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经贸委公告:2003年我国计划安排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总量为952万吨,成品油进口配额总量为2530万吨。很明显,油品的进口配额全线提高15%。此次油品进口公告显示出我国油品进口格局正在逐渐变化,放开程度正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海关的最新统计表明,今年前10个月,全国进口原 油9959万吨,增长超过34.3%,超过去年全年9112万吨的水平。预计全年我国进口原油将首次超过1亿吨,达到创记录的1.2亿吨。成品油进口也迅速增长,预计全年进口数量将达4000万吨,比上年的2824万吨增长四成以上。"(环球时报2004.11.22)。今年以来,世界石油市场涨声一片,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数据,2016年1-10月,我国成品油出口量达3811万吨,同比增长37.4%,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从净进口到净出口,再到出口量不断创新高,我国成品油进出口贸易格局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以来,我国成品油消费年均增速已降至4.2%。其中,2015年我国柴油消费已达到峰值,预计2025年和2035年汽油消费和航空煤油消费也会先后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海关最新统计表明,今年1~10月,全国进口原油9959万吨,超过去年全年进口9112万吨的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进口1985万吨,预计全年将达到4000万吨。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将达1.2亿吨。预计2004年全年我国石油贸易逆差将超过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我国石油进出口95年回顾与96年展望张俊山石油进出口量增长是1995年我国油品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字,1995年我国原油进口1709万吨,与上年相比增加474万吨,增长38.4%;成品油进口1439万吨,与上年相比增加150...  相似文献   

6.
《油气世界》2006,(4):1-3
一、我国炼油工业和油品消费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炼油工业和油品消费现状 2004年.我国加工原油27300万吨.加工量居世界第二位。开工负荷接近90%.比2003年提高8个百分点。炼油工业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东北地区.占总量60%以上。国内部分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应呈现趋紧态势。2004年.国内原油产量17450万吨;进口原油12281万吨.比2003年增加了35%.占国内总加工量的45%。进口各类油品3633万吨.其中燃料油占84%。  相似文献   

7.
上半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8640万吨.比2005年同期上升21%。上半年经济10.9%的快速增长带动油品需求上升。原油产量增长明显落后于去年.对进口原油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国内航空煤油和石脑油等石油产品的供应缺口促使油品进口量大幅增加.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则明显减少。下半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对进口石油的需求似乎没有放慢的迹象。去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1.44亿吨.今年很可能会达到1.70亿吨。  相似文献   

8.
微型新闻     
《中国石油企业》2008,(9):15-15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字显示,1~8月中国进口成品油2872万吨同比增长18.3%。1-8月中国出口成品油1,093万吨,同比增长6.3%。1~8月中国进口原油11998万吨,同比增长8.7%。  相似文献   

9.
《金山油化纤》2005,24(2):9
据英国海运咨询公司(OSC)最近发表的调查分析报告《今后成品油轮船队的主要变化》,预计2015年世界成品油轮船队将从2004年的4050万载重吨扩大6成,达到6500万载重吨。世界成品油轮海运量同期将由6.33亿吨增长45%,达到9.2亿吨。尤其是中东和亚洲国家的石油制品出口增加,将使4.5万载重吨以上大型船舶的需求扩大。  相似文献   

10.
<正>原油进口配额和成品油出口配额适时适量发放,利好炼化行业和市场有序发展。近日,商务部下发了2023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配额总量11182万吨。至此,2023年前两批原油进口配额共计下发了1.32亿吨,占2023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总量的54.3%,比去年前两批下降了18.5%。而在此之前,2023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额已经下发,共计1899万吨,同比上涨46.08%。  相似文献   

11.
海关总署8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7月,中国成品油进口达2174万吨,同比降低1.0%;成品油出口898万吨,同比增长26.2%。中国成品油在进口下降的同时出口增长,让人心有所忧。  相似文献   

12.
据路透社消息 ,国家经贸委官员预计 ,中国原油需求到 2 0 0 5年将这到 2 45亿吨。中国去年原油消费 2 1 76亿吨。到 2 0 0 5年 ,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 70 0亿立方米。中国去年原油产量为 1 6 4 9亿吨 ,进口 6 0 3 0万吨 ;天然气产量 3 0 3亿立方米。国家经贸委预测 ,到 2 0 0 5年 ,原油产量将达到 1 7亿吨 ,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 5 0 0亿立方米。 2 0 0 5年 ,中国乙烯需求量达到 1 5 0 0万吨 ,但国内产量仅为 90 0万吨。中国2005年原油需求将达2.45亿吨@卢林松…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石油储量和国内产能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因此,我国石油进口规模越来越大。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1999年我国原油及油品净进口达4000万吨,占当年石油消费量的20%以上。2000年我国石油进口达7000多万吨,2004年我国生产原油1.75亿吨,净进口原油1.17亿吨,进口的原油占世界原油贸易量的6.31%。2005年我国原油净进口11875万吨,成品油净进口1742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初以来,国际油价从50多美元/桶。一路攀升到70美元/桶以上,更在4月、6月连续突破历史最高价。最高时达75.19美元/桶,成为1983年以来的最高。海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中国进口原油到岸价的平均水平已稳稳地超过60美元/桶。而去年的平均水平才50美元/桶出头。但高油价也未能阻止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总进口量已达7333万吨,花费3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进口量增长近1000万吨.增率达15.6%,也比去年同期多花100多亿美元,增率达53.9%;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成品油1823万吨.  相似文献   

15.
原油进口量创记录增加使中国4月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1688万吨,是单月最高水平。前4个月的石油净进口量比一年前增长9.7%,达到6181万吨。在进口量大幅上升的同时,原油出口量骤然降低。去年11月份开始实施的对原油出口开征5%关税的政策限制了出口。新增炼油能力投产后加工量增加使成品油出口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0月,我国原油加工量达到5051.0万吨,同比增长7.4%。2017年1—10月,我国原油加工量为46892.1万吨,累计增长5.4%。预计全年原油加工量超过5.59亿吨,较上年增加2000万吨,成品油产量为3.6亿吨,成品油净出口量将超过4000万吨。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望全面放开,在国内成品油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终端销售环节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2018年随着新增产能投入,我国炼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能源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原油年产量为16886亿吨,年需求量为241亿吨.自给率70%。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迅速增长。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石油进口就增长了7倍.2002年中国石油净进口时达到7180万吨,预计2003年将会超过8000万吨。一般预测,到2020  相似文献   

18.
数字新闻     
正1933万吨近日,商务部下发了2018年第二批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共计1933万吨。1551万吨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原油生产总体稳定,4月生产原油1551万吨,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4.7%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原油进口3946.1万吨,同比增长14.7%,增速较3月高出14.1个百分点,并刷新了10年来同期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19.
1.4 我国聚丙烯产需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PP生产态势良好,全年产量达到426.8万t,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13.8%。2003年我国PP进口量为273.4万t(其中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量为113.3万t,占41.46%;来、进料加工141.8万t,占51.87%),PP出口量为1.19万t,2003年我国PP表观消费量为699万t。2003年中石化集团公司PP产量为291万t,其中股份公司PP产量为216.7万t。今年开局,我国PP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月份PP月产量达到37.5万t,同比增长7.1%。预计全年产量有可能超过470万t。而消费量将达到约730万t。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原油贸易格局不断出现新变化:一方面石油需求增速总体回落,但随着石油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越来越多地方炼厂获得进口配额,推动原油进口量大增;另一方面,炼能过剩和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回落,推动我国成品油出口大幅增长并登上历史高点。原油进口来源出现结构性变化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3.81亿吨,比上年大幅增长13.6%,增幅为6年来最高水平;原油净进口量达到3.78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