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齐康 《建筑学报》2002,(3):32-35
将杨廷宝先生的建筑学术思想总结为5条1.实践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环节.2.从国情出发,依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技术状况做出合理设计.3.在中两文化的交流中探索建筑文化的传承、转换和创新.4.将建筑看成是社会人的建筑,辨证地对待建筑的变化,了解实施过程又注重其结果.5.尊重自然环境与建筑、城市的融合,尊重建筑历史、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建筑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2.
繁荣建筑创作,这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课题,鉴于建筑本身的综合性,其途径也应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本文试从建筑文化研究,加强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问题谈起,对如何发展地区建筑问题略陈管见。 一.研究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 中国城市化进入了高潮,1995年城市化水平为28.85%,按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对城市化过程的划分,已进入了“加速阶段”。城镇建设,无论其规模还是速度,都可以说史无前例,这种现象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然而,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建设中,尽管各方面成绩很大,原有城市的特色却在逐渐消失。宜人的环境,十分满意的优秀作品,并不多见,这是当今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巴蜀地区明代木构建筑遗存丰富,技术、艺术成就突出,在巴蜀地区木构技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性,也是中国明代木构建筑营造史研究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巴蜀地区明代木构建筑的研究始于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地区的古建筑调查;其间,中国营造学社收集了 30 余处明代木构建筑的一手资料,并对部分单体建筑和明代木构总体营造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这些研究奠定了巴蜀明代木构建筑研究的基础,展现了巴蜀明代木构建筑的价值,也拓展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维度。之后,特别是近 10 年,巴蜀明代木构建筑备受关注,有很多新成果涌现,但也仍有许多研究有待进行。一方面,巴蜀地区官式建筑、大式木构建筑研究需要继续深化;另一方面,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中的小木作、彩画、瓦石作等研究亦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4.
闫水玉  刘鸣 《室内设计》2013,28(6):57-63
山地环境脆弱性导致的地质灾害风险是山地城市规划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石棉县总体规划为例,探索了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山地城市规划应对策略,提出了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镇体系适应性布局、中心城区空间规划灾害应对(选址,密度分区,防灾空间建设)、建设用地灾害点安全治理为主线的系统性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晓明 《风景园林》2014,(3):156-156
我认为孟先生学术思想的贡献是我们风景园林行业的一个里程碑。孟先生学术思想对我们来讲是最为珍贵的财富之一。我们要珍惜它、传承它。孟先生学术思想对我们行业的推动和教育发展起到了激励作用。 我初步分析孟先生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形成期,就是从1952年到1979年。这个阶段的开始为孟先生上大学期间,他当时的老师既有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也有清华大学的老师,当时师资的思想以及很好的课程设置,对孟先生以后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成熟期,从1979年到2002年,这个时期孟先生很多思想已经成熟了,出了很多重要成果,既有理论的,也有实践方面的。第三阶段是升华期,从2002年到现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对古典园林建筑特色与植物搭配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古典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南北园林的建筑与文化以及植物搭配的变化形式,以期构造出和谐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7.
赢政的建造活动 把秦始皇赢政(公元前259~前210年)列在建筑师队伍中,似乎比较牵强,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刘致平先生的学术思想,高度评价了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性贡献,并指出先生的治学态度、方法和成果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办刊 2 0周年。2 0年前 ,一批热心于古建园林事业的志士仁人继承营造学社先哲们的未竟事业 ,为挽救古建园林的危机而积极奔走呼吁 ,建立有关学术组织 ,开展发掘、研究、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学术活动 ,并于1983年底创办了《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古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奉节夔州古城和广元湿地公园为例,从建筑形式的地域性、对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空间环境的处理手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析,力求进一步阐述将传统民居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与建筑形态相结合,创造出既蕴涵深厚文化底蕴又不失时代特色的地域性旅游建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不同地域文化出发,探讨了景观建筑学。文章认为,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景观建筑学要注重各个地区自身的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从而设计出让公众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景观建筑。  相似文献   

12.
朱怿 《建筑学报》2001,(1):30-31
文章以《北京宪章》为出发点 ,结合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和中国特定的国情 ,论述了根植本土、结合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地区建筑学对新时期我国建筑创作的重要意义 ,作者并提出了中国风格的地区建筑学应包含的几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时敏  李君 《山西建筑》2009,35(5):9-10
从建筑、园林、文化三个方面对晋祠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以感受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博大精深,指出中国当代的园林景观建设应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外来文化,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的继承和创新是当今风景园林专业所面临的主要课题。孟兆祯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构图理法对于当今园林创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宏观到微观以及理论到实践的角度来剖析如何对孟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继承和创新,最终将其归纳为以园寓教,托景言志、彰显地宜,巧于因借、构园得体,精在体宜、博采众长,豁然自在等层面,并与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作对比研究,以期为当今的园林设计实践有清晰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彭为清 《城市建筑》2014,(27):171-171
本文从不同地域文化出发,探讨了景观建筑学。文章认为,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景观建筑学要注重各个地区自身的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从而设计出让公众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景观建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唐长安园林建筑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并分析了唐代国林的主要设计手法和理论。最后,列出了中国西部景园建筑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猛 《山西建筑》2006,32(8):18-19
通过对景观建筑学百年发展的研究和对景观建筑的构思过程与设计方法的剖析,在理论层面探索了在具有文化意义和历史内涵的风景场地内营造符合富有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的现代景观建筑的设计模式,从而为景观类建筑的设计方法提供一种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龙灏 《世界建筑》2020,(5):120-125
因为出生时间而被"硬断代"并且最早被社会贴上了各种"不良标签"的"80后"一代中,求学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部分青年学人围绕"大学学习经历给你的专业认知最深烙印的关键词""求学期间最深的一件与后来专业生涯有关的事情""现在的主要发展(研究)方向"以及"最想对在校学弟学妹说的话"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笔谈式回答,从中可以一探当代青年建筑学人当前所思所想的发展脉络、在建筑教育办学已逾80年的老牌建筑院系的求学经历给他们注入的专业基因的影响,感受到新一代重庆大学建筑学人秉承同样发端于1980年代的"建卒精神"在新时代发展机遇中"勇闯天涯"的独特气质。  相似文献   

20.
罗松 《福建建筑》2011,(1):20-22
以漳州华元北区设计为例,探寻闽南传统地域风格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上的应用的意义及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