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纤维素乙酸丁酸酯(CAB)为原料,制备了可UV固化的CAB改性物.比较了改性前后CAB涂层的性能差别,研究了活性单体用量对改性产物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改性CAB涂层的硬度、耐磨性、耐水性和耐溶剂性有了较大提高.用改性CAB配成涂料,涂层的光泽138、硬度4H、附着力1级、耐水性72 h、耐溶剂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耐水性(80℃)、耐热性、耐温变性、实验室加速浸泡试验及涂层力学性能试验,比较并评价了不同涂层(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钛纳米底漆/钛纳米面漆涂料系统、改性聚乙烯粉末涂料、无机磷酸盐富锌/钛纳米涂层(体系)适合应用于碳钢太阳能贮热水箱的防腐涂料,其中,改性聚乙烯粉末涂料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物可降解性聚酯——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通过原位添加不同含量的丙三醇作为第四单体,制备出共聚改性的PBST共聚酯。通过核磁共振仪(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及接触角测试,分别对PBST共聚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三醇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BST共聚酯的化学组成和结构;随着丙三醇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先上升后下降,而熔点是逐步降低的;改性前后和拉伸前后PBST的晶型均未发生变化,但分子结构的规整性受到破坏,且发生拉伸诱导取向;改性PBST共聚酯的亲水性能较纯PBST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用于汽车中涂漆的水性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讨论了E10P、MAH、聚酯中间体分子量、酸值和羟值对该聚酯水分散体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引入一定量的E10P利于合成丙烯酸改性聚树脂,当MAH质量分数为2.5%左右(基于聚酯中间体)、聚酯中间体分子量为800~1200、酸值为30mgKOH/g以上、羟值为100~120mgKOH/g时,制备的丙烯酸改性聚酯性能最佳。与常规水性聚酯相比,合成的丙烯酸改性聚酯具有更好的水稀释性和触变性,由该改性聚酯树脂制备的水性中涂漆具有优异的配套性、综合机械性能、化学抗性和施工性。  相似文献   

5.
以3种不同端基的超支化聚酯(HBP)分别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HBP的端基类型和用量对UHMWPE/HBP共混物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OH、端苯基超支化聚酯HBP-Bz及端十六烷基超支化聚酯HBP-C16加入量的增大,UHMWPE/HBP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不断降低,断裂伸长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UHMWPE中加入HBP-C16后,共混物的复数黏度呈现上升的趋势。HBP-OH和HBP-Bz的加入量增大能增强UHMWPE大分子链的活动能力,改善了UHMWPE的加工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6.
聚醚/聚酯混合型水性UV固化PUA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紫外光(UV)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的综合性能,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聚酯二元醇混合软段、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等原料合成不同官能度封端剂封端的UV固化WPUA,并采用环氧树脂(E-44)进行接枝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醚/聚酯混合二元醇作为软段,能有效解决涂膜UV固化前粘性问题,能忍受一定的机械应力,可以固化前堆放,给涂装施工带来极大方便;UV固化后赋予涂膜良好的耐水性、耐溶剂等性能;环氧树脂(E-44)改性能提高产物涂膜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一般情况下,粉末涂层呈现绝缘特性,但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如矿井管道的涂装,要求涂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通常要求其表面电阻≤106Ω。采用导电炭黑和有机导电剂为导电成分,纯环氧、环氧/聚酯、纯聚酯为基料树脂,制备了多种体系的导电粉末涂料。研究了各种导电材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导电粉末涂料的导电机理,并提供了一种制备浅色导电粉末涂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肖建平  岑兰  陈福林  周彦豪 《塑料》2013,42(1):58-60,85
通过采用六次甲基四胺对腰果壳粉进行改性,并制备了腰果壳粉/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研究改性前后腰果壳粉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水性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断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不同腰果壳粉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腰果壳粉用量为5~10份时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六次甲基四胺改性腰果壳粉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耐水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作连接料,氨基树脂作交联剂,制备了可用于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OGS)的耐高温油墨用清漆。研究了不同有机硅预聚体含量的聚酯改性硅树脂以及交联剂种类与用量对清漆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耐化学试剂性的影响,通过色差仪、金相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涂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聚酯改性硅树脂中有机硅预聚体含量的增加,涂层耐热性提高,有机硅预聚体含量为62%的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PS4的耐热性最好,经300°C/100 min热处理前后色差值?E=0.16,黄变值?b=0.01。选择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PS4为连接料,加入占树脂质量5%的耐黄变交联剂CYMEL303,可以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耐丙酮擦拭和耐300°C高温的OGS触控屏用油墨清漆。  相似文献   

10.
李勇  瞿金清  顾宇昕  刘亮  何涛 《涂料工业》2014,44(10):33-37
合成了半结晶型聚酯树脂和无定形聚酯树脂,并以其分别制备了粉末涂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衰减全反射红外和扫描电镜表征了半结晶和无定形2类聚酯粉末涂层的耐老化性能,发现半结晶聚酯粉末涂料的耐老化性能不如无定形聚酯粉末涂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气相法制备的纳米粉体可作为粉末涂料的分散助剂。[方法]研究了气相二氧化硅和气相氧化铝对聚酯粉末涂料的流动性、上粉率、储存稳定性,以及涂层硬度、附着力、光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添加0.1%~0.3%(质量分数)疏水改性的气相二氧化硅对粉末涂料的流动性和储存稳定性有显著的提升,对上粉率及涂层硬度、附着力有略微的提升,但对涂层有一定的消光作用;添加0.1%~0.2%(质量分数)气相氧化铝对粉末涂料上粉率有显著的提升,对流动性、储存稳定性及涂层硬度、附着力也有略微的提升,但对涂层的光泽影响较小。[结论]在粉末涂料中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和气相氧化铝搭配使用,可获得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珠光颜料与粉末涂料干混方法,研制成珠光型纯聚酯粉末涂料。该粉末涂料既具有珠光装饰效果,又保持了纯聚酯粉末涂料固有的优异性能。讨论了不同色彩珠光颜料在粉末涂料中的显色效果、珠光颜料的用量选择及制备工艺。列举了金相纯聚酯粉末涂料及涂层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硅氧烷二元醇(WACKER IM 22、IM15)/聚酯二元醇(7112)混合软段、二羟甲基丙酸( DMPA)/聚乙二醇(PEG600)混合亲水基(扩链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等原料合成多官能度的综合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阴/非离子混合型亲水基能提高WPUA产品稳定性,改性产品固化后膜的耐水性、耐碱性、耐溶剂性能明显提高,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聚酯树脂的性能缺陷,进一步提升羟烷基酰胺体系超耐候粉末涂料的耐候性能,使用溶液聚合制备环氧基丙烯酸酯预聚物,通过研究丙烯酸预聚物环氧值、用量对改性聚酯性能的影响,考察酸解剂对聚酯性能的作用,采用酯化缩聚工艺设计并制备出适用于羟烷基酰胺( Primid)体系低温固化超耐候粉末涂料的新型聚酯树脂。结果表明:合成的新型聚酯具有高反应活性, 160 ℃固化涂层可兼顾耐冲击性和流平效果,涂料同时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和突出的超耐候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1,6-己二醇(HDO)对共聚酯流变性能以及熔融纺丝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不同HDO含量的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通过毛细管流变仪考察了共聚酯的流变性能,系统研究了HDO含量对共聚酯熔融纺丝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HDO含量的改性PET共聚酯属于典型的切力变稀型非牛顿流体,其流动方式为假塑性流动。共聚酯的黏流活化能随HDO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对温度敏感度下降,有利于纺丝;非牛顿指数n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HD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共聚酯的结构黏度指数Δη随HDO含量增加而下降,说明熔体可纺性和稳定性较好。HDO改性PET共聚酯纤维与PET相比,各项性能指标未见明显差异,可纺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用2,6-萘二甲酸(HNDA)部分替代对苯二甲酸(PTA)合成了聚酯树脂,并以其制备了粉末涂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仪和人工加速老化实验对聚酯树脂及粉末涂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了PTA/HNDA配比对聚酯酯化时间、聚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聚酯树脂的热稳定性及粉末涂层光泽、耐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发现以HNDA替换PTA有利于提高聚酯树脂的Tg、热稳定性,粉末涂层的光泽、耐热性及耐水煮性能,但降低了聚酯树脂的酯化效率和涂层的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新戊二醇(NPG)、三羟甲基丙烷(TMP)、间苯二甲酸(IPA)、己二酸(AA)、偏苯三酸酐(TMA)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法制备端羟基水性聚酯树脂(HWPR),再以有机硅单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改性剂,合成有机硅改性水性聚酯树脂(Si-HWPR),并与高甲醚化氨基树脂(HMMM)固化剂配制成有机硅改性水性聚酯烘漆。利用FT-IR、~1H-NMR与XRD、TGA分别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MTES质量分数对水性聚酯和Si-HWPR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TES质量分数的增加,Si-HWPR的黏度逐渐降低,粒径逐渐增大,涂膜的吸水率和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水接触角和断裂伸长率不断增大。当体系中MTES质量分数为10%时,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耐热耐水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制备中密度纤维板(MDF)用低温固化粉末涂料,合成了一种液体叔胺促进剂,成功使聚酯/环氧粉末涂料在130℃,3 min条件下快速固化,并研究了促进剂用量对粉末涂料固化及涂层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I-IR)对涂膜固化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促进剂用量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固化温度和加快固化反应速率,促进剂的最佳用量为2 g时,固化后的涂层与底材结合力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品性。DSC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末涂料具备优异的低温固化性能,固化温度低于130℃。  相似文献   

19.
中密度纤维板(MDF)粉末涂料低温固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备中密度纤维板(MDF)用低温固化粉末涂料,合成了一种液体叔胺促进剂,成功使聚酯/环氧粉末涂料在130℃,3 min条件下快速固化,并研究了促进剂用量对粉末涂料固化及涂层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I-IR)对涂膜固化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促进剂用量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固化温度和加快固化反应速率,促进剂的最佳用量为2 g时,固化后的涂层与底材结合力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品性。DSC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末涂料具备优异的低温固化性能,固化温度低于130℃。  相似文献   

20.
通过考察聚酯配方中的二元醇单体的作用,研究酸解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并在聚酯中加入特殊搭配的光稳定剂,合成得到了适用于制备羟烷基酰胺( HAA)体系低温固化干混消光粉末涂料的低酸值聚酯树脂,同时研究了粉末涂料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该粉末涂料具有较低的活化能,制备涂层可以实现 160 ℃低温固化,消光光泽约为 28,涂层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耐老化性能,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