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海堂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10):201-202
结合普通路基、隧道、桥梁等各种公路构筑物的不同特点以及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区内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针对地质灾害类型给出了解决措施。为线路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和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淮北市地质花园建设工程为例,对区内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建设引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估。认为施工工程发生岩溶塌陷灾害的危害程度小,危险可能性也小。依据评估区的地质灾害种类,进行了危险性分区,将区内分为危险性大区、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就基坑边坡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对于确保该区后续工程建设安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永新县位于江西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通过对历年来已发生的370处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总结了永新县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对区内各类地质灾害进行孕灾环境分析,研究了与地质灾害发育相关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等孕灾因子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区内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受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共同控制和影响。充分考虑区内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以工程地质岩组和地形地貌为主控因素,将永新县孕灾环境划分为3个大区和19个亚区,为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为地质灾害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韶关市白沙镇渔业队居民点所处区域为例,在分析该区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区内地基沉降原因,并对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讨论及预测评估。分析表明:该区发生崩塌或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发生地基沉降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预测地质灾害强度中等,发生崩塌或滑坡地质灾害的潜在危害对象主要为现状建筑物及当地居民。  相似文献   

5.
文中从降水、新构造运动、地震、地层、岩性、地貌六个方面分析了天水市群发性山洪地质灾害。结果表明采区内地质灾害多因降水和地震引起,而且由于区内特殊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该次区内群发性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的多少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杨磊 《现代矿业》2020,36(8):41
近年来,我国高位地质灾害频繁,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赫章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发现境内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67处。通过分析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主要形成因素,获得了区内地灾隐患点的数量、类型、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等信息,为该区地灾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FAST(中国天眼)保护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目前共有在册地质灾害132处,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已对FAST工程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本文以FAST保护区现有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保护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地质灾害关联模型,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孕灾条件及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对区内地质灾害成因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及监测预警建议。FAST保护区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有“牵引式”、“推移式”两种破坏力学模式,其中小型滑坡多呈“牵引式”破坏,中型、大型滑坡多呈“推移式”破坏;区内崩塌危岩体的主要破坏模式有“倾倒式”、“坠落式”、“滑移式”。区内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因此,强降雨前后应做好地质灾害巡查防控,区内开展岩土工程活动前需做好科学评估和规划,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8.
怀安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主要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因素主要有形成因素(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诱发因素(降雨、人类工程活动、地震)。在分析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将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等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供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叙述从化市某萤石矿区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基础上.就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论述,浅析各种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洋河流域地质环境脆弱,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在分析该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不同区段的地质灾害形成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地质灾害113处,类型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时间上多发生在5—8月降雨充沛期,空间上具有沿河流两岸呈带状分布、沿交通道路呈线状分布、沿矿区和构造叠加区呈密集片状分布的特征。地质灾害形成模式受控于地质构造、斜坡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孕灾条件,而人类工程活动、降雨等诱发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关键。根据孕灾条件和诱发因素的耦合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14个地质灾害形成模式分区,并归纳出软弱岩切层滑移型滑坡、硬岩夹软弱层顺层滑移型滑坡、沿基覆界面蠕滑—拉裂型滑坡、高陡硬岩拉裂—倾倒型崩塌、软硬岩互层软弱基座拉裂型崩塌、溶蚀—重力型岩溶塌陷、沟谷侵蚀基底型泥石流等7种地质灾害形成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腹地,山地丘陵面积占99%,山高坡陡,是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在对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及发育特征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地质灾害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石、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关系,并就县域境内地质灾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为区内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采煤塌陷区内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方案,以山西榆次北山煤矿采煤塌陷区为例,在全面查清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状况及区内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山西旅游发展战略及当地社会需求等诸多因素,提出了一套综合治理方案。该方案能够消除区内地质灾害的威胁,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符合山西旅游发展战略的要求,能够满足当地的社会需求,可为同类采煤塌陷区的恢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空区是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危害极大,查明采空区范围对地质灾害的准确评估和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瞬变电磁法是一种被广范应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其具有对低阻体敏感、施工效率高、适用于各种地形工作等优点。在分析电法勘探理论基础及地电条件上,采用瞬变电磁法成功地探测了某地质灾害评估区内铝土矿采空区位置,验证效果明显,为该地区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程虎 《云南煤炭》2006,(2):42-46
文章从工程地质条件及采矿影响等方面,初步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根据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开采方式、开采影响范围及产生的损失程度,将矿区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区);从引发灾害和发生灾害损失的影响程度,规划了两个防治区:重点防治区(A区)和一般防治区(B区).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2010年"陕西省丹凤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在丹凤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室内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内滑坡隐患点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并对区内滑坡灾害点进行了危险性评价,本研究成果对于丹凤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及人工智能应用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安徽南部属于山区地质条件,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管涌等典型地质灾害事故严重危害人类生产活动和生命安全。通过对山区各种地质灾害类型进行概述,并结合易在皖南山区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进行现场探查方法技术总结,结合探测技术发展提供应用要求,为同类地质条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园区建设用地进行调查,预测评估区内主要地灾类型为崩塌、滑坡及地面沉降。在此基础上,运用圆弧滑动、赤平投影等方法,对上述地质灾害危险性开展了评估。总体分析认为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预测地质灾害发育中等,致灾危险性较大,综合评估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为后期工程建设和地灾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各市 (州 )、县 (市 )、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地矿行政管理部门 ,土地管理局 :   按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部长令第 4号 )和《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 [1 999]36 2号 )的文件精神 ,本着地质灾害预防为主的原则 ,从“源头”抓起 ,在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 ,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 ,2 0 0 0年 2月 2 5日省厅制定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关问题的规定》 ,经过半年多各地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巴东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东县为湖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计606处,其中滑坡473处,占总数的78.05%。境内地质灾害受大气降雨控制明显,雨汛期的6-9月产生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74.5%;高程1000m以下的长江、清江及其支流两岸的低山峡谷地区(库区)地质灾害发育,其分布占总数的68.76%;长江两岸由三叠系巴东组及侏罗系软硬相间岩系组成的顺向坡区段,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针对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管理,统筹安排,按近/远期规划,对重大地质灾害点进行有效监测或治理,并逐步完善区内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省盘县某煤矿为例,开展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情况调查,对矿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建设单位提供防治地质灾害的科学依据,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