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客家土楼融于自然,拥有独特的风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社会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其也面临着如何跟随时代进行发展和保护的问题。为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以及采用现代技术进一步保护客家土楼的风貌,借助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工具和Cite Spcae软件,梳理和总结我国有关客家土楼风貌保护研究的文献,从客家土楼建筑实体、外部环境、保护政策和社会层面上的保护研究出发,综述国内客家土楼风貌保护的研究情况,总结了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其今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3.
4.
《重庆建筑》2006,(10):I0001-I0004
<正>在中国上海的外滩,有一个叫外滩三号的房子,它的设计师说:我们做的不仅是历史建筑的保留,也不是“发展”,也不仅是“保护”,我们叫它“感性的介入”。在中国重庆渝中半岛北望大江的最后一块滨江地带,在一个叫“重庆悬城”的建筑群,同样也是今人对已经逝去的感性的追忆,我们试图体现出将来参观此建筑人的特点以及重庆这个让“重庆悬城”引以为傲的城市特点。这就是洪崖洞传统民居保护区。这张重庆人着力打造的新城市名片,在外地游客看来,有如宫崎骏笔下的《千与千寻》的奇幻城堡。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踅怕风貌为主体,在悬崖绝壁上再现了老重庆独特的吊脚楼、老城墙、小青瓦、古门窗、青石板等景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商业格局,保留了老山城的人文景观,又将博大精深的巴渝文化延伸,洪崖洞成为了城市文脉精髓的主要集中地,堪称四合院、石库门后又一经典的城市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秦岭山地传统民居的环境、建筑、文化、艺术、生态等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绿色建筑思想对这一文化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但是保护途径不明朗。把山地传统民居纳入产业链中,作为产业的一部分参与产业发展过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该文通过传统山地民居的两个方面——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聚落的分析,总结出了有利于山地传统民居保护的方法途径,希望山地传统民居的光彩通过有效保护得以长久流传。 相似文献
7.
引言逐渐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整体色彩缺少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名单中增加了核心区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国家大剧院西街区,以多种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青砖灰瓦民居建筑与街道树木烘托周围更高等级的黄、蓝、绿琉璃瓦的宫殿及坛庙等建筑的方式保持老城传统建筑色调。由此可见,北京逐步加强和完善对街区传统民居四合院建筑的保护意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目标及发展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和总结.笔者发现众多学者对近年来风貌保护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新观点,但仍然存在对其要素整理不够系统,针对目标不够全面,同时对新事物、新要素的介入思考不足的问题.并希望通过评述可以加强该领域研究成果交流,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在以往传统民居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对其景观环境的关注较少。通过对彝族传统民居改造中的景观利用,并对景观改造前后彝族传统民居院落物理环境的实测和问卷调查,证明了在新民居改造和更新中景观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民居居住环境质量、节省能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气候温暖湿润的鄂东南山区,潮湿是当地传统民居面临的一大问题。湖北传统民居在经济和耐用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手段达到建筑防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作为古代重要的经济文化发展区域为我国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传统民居.但随着时代发展,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渐渐不能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精神追求和对居住环境适宜性的追求.本章通过分析民勤地区传统民居的院落形态、营建技艺和装饰色彩,对现代乡村规划中民居部分提出三点建议:院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应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结构技术应注意因地制宜、对于传统民居的装饰色彩特点要提取其要素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