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超临界机组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首台超超临界机组水冷壁发生高温腐蚀的基本情况。对水冷壁管进行外观检查、金相分析和能谱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管子外表面存在高温硫腐蚀,对发生腐蚀的原因作了探讨,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电子探讨,能谱和X射衍射等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分析某电厂锅炉水冷壁管发生局部腐蚀的原因。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中硫含量很高,局部区域超过20(wt%),产物主要由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组成。水冷壁管受热面腐蚀主要原因是高温硫腐蚀。  相似文献   

3.
某ZG06Cr13Ni4Mo不锈钢水轮机叶片表面在服役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局部腐蚀。通过宏观及微观腐蚀形貌的观察,结合能谱(EDS)分析等方法对该叶片进行了失效分析,确定了该叶片发生腐蚀的原因。结果表明:点蚀主要发生在表面局部塑性变形明显的区域,斑状腐蚀主要发生在焊接修复部位;引起点蚀的主要原因是硫酸盐还原菌(SRB)引起的微生物腐蚀(MIC),而表面的加工区缺陷和焊接修复缺陷促进了点蚀和斑状腐蚀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某炼油厂重催装置E203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管束泄漏,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热管内表面发生了严重的点蚀,腐蚀产物主要有Fe(OH)3、FeS和FeCl2;换热管内表面腐蚀产物中含有腐蚀性离子(Cl-和S2-),这是导致管束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对N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梅平  艾俊哲  陈武  袁谷 《腐蚀与防护》2004,25(9):379-382
采用自制高温高压静态腐蚀试验装置,利用失重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压力下N80钢在饱和二氧化碳的3%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分析了腐蚀前后钢片表面产物膜,探讨了腐蚀产物膜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火焰加热炉炉管泄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伟力 《腐蚀与防护》2008,29(4):220-222
通过对泄漏的火焰加热炉开裂炉管裂纹及断口形貌观察、断口表面产物的EDX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加热管为304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管子泄漏是发生连多硫酸应力腐蚀开裂所致。对发生连多硫应力腐蚀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实海暴露防锈铝合金局部腐蚀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及电化学测试技术,对A1-Mg和Al-Mn两个系列的防锈铝合金在海水中的异常局部腐蚀行为进行研究,揭示与该异常行为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和材料两大方面。环境方面研究了海水中CO2-碳酸盐体系至合金腐蚀电位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腐蚀行为变化;材料方面主要考察了合金的组织结构、夹杂物及表面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G105钢制钻杆腐蚀失效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φ127mm G105钢质钻杆表面在服役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局部腐蚀。通过力学性能分析、宏观及微观腐蚀形貌观察,并结合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该钻杆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钻杆管体表面发生严重了点蚀且呈条带状分布;在钻杆管体和接头的过渡区也发生了严重的点蚀;引起点蚀的主要原因是氧腐蚀、Ca2+等离子引起的垢下腐蚀;氯离子的存在加速了钻杆的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方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电子能谱表面分析技术,研究铜币在模拟汗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模拟汗液中的氯离子能加剧黄铜的阳极活性溶解反应,是发生孔蚀和脱锌腐蚀的主要原因,氨水和乳酸的存在对其阳极反应过程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尿素的存在对腐蚀过程影响不大。黄铜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主要由氯化铜、氧化亚铜、尿素与铜形成的配合物以及少量的乳酸离子组成。黄铜在模拟汗液中蚀孔发展的动力学过程遵循方程J0=0.3735(t+185.93)-1/2,该过程受孔表面盐膜溶解控制。  相似文献   

10.
冷凝器列管腐蚀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俄歇电子能谱分析仪对冷凝器列管腐蚀部位的腐蚀形貌、腐蚀产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冷凝器列管的服役环境介质,所处应力状态和制做结构特点的分析,认为由于板管处的间隙造成氯离子的浓缩从而使冷凝器列管发生缝隙腐蚀,在应力作用下,裂纹从管外侧向内侧扩展造成泄漏,使材料发生应力腐蚀破裂。   相似文献   

11.
李涛  曹阁  刘毅  赵慧颖 《表面技术》2017,46(10):29-34
目的提高7A04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周期浸润腐蚀试验模拟海洋大气环境,研究了不同稀土Ce含量的7A04铝合金的腐蚀行为及规律。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试样的组织和夹杂物形貌。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阻抗技术,分析了试样的腐蚀动力学规律及电化学行为特性。结果在Ce质量分数分别为0%、0.39%和0.81%的7A04铝合金中,稀土Ce的加入量为0.39%时,其晶粒最细小,第二相与夹杂最少且分布最均匀,合金的基体组织得到了改善。稀土7A04铝合金的腐蚀失重明显低于不含稀土Ce的7A04铝合金,且锈层电阻升高,其中含0.39%稀土Ce的7A04铝合金的锈层电阻最高。结论三种7A04铝合金均发生了明显的局部腐蚀,主要为点蚀。稀土Ce的加入,改变了非稀土铝合金中的T相和S相,生成了新的细小的块状金属间化合物,改善了组织的均匀性,提高了其腐蚀锈层电阻,增加了锈层对基体的保护能力,使铝合金耐海洋大气腐蚀性能提高。在三种稀土Ce含量的铝合金中,含0.39%稀土Ce的7A04铝合金的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因汽车锈蚀导致的退车、召回事件越来越多.如何提高重卡整车防腐质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公司产品出现的锈蚀问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锈蚀点进行分析并结合锈蚀故障再现的验证方法,最终锁定了锈蚀的诱因,并采取了有效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吴赵波  李南 《物理测试》2021,39(6):22-27
针对某厂生产的GCr15轴承套圈在精加工后表面产生缺陷的问题,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显微硬度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表明:不合格轴承套圈表面缺陷产生于热处理工艺前,为腐蚀坑.由于该批轴承套圈在热处理前曾在防锈液中长期存放,推测在此期间发生腐蚀形成腐蚀坑,此外原材料中存...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服役于海洋环境下的结构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及其与底漆的配套性能,在两种典型海洋工程用结构铝合金(5083-H116和6061-T6)基体上制备了一种无铬钛/锆基化学转化膜———Alum-nanoceramic coating。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膜层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膜层的电化学性能,利用中性盐雾试验及胶带剥离试验分别对膜层耐蚀性及其与环氧厚浆底漆的配套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5083和6061铝合金Alum-nanoceramic无铬化学转化膜中性盐雾试验白锈面积达到5%所需时间分别为240h和168h;5083铝合金Alum-nanoceramic膜层比后者显示出更好的与环氧厚浆底漆的配套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AX)等检测技术,研究了LY12铝合金在周浸实验中的腐蚀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LY12铝合金的腐蚀动力学符合幂函数规律。腐蚀历程为点蚀-晶间腐蚀-剥蚀(鼓泡)。EIS谱由高-中频容抗弧和低频收缩的感抗弧组成。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中性盐雾实验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技术,研究了Al粉的形态与尺寸对热烧结锌铝涂层表面形貌、耐蚀性及其在海水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粉的存在改善了涂层外观色泽、提高了涂层耐蚀性和控制了涂层中的Zn粉在腐蚀介质中溶解消耗的速率,从而延长了涂层寿命,其中尺寸较小、分散性好的Al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用LF21铝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afel直线外推法、电化学阻抗谱和中性盐雾腐蚀试验研究了电力系统用LF21铝合金在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利用SEM和EDS表征材料的腐蚀形态与腐蚀产物组成,并探讨腐蚀机理.结果表明,LF21铝合金在5%NaCl溶液中耐蚀性很差.随着电解液温度升高,铝合金的自腐蚀电位负移,腐蚀速率变大.电化学阻抗谱显示其容抗减小,膜电容下降,合金表面的保护膜被破坏.LF21铝合金在NaCl介质中的腐蚀主要以点蚀为主,形成较深的腐蚀坑,点蚀部位O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casting on microstructure and its genetic effects on strength, exfoliating corrosion, stress corrosion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7085 aluminum allo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ogether with tensile testing, exfoliation corrosion test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ing and polarization curv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ltrasonic casting could refine the grain, alleviate segregation and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coarse nonequilibrium phase in as-cast state; in addition, the dissolution of nonequilibrium phase in the ultrasonic ingot during homogenization turns out to be more thorough. What is more, the plate processed from ultrasonic ingot holds a lower ratio of recrystallization after solid solution, and the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alloy was improved under T6 temper, without sacrifice of strength, owing to the dispersive distribution of strengthening phase in the matrix and the coarse, sparse GBPs.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EIS)研究了环氧铝粉涂层和FEVE氟碳涂层/碳钢体系在天然海水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通过对两涂层的涂层电容分析及腐蚀后表面形貌的观察,评价了两种有机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两种有机涂层体系的保护作用都有所降低。环氧铝粉涂层在浸泡初期呈现单容抗弧特征,浸泡57天时出现了双容抗弧。氟碳涂层在浸泡周期内EIS曲线均呈现单容抗弧特征,浸泡110天时低频阻抗模值仍高于108Ω.cm2。在整个浸泡周期内,氟碳涂层的涂层电容基本维持在1.6×10-10~1.8×10-10 F.cm-2,约为环氧铝粉涂层电容的1/20,表现出低渗水性。  相似文献   

20.
Corrosion products of the rust layer formed on a 2% Si-bearing low alloy steel during atmospheric exposure at a coastal area in Japan for three year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inner layer of the rust, i.e., near oxide/metal interface, has a layer structure and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corrosion products is finer than that in the upper region that is few micro meter above the interface. A series of nano probe energy disperse X-ray spectroscopy (EDS) and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SAED) analyses performed using a field emission gun (FE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revealed that the inner layer consists of an iron rich, coarse grained β-FeOOH matrix and the silicon enriched narrow band composed a mixture of α-FeOOH and nano-meter size silicon oxide. On the other hand, the α-FeOOH single phase area exists where the layer structure did not develop. The result of detailed microstructural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silic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ifying the rust layer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