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Si alloys was investigated. Silicon content in the examined alloys was in the range 11 to 14%, the contents of the other alloying elements were in the standard range [1] but all alloys were modified with strontium. The regime of the applied heat treatment was quenching (520°C/6h – cooling in water) + aging (205°C/7h –air cooling). The examinations were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as well as at 250°C and 300°C.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ed a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applied heat treatm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amined alloy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consequence of a re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morphology of the phases present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alloys.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等温半固态触变成形是一种先进的成形工艺理念,目前尚处于工程化应用前期。本文以AlMg_5Si_2Mn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温热处理法制备实验合金半固态浆料,并研究其半固态等温过程的组织演变规律。然后使用压铸设备开展AlMg_5Si_2Mn铝合金的半固态成形工艺试验,探索可行的半固态成形工艺和合理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几种热处理制度对TC4-DT钛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轴或双态组织具有好的拉伸性能,片层组织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控制单相区固溶的冷却速度以及第二重热处理的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获得不同尺寸的片层组织;单相区固溶后空冷,再经两相区第二重热处理,空冷的组织中含有粗的初生α片层和细小的次生α片层,炉冷的组织中α片层变厚,单相区固溶后水冷得到马氏体组织,在两相区热处理保温时,马氏体组织直接分解成粗的α片层。采用1 015℃/1 h/AC+955℃/1.5 h/AC+550℃/6 h/AC多重热处理,可以获得粗细相间的片层组织,具有更好的强度-塑性-断裂韧性的综合匹配。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工艺对Cu-Cr-Zr-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拉伸性能、硬度、电导率测量以及金相、XRD物相分析和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固溶—时效和固溶—冷轧变形—时效两种工艺条件下Cu—Cr—Zr—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固溶后时效,固溶体分解析出单质Cr粒子,合金有很强的时效强化效果;固溶—冷轧变形后再时效,除时效析出外,固溶体基体上还存在位错亚结构,合金的硬度、强度大幅度提高,电导率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合金的塑性明显降低。在固溶后450℃,6h时效条件下,固溶后40%的冷轧变形使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电导率分别提高了42.5%,47.7%,87.7%和6%,但延伸率下降了6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处理前后ZCuSn10P1在20~500℃的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材料的塑性提高,δ相减少,锡扩散于铜基体中。630℃保温50min后水淬的试样抗冷热疲劳性能最优。在20~500℃范围内,裂纹长度L与循环次数N的a次方成正比(a>1),裂纹扩展速率v与循环次数N的(a-1)次方成正比(a>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双温热处理对Ti-Al-Cr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锻造态Ti-Al-Cr合金进行双温热处理,可以得到均匀细小的双态组织;该合金经1290℃,4h,FC^ →1240℃,4h,FC 900℃,24h,FC热处理后,可获得σ0.2=547MPa,σb=632MPa,δ=3.5%的理想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冷却方式及时效处理温度对0.8mm厚TB2钛合金带材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时,冷却方式对TB2钛合金带材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真空水淬与真空气淬均能得到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但从可操作性来看,应采用真空气淬的方式冷却;TB2钛合金带材的较佳固溶处理温度为800℃,经800oc×12min真空气淬固溶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延伸率;TB2钛合金带材的较佳时效处理温度为480℃,经480℃X8h/FC时效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可达1250MPa以上,延伸率达到18%以上,组织中的等轴口晶α粒内均匀分布着细小的相。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对TA15钛合金中厚板材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退火温度在750—1010℃范围内对TA15钛合金中厚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950℃两相区退火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等轴化程度提高,初生α相含量从约70%降至约30%;次生α相逐步析出并长大,900℃开始,次生α相开始粗化,950℃时,次生α相粗化明显。室温强度则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在88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同时达到最大峰值,而室温塑性总体上波动较小,与强度呈相反规律变化。与两相区退火相比,β退火后由于组织中存在粗大魏氏体以及晶界α相而使强度和塑性同时急剧下降。在整个退火温度范围(750~1010℃)内,屈服强度对于退火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其波动幅度比抗拉强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Nd-Fe-B系合金磁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仲成  刘国征 《稀土》2004,25(4):65-68
通过对Nd-Fe-B系合金在烧结后的一系列热处理,分析研究了造成热处理后磁性能和显微结构变化的原因。指出烧结后的热处理对不同成分合金的矫顽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某些成分的合金易于通过热处理提高矫顽力,而另一些成分的合金则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A、B、C三种热处理制度对GH648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标准热处理制度A相比,经B、C制度处理后,GH648合金组织中的α Cr相析出量增加、尺寸长大;C制度对组织中γ′相的析出也有促进作用;另外,α Cr相的大量析出会导致GH648合金的冲击韧性变差。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制度可使合金强度提高、塑性下降、冲击韧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R60702工业纯锆管材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纯锆管材热处理制度为600℃×60 min时能够得到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492.5 MPa,屈服强度为330 MPa,延伸率为35%;经两辊、三辊冷轧加工的19.05 mm×1.65 mm工业纯锆管材,当热处理温度低于550℃时,组织未发生完全再结晶,温度为580℃时,组织为细小的再结晶组织,温度为600、630℃时,仍为细小等轴晶;热处理时间对显微组织的影响不明显,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晶粒无明显长大,粒径约为10μm;通过成分及加工工艺优化可进一步提高工业纯锆管材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的锻造比工艺制备P91管坯,对管坯的显微组织、低倍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锻造比为2时,制备的P91管坯组织晶粒粗大,管坯横向截面组织分布不均匀,无法实现探伤;当锻造比提高到3时,可制备晶粒细小且组织分布均匀的P91管坯;锻造比为3时,制备的管坯低倍组织明显优于锻造比为2制备的管坯低倍组织,有利于后续的制管工艺;当锻造比为3时,可制备满足标准ASME SA335、GB5310—2008要求用的P91管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激光选区熔化(SLM) TC4钛合金沉积态和退火态显微组织的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组织沿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高度方向呈现外延生长,形成柱状晶,晶内存在大量的针状马氏体α’相。退火后,晶内的针状α’相转变为α+β板条组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组织中α相含量逐渐降低,α片层逐渐粗化,β相含量逐渐升高;室温拉伸强度逐渐降低,塑性逐渐升高,显微硬度逐渐降低。经过800℃×2 h/FC退火热处理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C4钛合金具有最佳的强度与塑性匹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固溶温度和双重时效温度对TB3钛合金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3钛合金棒材的抗拉强度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组织中的β晶粒也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双重时效时,TB3钛合金棒材的抗拉强度随着中温时效温度的升高或低温时效温度的降低而提高;析出的α相随着中温时效温的升高或低温时效温的降低而更加细小和均匀。  相似文献   

15.
将小规格TC16钛合金轧制棒材在780℃保温2 h,进行了不同炉冷出炉温度、不同第二级退火温度及不同冷却方式的热处理实验,分析了热处理前后棒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前后棒材显微组织的差异较大;随着出炉温度的降低,强度和塑性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炉冷至530℃后空冷可得到较高的强度及良好塑性;第二级热处理温度越高,强度越低,同时塑性较高;在不同的冷却方式下,炉冷可获得最优的强度塑性匹配。  相似文献   

16.
对7715D高温钛合金棒材进行不同的热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加快,强度会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TC21合金大规格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C21合金380 mm大规格棒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影响初生α相含量以及形貌尺寸,固溶时间对显微组织没有显著的影响;冷却速度影响次生α相含量及尺寸,且对合金强度和塑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890℃×2 h+FC固溶处理后进行610℃×4 h+AC时效处理,可使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得到良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低温退火和高温淬火+时效两种热处理方式对Ti53311S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两种不同热处理制度处理后,均能获得满足Q/XB1517—1998标准要求的Ti53311S钛合金棒材。经650oC低温退火处理后可获得等轴a+β组织,经高温淬火+时效处理后可获得等轴初生a+含针状a的转变β双态组织。在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更为适宜的热处理方式,其中,较为经济的热处理方式为650℃×60min/AC;可获得较好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式为980℃×(30~90)min/WQ+650℃×6h/AC。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变形量热锻TC10钛合金棒坯,得到了直径50 mm的钛合金棒材.分别在780、790、800、810、820℃对TC10钛合金棒材进行固溶热处理(保温时间1h,空冷),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TC10钛合金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锻变形量达到70%的TC10钛合金棒材呈现出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在经过温度为8...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单级固溶和双级固溶热处理工艺对喷射成形Al-Zn-Mg-Cu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对显微组织和第二相颗粒的固溶及沉淀析出状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级固溶时效和单级固溶时效处理制度相比,前者得到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较为理想;双级固溶处理综合了低温单级固溶和高温单级固溶的优点,即再结晶晶粒尺寸较小,同时回溶颗粒较多.时效后的组织也较理想.采用双级固溶处理(450℃/3h+480℃/3h)和T6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806MPa和797MPa,延伸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