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用RM1/PLUS单孔道吸烟机结合高分辨的、快速纪录的红外热像仪AGEMA SC3000和GC研究了不同抽吸条件对卷烟燃烧温度及主流烟气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影响。改变不同的抽吸曲线,发现抽吸时的最高温度随抽吸时流速的增加而升高。抽吸容量的增加能提高卷烟的最高抽吸温度,也使每支卷烟的烟碱、焦油、水分、CO和稠环芳烃的量有明显的增加;抽吸持续时间的增加能降低抽吸最高温度,但是每支烟的烟气输送量变化不明显;抽吸频率的降低能提高卷烟固相的抽吸最高温度,而抽吸最高温度的上升,使得每口主流烟气中的烟碱、焦油、CO等都有所增加,而稠环芳烃的量在所测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致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的燃烧行为和热解气相产物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的燃烧行为,利用微燃烧量热仪研究比较了3种烟草燃烧热释放规律,并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模拟考察了3种烟草在卷烟阴燃状态下主要热解气相产物CO2,CO,H2O和羰基化合物的生成规律.燃烧热释放和热重红外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的燃烧温度区间主要在150~600℃之间;香料烟与白肋烟的燃...  相似文献   

3.
卷烟纸定量对卷烟燃烧温度及烟气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温平台对采用不同定量卷烟纸的卷烟进行了固相燃烧温度测定,探讨了卷烟纸定量对卷烟抽吸温度、常规烟气指标、部分有害烟气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卷烟纸定量的增加,卷烟第三口抽吸最高温度呈上升趋势;卷烟单口焦油释放量和CO释放量呈上升趋势,卷烟总焦油释放量和抽吸口数呈下降趋势;卷烟的苯并芘(B[a]P)、苯酚释放量呈逐步下降趋势;巴豆醛、氨气(NH3)和氰化氢(HCN)的释放量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红外热像测温平台对不同透气度卷烟纸的卷烟进行全过程燃烧温度测定,探讨卷烟纸透气度的变化对烟支燃烧温度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常规烟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卷烟燃烧的抽吸平均温度和峰值平均温度呈线性减小的趋势;而在烟支的抽吸间隔时间,燃烧锥的固相温度则相差不大;随着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卷烟的抽吸口数、CO和焦油的释放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3种圆周卷烟在逐口抽吸过程中燃烧状态的变化情况,设计3种圆周卷烟(17、20、24 mm),测量卷烟逐口抽吸过程中温度特征参数(燃烧锥体积V0、最高温度Tmax、特征温度T0.5、体积平均温度Tm)的变化,探讨卷烟燃烧锥燃烧状态之间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卷烟圆周的增加,卷烟燃烧锥体积增加,高温区域所占比例有所降低,而最高温Tmax和体积平均温度Tm差异较小。(2)17和20 mm卷烟在逐口抽吸过程中,燃烧锥体积V0无显著变化,而24 mm卷烟的燃烧锥体积V0在第3口时达到最大,最高温度Tmax没有显著变化;(3)20和24 mm圆周卷烟在逐口抽吸过程中,特征温度T0.5和体积平均温度Tm整体呈下降趋势,而17 mm圆周卷烟在第4口左右有一个明显上升趋势;(4)卷烟温度特征参数的变化率在卷烟的整个抽吸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造成卷烟逐口抽吸温度特征参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抽吸前卷烟燃烧状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卷烟在不同抽吸模式下的燃烧状态与烟气释放情况,采用微细热电偶法测量了卷烟在ISO标准抽吸模式和加拿大深度抽吸模式(HCI)下连续抽吸两口的温度分布数据,以表征卷烟的燃烧状态,同时分析了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等化学成分的释放量。结果表明:(1)HCI抽吸模式下,卷烟的燃烧锥体积(V0)、最高温度(Tmax)、特征温度(T0.5)、温度范围(T0.1~T0.9)及燃烧速率相对较大;两种抽吸模式下,抽吸第二口时燃烧锥的体积和最高温度均高于第一口,高温区域所占比例则低于第一口。(2)两种抽吸模式下,燃烧锥内部区域温度均先增大后减小,表面温度则先减小后增大;HCI抽吸模式下,卷烟燃烧锥内部温度和升温速率整体高于ISO模式,表面温度则低于ISO模式。(3)HCI抽吸模式下,卷烟主流烟气的化学成分释放量高于ISO模式,单位质量烟丝释放量是ISO模式下的1.396~3.041倍(邻甲酚除外)。该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卷烟燃烧过程和机制、优化卷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卷烟纸罗纹参数变化对卷烟燃烧温度和烟气常规成分的影响,对不同参数卷烟进行卷烟燃烧锥温度和主流烟气常规成分的测定。结果发现:卷烟纸罗纹形式、罗纹强度和压纹方式对卷烟燃烧温度和卷烟常规烟气成分有不同程度影响;采用无罗纹卷烟纸、浅罗纹卷烟纸、正压卷烟纸的卷烟,其燃烧最高温、抽吸最高温平均温度、抽吸平均温度、阴燃平均温度、峰值平均值较高,烟气CO释放量较低;烟气中焦油、CO与抽吸燃烧锥最高温平均值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卷烟纸罗纹参数优化设计可改变卷烟燃烧温度,降低主流烟气焦油和CO释放量。   相似文献   

8.
工业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有机酸…………………………………………陈章玉,缪明明,孔维松,等(1)11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卷烟烟气粒相物中的B[a]P……………………………………………刘少民,丁斌,童红武,等(1)15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烤烟半挥发性中性化学成分……………………………………鹿洪亮,赵明月,刘惠民,等(1)20抽吸参数对卷烟燃烧温度及主流烟气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影响………………………………………郑赛晶,顾文博,张建平,等(2)6抽吸条件对卷烟主流烟气苯并[a]芘释放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热电偶法测量卷烟内部动态温度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自行研发了快速微型测温热电偶,对卷烟抽吸和阴燃时燃烧锥纵剖面各个点的气相温度进行了测量,并利用相应软件绘制了温度分布图.根据各个时刻的温度分布图,分析了卷烟抽吸过程中温度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验证了燃烧时空气进入燃烧锥的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10.
烟叶类型和外加成分对卷烟烟气粒相物pH值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捕集在剑桥滤片上的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用去CO2 的蒸馏水提取 ,用精密 pH值计测量水提取液的 pH值。对于不同的单料烟卷烟 (包括烤烟、白肋烟、香料烟 )和不同类型的卷烟 (包括中式烤烟型、英式烤烟型、美式混合型 )的烟气pH值进行了测定 ,结果分别呈下列顺序 :白肋烟 >香料烟 >烤烟 ,混合型 >英式烤烟型 >中式烤烟型。分别将各种糖类、有机酸类、无机酸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盐类、酚类成分加入对照卷烟 ,探讨了这些化学成分对烟气 pH值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乳酸、蔗糖等可显著降低烟气pH值 ,烟碱可显著增加烟气pH值。提供了国内外一些卷烟牌号的烟气pH值测定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卷烟燃吸时的气体流量分配规律,设计了一种测定烟支不同部分进气量的装置;采用该装置测定了卷烟燃吸状态下燃烧锥端、卷烟纸段和滤嘴段的进气量,分析了卷烟燃吸时不同部分的气体流量分配规律和燃烧锥烟气净生成量。结果表明:(1)卷烟燃吸时,卷烟纸段和滤嘴段进气量大于未燃卷烟,燃烧锥端进气量小于未燃卷烟,滤嘴通风卷烟的滤嘴通风率大于未燃卷烟。(2)无滤嘴通风卷烟燃吸时,燃烧锥端进气量与烟丝段长度呈线性递减关系,卷烟纸段进气量与烟丝段长度的二次方呈正比关系。(3)卷烟抽吸时燃烧锥存在净生成气体量,且烟气净生成量与燃烧锥进气量呈正比,实验卷烟燃吸时每毫升燃烧锥端进气量约净生成0.24 mL气体。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测定卷烟抽吸时的逐口烟丝消耗量,基于力矩平衡原理设计了一种能实时监测卷烟抽吸过程中烟支质量损失的装置,结合抽吸比率实验获得了卷烟抽吸时的逐口烟丝消耗量,并进一步考察了滤嘴通风率对逐口烟丝消耗量的影响,探讨了燃烧锥端进气量与烟丝消耗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设计装置能准确测定出烟支的质量变化,且精密度RSD<1%;2)由卷烟抽吸失重曲线可明显区分出烟支阴燃和吸燃过程,并根据卷烟吸燃前后质量差计算得到了卷烟抽吸逐口质量损失,其大小随抽吸口序的增加而增加;3)结合抽吸比率实验测得了卷烟抽吸逐口烟丝消耗量,实验所用1#、2#和3#卷烟稳定抽吸时其逐口烟丝消耗量在19.9~26.2 mg之间;4)相同口序下卷烟抽吸消耗的烟丝量随滤嘴通风率增大而减小;5)燃烧锥端进气量与烟丝消耗量呈线性关系,且每毫升燃烧锥端进气量消耗的烟丝量与烟丝燃烧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罗灿选 《烟草科技》2002,(11):12-15
为提高国产混合型卷烟质量水平 ,在对国产白肋烟、烤烟、香料烟的香气特征、口感特性、配伍性等进行评吸评价和对白肋烟处理工艺、卷烟材料设计进行试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研制开发出“丝绸之路”牌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经烟气分析 ,产品的焦油量为 12 .6mg 支 ,烟气烟碱量 1.37mg 支。感官评吸结果表明 ,该产品香气浓郁、谐调 ,余味干净舒适 ,具有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4.
  背景和目的  研究烘焙与否对白肋烟膨胀烟丝质量的影响。  方法  分别采用烤烟烟片处理线(不加料)、白肋烟烟片烘焙处理线(不加料)对单品种白肋烟进行烟片处理,切丝后分别进入二氧化碳烟丝膨胀线,经290℃热风温度膨胀处理制成膨胀后烟丝,再经回潮加料,制成成品白肋烟膨胀烟丝,对上述两种不同工艺路径处理的试验样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比分析。  结果  (1)未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的整丝率、填充值显著高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2)未经烘焙处理的膨胀后白肋烟丝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3)未经烘焙处理的膨胀后白肋烟丝的NNN、NAT、NNK含量显著低于经烘焙处理的膨胀后白肋烟丝。(4)未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的烟气特种成分CO、NNK、NH3、苯酚、巴豆醛释放量均低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且卷烟危害性评价指数低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达10.07%。(5)未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感官质量得分高于经烘焙处理的成品膨胀白肋烟丝。  结论  对于白肋烟膨胀烟丝而言,不进行烘焙处理不仅可以简化工艺流程,更有利于卷烟减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白肋烟不添加料液、不进行烘焙处理的生产模式对混合型膨胀烟丝综合质量的影响。  方法  设计了不加料、不烘焙白肋烟烟片处理线的混合型膨胀烟丝生产工艺流程,同时,研究了切片、松散回潮工序白肋烟和烤烟烟片分组加工技术,并对膨胀工序热风温度进行了优化设置。  结果  经对比,白肋烟不添加料液、不烘焙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较传统工艺路径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的质量指标有以下变化:(1)膨胀烟丝的结构变化不显著、填充值显著升高。(2)总糖含量显著降低,总烟碱、总氮、总挥发碱、总氯含量显著升高,总钾含量变化不显著。(3)烟气烟碱、焦油、一氧化碳量显著降低;HCN、NNK、B[a]P、苯酚、巴豆醛等释放量以及卷烟危害评价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  结论  与传统工艺路径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相比,白肋烟不添加料液、不进行烘焙处理的混合型膨胀烟丝不会对卷烟感官品质造成不利影响,降焦减害效果则更加明显,且能大大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以调制后的2种烤烟、2种白肋烟以及1种晒烟为试验样品,在5年自然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不同类型烟叶内TSNAs和其前体物生物碱、硝酸盐含量。研究表明,随贮藏时间增加,5种烟叶NNN、NNK、NAB、NAT和TSNAs总量均不断上升,经拟合符合二次曲线增长模型。白肋烟TSNAs的含量最高,贮藏过程中增加量最多,且以四川白肋烟NNN和TSNAs总量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晒烟,烤烟TSNAs含量最低,且在贮藏过程中增加幅度较小。TSNAs前体物生物碱及硝酸盐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以晒烟的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较大,以四川白肋烟降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大。硝酸盐含量在不同类型烟叶间差异大,白肋烟硝态氮平均含量3076.50μg/g,比烤烟的28.05μg/g高109.68倍。烟叶TSNAs含量与生物碱和硝酸盐相关性均较高,其中硝酸盐含量与贮藏后TSNAs含量的相关性比贮藏前更大,与TSNAs形成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大多数已建模型在预测时出现盲目的、机械的预测错误情况,以不同产地烤烟和白肋烟数据作为实验样本,综合集成假设检验、凸壳构造与内点分析、序列随机性检验等理论和方法,在预测控制环节设计了具有拒绝识别和可信度分析特征的分类器预测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分类器能有效地接受与训练数据相似的测试样本,并给出凸壳内点测试样本的预测值和可信度参考值,同时亦能准确拒绝识别与烤烟质量数据差异较大的白肋烟和特异香型烤烟样本。不同类型测试数据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对于以专家经验或领域知识为主的卷烟质量评价问题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18.
香叶基丙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叶基丙酮广泛存在于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中,是具有清香型香气特征的烟草致香物质,也是云南烤烟主要致香成分之一。本项研究以芳樟醇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反复摸索试验条件,合成了香叶基丙酮,并使得率达到了96.4%,超过了文献值(87.2%)。评吸小组认为,所合成的香叶基丙酮具有明显的增加烟香,改善吃味和掩盖杂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自动分析仪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茚三酮为显色剂(溶液流速:0.30mL/min),柠檬酸钠水溶液为缓冲液(流速:0.45/min),在柱温53℃、反应温度138℃及570nm和440nm检测波长下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国产和进口18种白肋烟烟叶和11种混合型卷烟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①进口白肋烟烟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国产烟叶;②进口白肋烟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高于国产烟叶,而国产白肋烟中的脯氨酸含量高于进口烟叶;③进口混合型卷烟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国产卷烟,尤其是天冬氨酸、白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卷烟设计参数、抽吸参数和燃烧速率对卷烟燃吸耗氧量的影响,采用吸烟机和顺磁氧气分析联用系统建立了卷烟吸燃耗氧量的测试方法,考察了不同抽吸条件下和不同设计参数的卷烟吸燃耗氧量变化,并研究了吸燃耗氧量与燃烧速率和烟气常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卷烟吸燃耗氧量随抽吸容量、抽吸持续时间、膨胀烟丝含量、再造烟叶丝含量、卷烟纸定量、卷烟纸钾钠比、卷烟纸填料含量和烟支圆周的增加而升高,随烟支单支质量、膨胀梗丝含量和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烟丝宽度和卷烟纸助燃剂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2)卷烟吸燃耗氧量与卷烟吸燃速率、烟丝静燃速率和卷烟静燃速率显著正相关,与烟碱、TPM、焦油及抽吸口数显著负相关,与水分和CO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