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王雪浪  郭泽坤 《城市建筑》2024,(1):57-60+65
客家土楼融于自然,拥有独特的风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社会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其也面临着如何跟随时代进行发展和保护的问题。为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以及采用现代技术进一步保护客家土楼的风貌,借助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工具和Cite Spcae软件,梳理和总结我国有关客家土楼风貌保护研究的文献,从客家土楼建筑实体、外部环境、保护政策和社会层面上的保护研究出发,综述国内客家土楼风貌保护的研究情况,总结了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其今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居建筑是村镇风貌的精华,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对其辐射的小城镇自然环境、建筑遗产及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文章以传统民居的物质要素和文化要素保护研究为前提,在对上海市川沙镇"内史第"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保护与更新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传统民居风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许娟  刘加平  霍小平 《华中建筑》2011,29(8):124-12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山地民居建筑正在面临损毁甚至埋灭的成胁,如何保护现有民居及发展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态势迫在眉睫,尤其是对秦巴山地独有的地域性聚落特色的保护.该文以青木川民居为例,研究整个秦巴山地传统民居的特征以及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及理论,挖掘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生态建造经验及生态适宜性技术,对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重庆建筑》2006,(10):I0001-I0004
<正>在中国上海的外滩,有一个叫外滩三号的房子,它的设计师说:我们做的不仅是历史建筑的保留,也不是“发展”,也不仅是“保护”,我们叫它“感性的介入”。在中国重庆渝中半岛北望大江的最后一块滨江地带,在一个叫“重庆悬城”的建筑群,同样也是今人对已经逝去的感性的追忆,我们试图体现出将来参观此建筑人的特点以及重庆这个让“重庆悬城”引以为傲的城市特点。这就是洪崖洞传统民居保护区。这张重庆人着力打造的新城市名片,在外地游客看来,有如宫崎骏笔下的《千与千寻》的奇幻城堡。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踅怕风貌为主体,在悬崖绝壁上再现了老重庆独特的吊脚楼、老城墙、小青瓦、古门窗、青石板等景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商业格局,保留了老山城的人文景观,又将博大精深的巴渝文化延伸,洪崖洞成为了城市文脉精髓的主要集中地,堪称四合院、石库门后又一经典的城市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秦岭山地传统民居的环境、建筑、文化、艺术、生态等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绿色建筑思想对这一文化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但是保护途径不明朗。把山地传统民居纳入产业链中,作为产业的一部分参与产业发展过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该文通过传统山地民居的两个方面——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聚落的分析,总结出了有利于山地传统民居保护的方法途径,希望山地传统民居的光彩通过有效保护得以长久流传。  相似文献   

7.
引言逐渐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整体色彩缺少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名单中增加了核心区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国家大剧院西街区,以多种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青砖灰瓦民居建筑与街道树木烘托周围更高等级的黄、蓝、绿琉璃瓦的宫殿及坛庙等建筑的方式保持老城传统建筑色调。由此可见,北京逐步加强和完善对街区传统民居四合院建筑的保护意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目标及发展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和总结.笔者发现众多学者对近年来风貌保护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新观点,但仍然存在对其要素整理不够系统,针对目标不够全面,同时对新事物、新要素的介入思考不足的问题.并希望通过评述可以加强该领域研究成果交流,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贾川乡梅江村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保护历史环境要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扶持村落经济发展,以达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喀什高台民居的抗震改造与风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喀什老城区改造的探索,针对高台民居的特殊性,以全面保护民居的完整性、保障居民合法权益为原则,提出高台民居保护性改造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各地分布了许多传统民居建筑,这些民居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与地方文化,也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结晶,日本的很多学者在这些文化财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日本在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领域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本研究能使我们开阔思路,让我们在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领域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结合代表性实例分析了西北地区传统住宅适应当地的生态特点,地理气候条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建筑方式,针对其能源使用方面存在的污染性,浪费性等缺点,提出了生态化改造措施,开发可持续能源;综合用能(含雨水及中水利用),发展立体绿化系统;贯彻科技原理的同一性与民族文脉个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西北地区多民族风格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传统民居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对其景观环境的关注较少。通过对彝族传统民居改造中的景观利用,并对景观改造前后彝族传统民居院落物理环境的实测和问卷调查,证明了在新民居改造和更新中景观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民居居住环境质量、节省能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从"空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建筑形态学中对于形体要素的分析方法,解析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的构成要素,并依赖于对这些空间界限的感知,而进一步获得由其所限定的院落空间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空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建筑形态学中对于形体要素的分析方法,解析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的构成要素,并依赖于对这些空间界限的感知,而进一步获得由其所限定的院落空间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江岚  李晓峰 《华中建筑》2005,23(3):142-144
气候温暖湿润的鄂东南山区,潮湿是当地传统民居面临的一大问题。湖北传统民居在经济和耐用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手段达到建筑防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作为古代重要的经济文化发展区域为我国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传统民居.但随着时代发展,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渐渐不能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精神追求和对居住环境适宜性的追求.本章通过分析民勤地区传统民居的院落形态、营建技艺和装饰色彩,对现代乡村规划中民居部分提出三点建议:院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应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结构技术应注意因地制宜、对于传统民居的装饰色彩特点要提取其要素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9.
传统聚落景观反映人们为了生产生活改造自然的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试从太行山地区的文化区位分析入手,探究了太行山地区地域文化与其传统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密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选址、街巷空间、传统民居及公共建筑等几个方面概括太行山传统聚落的形态、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