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导读     
正液化石油气(LPG)因含有价值较高的可分离C_3和C_4组分而被大量用于生产聚合烯烃和甲基叔丁基醚,但目前来自于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延迟焦化等装置的LPG中有机硫化物含量高达400 mg/m~3,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高附加值利用,需要予以脱除。分子筛吸附剂常被用于脱硫装置。"型体有机硫化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一  相似文献   

2.
甲醇制烯烃(MTO)装置使用的催化剂SAPO-34分子筛具有较强的酸性催化特征,利用该性质对C_4和C_5进行裂解实验,文中通过实验得出在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部分裂解C_4和C_5,裂解产物中有目的产物质量分数约25%,不同的再生定碳对C_4和C_5的裂解程度也有差异,当再生催化剂定碳控制在1.3%—1.6%时,C_4和C_5的裂解程度最优。C_5回炼时,乙烯和丙烯的收率能提高0.49%;同时,未反应的C_4/C_5进入反应器后抑制了甲醇制烯烃反应中C_4/C_5的生成,进一步提高烯烃的收率。  相似文献   

3.
《工业催化》2005,13(6):50-50
ZCAT-HP丙烯增产助剂是一种可有效提高液化石油气中丙烯含量增产丙烯收率的催化添加剂,ZCAT-HP是一种工业标准的高活性ZSM-5添加剂。ZCAT-HP用于增产C3^=、C4^=和提高汽油辛烷值,对催化裂化过程没有任何副作用。ZCAT-HP沸石具有独特的二维管状结构,比普通的催化裂化催化剂中Y形沸石具有更小的孔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专利20070084752介绍了一种液态天然气馏分经选择性催化裂化制取轻质烯烃及其它产品的工艺。该工艺由Nixon&Vanderhye推出,其原料为富含C5以上石蜡馏分,选用MFI沸石催化剂。经过催化裂化分离工艺,高空速下有利于生成烯烃,低空速下有利于生成液化石油气(LPG)及芳烃。烯烃总收率为6%~20%,选择性为17%~65%;LPG收率为9%~30%,选择性为15%~35%;芳烃收率为1%~30%,选择性为5%~45%。  相似文献   

5.
国外瞭望     
法国化工企业阿托菲纳公司和美国石化生产技术供应商UOP近日宣布,能够把C_4~C_8转化为乙烯和丙烯的新型烯烃裂解工艺即将问世。 该工艺利用蒸气裂解炉、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和甲醇制烯烃(MTO)装置产生的C_4~C_8烯烃馏分,使用一种沸石催化剂。这种工艺与蒸汽裂解装置结合使用时,可提高丙烯/乙烯比,可帮助弥补常规蒸汽裂解装置提供的丙烯与需求之间日益增大的空缺。对FCC装置来说,此工艺可利用FCC C_4和轻质  相似文献   

6.
黄燎云  毛杰  马良  吴瑞豪  黄聪 《化工机械》2012,39(5):558-561,566
工业侧线试验是大多数石化行业新装备开发的必要技术环节。应用前期设计的液化石油气旋流分离器,对某炼化企业300万t/a催化裂化联合装置工业现场液化石油气进行胺液旋流分离,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液旋流分离器能有效的脱除液化石油气中携带的胺液,其平均分离效率为88.6%,试验装置能耗低,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在石油大学 (华东 )研究开发成功。在年加工能力 10万吨催化装置上工业试验显示 ,该项工艺技术可使装置处理能力提高 30 %~ 4 0 % ,轻油收率提高 3个百分点以上 ,液体产品收率提高 2至 3个百分点 ,干气和焦炭产率明显降低 ,汽油烯烃含量降低 2 0个百分点 ,催化柴油密度下降 ,十六烷值提高。这是继分子筛催化剂和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出现以来的又一次催化裂化技术的重大创新。世界上第一套多功能两段提升管已在石油大学 (华东 )胜华炼厂年加工能力 10万吨催化裂化工业装置上改造成功。经 4 0多天的运行数据测算 …  相似文献   

8.
陈爱春 《河南化工》2006,23(3):27-28,46
根据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FCC)催化剂能耗大、废剂污染环境的现状,天津莱特化工有限公司利用FCC催化剂磁分离装置重新磁选催化剂,并在140万t/a催化裂化装置进行标定.结果证明,在降低装置新鲜催化剂消耗量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保证装置系统催化剂活性,而且还能提高装置的产品收率,每年可提高经济效益4 218万元.  相似文献   

9.
液化石油气不但是石化企业的一个基本原料和产品,也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主要来源于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二次石油加工装置和碳四抽提等深度加工装置。液化石油气经过分离可以得到丙烯、丙烷、丁烯等化工生产原料,可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或纤维等石油化工产品。近几十年来,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  相似文献   

10.
中石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2008年140×104t/a新延迟焦化装置建成和2009年一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完成MIP改造造成液化石油气的产量大幅增加。为适应这一变化,气体分馏装置采取了(1)气分装置与催化装置的热联合技术改造(2)脱丙烷塔、脱乙烷塔与精丙烯塔的塔盘改造(3)精丙烯塔增设一台釜罐与两台塔顶冷凝器的改造措施:装置的加工量扩大到17.07×104t/a,节能降耗效果显著,产品收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催化裂化反应条件下,原料油中的重金属(如Ni,Fe,V等)不断地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受到污染而中毒,降低了活性和选择性,导致氢气、焦炭量增加,目的产物汽柴油收率下降,影响装置经济效益。采用磁分离技术回收催化裂化废催化剂是一种简捷而有效的工艺。华北石化催化裂化废催化剂磁分离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回收率控制在35%-50%时,可使回收的催化剂微反活性提高6.4~10.2个单位,催化裂化总液体收率提高0.61%-2.09%,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抚顺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使用XP-3复合碱氮抑制剂的情况,应用结果表明:在装置掺渣油14%~17%,焦化蜡油占催化裂化装置原料组成的25%左右时,XP-3复合碱氮抑制剂按焦化蜡油的0.18%~0.22%加注情况下,催化剂活性提高了1.1%,改善产品分布,提高轻油收率0.58%,对产品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液化石油气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松 《河南化工》2004,(10):21-22
简要介绍了液化石油气质量的控制过程,通过催化裂化装置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硫,水洗除去液化气中的蒸发残留物,及脱除碳二、碳五组分等控制工艺,使液化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应用流程模拟软件Petro SIM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全流程模拟,采用平均影响因子法从15个独立可调的变量中筛选出7个影响产品分布的主要优化变量,以各产品质量指标为约束,建立了液化石油气和汽油产量最大化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应用多目标列队竞争算法对该优化模型求解,所得Pareto最优解集揭示了液化石油气、汽油和柴油产量的分布规律. 根据市场对不同产品需求的变化,确定了5种优化操作方案,调整催化裂化装置的多产品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介绍Lurgi甲醇制丙烯(MTP)技术在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工业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和操作技术要点。工业运行结果表明:丙烯收率比设计值偏低约1%~9%,而液化石油气(液化气)和燃料气收率偏高;MTP催化剂使用寿命8000 h左右,平均单程寿命仅为640~700 h,需要反复再生;装置能耗偏高,需要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16.
乙烯车间由乙烯裂解分离装置和汽油加氢装置组成。我厂这两套装置均是从日本三菱油化株式会社引进的。裂解分离装置用于煤柴油原料(包括乙烷)的裂解和分离,以生产聚合级乙烯,化学级丙烯及副产品 H_2,燃料气,C_3液化石油气,C_4馏分,裂解汽油和燃料油。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乙烯11.5万吨。汽油加氢装置以裂解分离装置生产的裂解汽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将 4L- 2 8/ 0 .5- 8型石油气压缩机改造为 4L- 2 0 / 0 .5- 16型石油气压缩机的技术方法、过程和经验 ,从而对轻烃回收装置的技术改造提供了经济的方法。通过压缩机升压改造可改变轻烃工艺参数 ,提高收率 ,降低吨烃成本。  相似文献   

18.
陕北野山联合站轻烃处理装置是一套小型装置,日设计处理天然气为5×104m3,该套装置以来自野山联合站周边原油伴生气为原料,通过增压、制冷方式分离出轻烃,然后进行分馏得到液化石油气和轻质油。本文通过分析该套装置在运行中存在制冷效果差、冷量损耗大等问题,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冷量,节约能源,提高轻烃收率。  相似文献   

19.
所阐述的是120万t/a重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反应再生系统工艺设计过程。目前我国汽油产量的80%和柴油产量的30%是由催化裂化装置提供的,同时也提供大量的液化石油气作为宝贵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就经济效益而言,炼厂中50%以上的效益是由催化裂化而取得的。其装置也先后经历了固定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如今几乎所有的装置都是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其发展方向必然是催化装置的优化与组合,以及抗重金属和焦炭的新型催化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催化裂化装置液化气C_5含量指标≥3%,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指标随季节变化,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催化裂化装置稳定系统进行工艺分析,分析影响稳定塔操作的主要因素,讨论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与液化气C_5含量之间的关系,总结操作规律,实现操作优化及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