特别形式,包括以极低的人口密度向现有城市化地区的边缘扩展占用过去从未开发过的土地。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15日,为期4天的CPN城市中国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数十位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的学者和中国的同行、产业界的代表,深度探讨中国城市化过程的机遇与挑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成就瞩目,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然而,城市化进程中暴露的问题与矛盾也随之凸显,“城市病”也成为中国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中国城市化急需进行一次梳理与会诊。  相似文献   

9.
工业布局混乱、人口过度集中、建筑密度太高、交通拥挤堵塞是当今城市的四大疑难病症 ,由此诱发的环境严重恶化、犯罪率和失业率上升、生存质量下降等矛盾 ,更是长期困扰各地城市政府的重大难题。最近 ,上海传出信息 ,十年的开发开放 ,浦东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 ,已成为全国的浦东 ,世界的浦东 ,更重要的是———浦东没有“城市病”。据《城市导报》介绍 ,浦东没有“城市病” ,关键是得益于规划先行的发展意识始终贯穿了浦东的发展。尤其是 1 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浦东要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 ,发挥对全…  相似文献   

10.
颜新展 《中州建设》2009,(17):40-44
2009年6月15日,为期4天的CPN城市中国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数十位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的学者,和中国的同行、产业界的代表,深度探讨中国城市化过程的机遇与挑战。会上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显示,近年来,中国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共拥有6.07亿城镇人口,显示了中国强劲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报刊文摘》2009年6月24日)。  相似文献   

11.
李彦伯 《住宅科技》2013,(10):50-54
以上海为例考察有关城市旧区的价值观中对其“城市资源”属性认知的欠缺,并以多元化的观点分析其所具有的现时价值,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其在城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汶川大地震后都江堰及崇州在恢复供气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往常的地震案例,对地震造成城市燃气系统破坏的特点、机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从防震减灾的角度反思城市燃气系统的设计施工进程和震后的应急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直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主动反思城市规划的初心、内核与未来,是城市规划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文章通过简析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学科的百年分合历程,结合我国"健康城市"规划发展,指出我国城市规划本体的缺陷所在及嬗变方向,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人"与空间、学科融合和技术平台3个方面构建"城市可防疫空间体系",以期提升"城市防疫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供需”分析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鸣  沈沛 《规划师》2007,23(4):79-83
目前,我国针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的研究成果不多,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如空间逻辑不够清晰、重终极蓝图而轻发展步骤、尚未突破传统思维惯性等,不能真实地体现城市发展的有机过程,切实有效地指导城市的现实建设.应立足现实条件,以供给与需求为切入点,采用基于"供需"的城市空间战略分析框架,把握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的核心问题,在进行城市发展空间需求分析、供给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城市闲置土地对环境会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对这些土地的临时性、灵活性使用开发,是一个可探索的课题.论文结合一个国外集装箱商业区、一个宁波已建成的工业化"流动建筑"实例,分析2个真实地块临时性开发的设计意向,探讨宁波闲置土地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希望通过这方面的课题研究促成一些小规模闲置土地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黄杰  周静敏 《城市住宅》2016,(10):106-109
正工业化住宅在许多国家均得到不同程度发展,其发展导向和特征受到不同时代社会背景的影响。根据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居住需求差异,本研究将工业化住宅发展分为满足居住的数量要求、追求住宅的居住品质、新型可持续性住宅3阶段,并结合不同阶段工业化住宅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了3个具体建设案例,总结出我国当前推行工业化住宅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上海服务"的核心是提升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在配置资源、服务区域中的能力,提升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能级,以及在创建新型社会治理能力过程中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围绕"上海服务"这个主题,城市交通首先要正确地设定相关目标.目标与指标的背后是组织的价值观,交通仅是一种工具,交通发展目标需要服从于全局.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促使城市交通需要从三个视角来全面考虑问题:其一是居民生活质量;其二是城市活力;其三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周毅刚 《新建筑》2007,(2):27-31
我国的城中村与19世纪西方的贫民窟具有较多相似性,二者都是以进城农民为主的流动人口低成本居住区。简要比较19世纪前后西方国家的贫民窟问题与当前国内的城中村问题,指出城中村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社会问题和流动人口问题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以健康城市、高生活质量和优空间品质为发展目标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导向.文章基于"城市织补"理论,在目前城市快速发展、疫情突发的背景下,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存在的双向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归纳两者之间发展的关联,明确两者发展协调的重要性,研究总结如何以基础设施作为织补点,点状织补城市空间并带动二者转型优化,形成基础设施网,网状织补城市破碎空间,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式良性互馈,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