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海拔山地风电场是今后一段时期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风能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在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拉马(以下缩写为"LM")风电场为例,论述了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的方法和实际操作,为今后同类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风能资源评估结果直接影响风电项目能否开工建设,科学有效地开展山地资源评估工作,可为山地风能资源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有效地实现对风能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笔者利用广西桂林地区测风塔资料,对所选区域的风能资源进行测算评估。评估测算结果表明:所选风电场风能资源条件为一级风电场,主导风向稳定,有效风小时数多;建设可采用IECⅢC类及以上机组;根据现有相关政策,从风能资源的角度来看,所选风电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风能资源相对贫乏,但高原山区、高山峡谷地区风能资源具备一定的开发价值。四川省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特性各异,简要分析了风能资源特性,从风电机组对山地风电场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了机组选型要点,可为后续风电场机组选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高山风电场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省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鄱阳湖滨湖地区和高海拔山地,高山风电是目前江西风电重点开发的区域.本文阐述了高山风电场建设的水土流失特点和常见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建议,以期为高山风电场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地风能资源富集、不占用耕地已成为风电场建设的热点。然而山地风电厂建设往往面临环境气候恶劣、地形复杂、道路资源紧张、工期紧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诸多难题。为此,以东南亚某600 MW大型山地风电项目为例,结合项目情况详细分析山地风电设备运输、基础施工和风电机组吊装三个关键性工序,提出了山地风电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达到了提高工程质量及优化工期的目的,对国内复杂山地大型风电的建设与走出国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国家绿色环保能源政策的引领下,湖北风电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湖北省是典型风资源并不丰富的内陆低风速区,其特点是均为山地风电,单机容量小,利用率较低。目前已经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共有4座,装机总容量11.54万千瓦,在建和即将并网运  相似文献   

7.
贺鹏 《人民珠江》2023,(S2):328-331
为了实现风电开发项目与生态环保协调发展,满足中国关于风电建设的规范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山地风电项目建造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了“前-中-后”协调开展的生态环保绿色建造技术,在山地风电项目建造前运用生态工程管理技术,从工程建设中场地的周转、集中转运以及施工流程方面入手,通过生态少扰动技术尽量少破坏山地生态平衡,利用草皮剥离回铺技术促进项目建造环境生态早恢复,有效解决中国风电场站建造工程项目在高海拔地区、风力强、降雨量大、生态脆弱环境下,风电场站植被破坏恢复难度大、周期长等问题,调整场站长期以来的水土保持功能。将绿色建造原则和生态环保关键技术贯穿于山地风电场建造项目工程中,促进中国风电项目绿色建造水平大幅提升,保障山地风电场建造水土保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山地风电场风机吊装作为风电建设中安全风险最大、可挖掘潜力最大的工作,在其实施过程中需要统筹规划。结合石洞山风电场风机机组吊装施工,介绍了山地风电场风机吊装机械的选择和机组吊装工艺,可供风机吊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健  刁树广 《红水河》2016,(3):81-83
山地风电场升压站的综合楼是风电场值守人员的主要工作和生活场所,使用上的舒适方便与否,直接影响到值守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笔者总结部分广西山地风电场综合楼设计上容易忽视或考虑欠周到的几个问题,分析其影响,提出应对的建议措施,为后续山地风电场建设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从风资源、风机类型、风电生产力、设备运行情况、风电损失等五方面建立多元指标体系,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全面综合评价风电场风电利用水平。以新疆达坂城地区某风电场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对各指标进行合理分层,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法确定风电场风电利用水平的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风电损失("弃风限电")的权重最高,对风电利用水平影响最大。风电利用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风电场规划发展与电网建设的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海上风电场的发电量决定了工程效益,而海上风电场由于工程投资大,提高发电量对工程收益率的影响尤为显著.在海上风电场设计和运行中,通过控制和减小风电机组的尾流,是增加发电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影响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尾流的主要因素有:粗糙度、风能资源、选用的机组型式及其布置等,本文结合海上风电场的特点及工程设计经验,分析风电机组尾流与上述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减小机组尾流的方法,以实现减少尾流影响后发电量最大化,为海上风电场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四川境内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尤其是在山地、河谷地区风能资源最为丰富。随着国家产能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四川风电产业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风电项目在四川西部、南部山地、河谷地区陆续开工建设。在山地、河谷地区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风电设备的运输与吊装作业虽然一直作为重大风险进行管控,但事故仍然经常发生。如在川西山地某风电EPC总承包项目施工中,就发生了运输车辆侧翻损坏风机叶片、高压输电线路击穿断电等几起运输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给项目成本与工期均带来了不利影响,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项目对设备运输与吊装过程的安全风险缺乏严格控制。以川西某河谷风电场为例,详细阐述了风电项目设备运输与吊装过程中采用的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由于山地风电地域的特殊性,使得EPC项目管理过程紧凑,环环相扣。通过对利川安家坝风电场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分别从全过程成本角度的设计优化、统筹风电采购接口与前瞻性的风险管控等方面,对山地风电项目全局性管理理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风电场项目建设发展迅速,风电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快速提升。本文简要介绍了风电发展及建设项目管理的四大目标,通过总结湖南临湘窑坡山风电场项目建设经验,探索山地风电场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供同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红水河》2015,(5)
山地风电场场内道路的设计质量决定着施工交通顺畅程度,对整个风电场的施工工期起着保障作用,同时场内道路也是优化项目投资或获取总承包管理利润的的重要子项。笔者探讨山地风电场场内道路的设计内容和关键细节,总结广西部分山地风电场场内道路设计经验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广西先期建设的几个山地风电场的风机基础为重力式扩展圆形基础,塔筒通过基础环与风机基础连接。在投产运行1~2年时间内,多台风机相继出现基础环周边的混凝土产生裂缝及与基础板连接处出现松动、冒浆等现象。桂北石板岭风电场风机基础设计采取了基础环加焊接锚筋的措施,避免了类似问题的出现。笔者对先期建设风机基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加固措施进行总结,为后续建设的山地风电场基础环形式风机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建成风电场水土流失产生原因、类型、程度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风电场内道路开挖边坡及因风电场建设造成植被破坏引起的侵蚀沟发育两大问题,并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边坡挡土墙和侵蚀沟沟头防护及谷坊措施对现状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为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8.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然而海上风电在建设和运营阶段产生的噪声会对海洋生物造成负面影响。文章系统梳理了风电场建设期及运营期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上风电打桩及运行噪声预报、风电打桩噪声控制方法以及风电场建设期及运营期噪声测试方法,从影响、预报、控制和测试4个方面,总结海上风电噪声的研究进展,以期相关科研人员能够对海上风电噪声有较为完整的认知,科学合理地利用海上风电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大大增加,主要体现在风电机组设备成本的增加,工程前期、勘探、设计费用的增加,附属工程增加引起的投资增加,施工费用的增加,运行维护成本的增加等几方面.从风资源的准确性和风电设备质量两方面对海上风电场的工程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地风电设备的吊装施工涉及材料供应、道路、天气、设备及人员组织等多个方面。结合贵州普安横冲梁子风电场风机及塔筒吊装工程,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施工组织管理提高山地风电项目风机和塔筒吊装的作业效率,以及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可为同类项目的正常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