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凤凰卫视包装浅谈频道品牌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电视频道正处在一 个动荡的媒介环境中,想要在数十个甚至数百个频道的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频道品牌,塑造频道的品 牌形象是品牌之路的重要一步。凤凰卫视开播短短八年, 就得到了观众以及国际、国内业界的多方认可和广告客户 的追捧,凤凰卫视俨然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媒体品牌。凤 凰品牌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努力,本文从分析凤凰卫视的频 道包装入手,从频道识别系统、包装编排风格、“以人为 本”的形象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凤凰品牌形象塑造之道, 希望能解读凤凰品牌形象,为我国电视品牌的形象塑造提 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形式的多元化,人类已经快速地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的电视、广播以及纸质媒体逐渐被数字信息媒体所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接受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传统的电视新闻频道如何通过改革积极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新形势,通过塑造内部核心竞争力,以专业化的新闻优势来获得观众的忠诚度成为新闻频道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形式的多元化,人类已经快速地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的电视、广播以及纸质媒体逐渐被数字信息媒体所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接受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传统的电视新闻频道如何通过改革积极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新形势,通过塑造内部核心竞争力,以专业化的新闻优势来获得观众的忠诚度成为新闻频道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时代各类媒体磅礴发展,只依靠以广播媒介为基础,以中国的传统戏曲为内容的戏曲广播,与其他媒体的竞争力大大下降,戏曲广播媒体的发展应该更贴近民众,顺应时代潮流,打破群众对戏曲广播本身的固有印象,树立新的品牌和口碑,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对传统戏曲广播媒体破旧立新,自我拯救一个要求,而是对广播本身就应该起到传播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5.
土地进展     
《广播电视信息》2011,(8):15-15
福建省出台“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 近日,福建省常务会议通过《福建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 《规划》涉及广播影视系统的主要内容有: 一、媒体建设工程。加强引导能力建设,积极打造品牌频率频道,加强新兴媒体建设,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筹建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线电视》2011,(8):997-997
近日,福建省常务会议通过《福建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 《规划》涉及广播影视系统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媒体建设工程。加强引导能力建设,积极打造品牌频率频道,加强新兴媒体建设,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筹建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二是公共服务工程。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当前传统媒体的发展起到了改革推进的作用.它结合广播、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优点,充分弥补了传统媒介传播形式单一的缺陷,形成新媒体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新闻的发展在融媒体时代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融媒体时代下的广播新闻编辑现存的主要工作模式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了广播新闻编辑在未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包装简称电视包装,是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与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形式要素包括声音、图像、颜色等,好的电视包装对确立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品牌地位、彰显风格特色、树立整体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岩 《西部广播电视》2014,(9):38-38,41
我国广播节目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诸多变迁,尤其是在媒介融合进程中广播频道发展、节目形态设置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选取广播新闻节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移动端手机应用软件等新兴媒介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并且在几年内迅速崛起,改变了媒介市场的形态。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广播的听众市场,还促使其广告市场呈现出结构性增长趋势。但与此同时,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也给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基于此,本文对传统广播媒体的价值构成进行相应的阐述,并深入分析当前新媒体时代下广播媒体的主要转向,进而针对广播媒体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播客的盛行顺应了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听觉市场需求增加的同时为广播媒体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播媒体的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应契合新媒体发展环境,融入数字媒体技术,不断丰富广播媒体内容,创新广播媒体呈现形式,通过粉丝群传播增强受众黏性,利用互动体验、智能语音技术、移动传播等方式持续提高广播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媒体人应发挥自身优势,在竞争中独树一帜。本文结合融媒体这个大背景,对广播新闻编辑发展要求做了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13.
品牌传播是品牌的拥有者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的过程.品牌传播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品牌传播同时也是塑造品牌个性的重要手段,对品牌文化的积淀起着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三网融合和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广播媒体利用品牌频率和品牌栏目的资源,建立移动互联网网络经营平台,创新发展经营受众,逐步整合产业链并进入网络媒体和电子商务领域,广播媒体内容和新业务在新媒体领域得到不断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线电视》2005,(15):1513-1513
最近。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播出机构台标、频道标识和呼号管理的通知》。全文如下: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改革的发展,电视播出机构的台标、频道标识和呼号已日益成为频道专业化和品牌塑造的重要元素。为进一步规范对电视播出机构台标、频道标识和呼号的管理。促进广播电视健康有序发展,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电视传媒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断增强,各家省级卫视自觉或是不自觉地都会融入其中旨在以浙江卫视媒体品牌建设为例,重点讨论浙江卫视目前的品牌竞争和品牌经营策略,包括“中国蓝”品牌的定位、执行以及综艺节日为王的竞争策略的实施等,为今后的广播电影电视媒体媒体改革及品牌塑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电视台、电视频道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电视节目质量的比拼上,更体现在频道形象的建构上.为了提高频道竞争力,频道的发展开始走向品牌化之路.频道的品牌化经营离不开频道的形象建设,而频道宣传片作为电视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展示频道形象、吸引受众、促进频道品牌形象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大电视台都已经意识到了自身频道建设的重要性,纷纷推出自己的频道宣传片.其中一些优秀的频道宣传片,对彰显频道风格、提升频道形象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以新闻频道为例,分析了新闻频道宣传片的策划与包装等方式,阐述了新闻宣传片的具体作用,并对新闻频道宣传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第一财经作为旗下重要的品牌之一,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权威、专业的主流财经类媒体,第一财经拥有频道、频率、网站、日报和研究院等媒体平台,品牌范围涉及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多项媒体产业,在国内、国外以及港台地区已具备相当大的品牌影响力。但目前第一财经各媒体平台信息收集存在多而散、来源混杂、各自独享等诸多不利因素,各媒体间有效信息得不到充分、最大化的共享、利用,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同时,第一财经频道的整体采集、制作、播出环境仍处于传统磁带工作模式。这些现状正逐渐成为第一财经继续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媒体发展报告2019》对全国19个城市约50多家媒体的实地调研结果看,传统媒体的支撑力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媒体运营的新格局已经形成新的发展态势。基于媒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催化,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需要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不断增强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进而实现"融媒+融人才"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一课题成为近几年来各高校集中关注的热点,如何更好在新时代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将广播点电视人才培养好,打造培养特色品牌,形成人才培养集群优势,成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以往惯用的新闻传播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挑战.新媒体格局下,电视传播由于受众参与度低、信息内容有限、受众市场被分割等因素,造成传播力和竞争力被严重削弱.笔者通过分析市州台新闻节目存在的竞争劣势,从传播理念、节目定位、编排方式、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积极调整传播战略,走多媒介融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