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电容器的目前水平及有关技术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前言自从70年代初期美国麦克劳·爱迪生公司(现COOPER公司)在世界上首先生产高压全膜电容器以来,由于这种新产品具有损耗小、温升低、寿命长和体积小、造价低、占地省的优点,很快取代了膜纸复合介质电容器成为高压电容器的更新换代产品,到80年代初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容器普遍实现了全膜化,十多年来技术水平又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经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从1986年开始生产全膜电容器并投入工业运行,十年来介质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有了很大进步,全膜电容器的产量占到高压电容器(含并联和滤波电容器)的20%以上,西安、上海两厂和…  相似文献   

2.
全膜电容器干燥浸渍工艺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王友功,董军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陆祖怀1前言电力电容器的真空干燥浸渍工艺是电容器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工艺之一,它对电容器的质量,运行寿命有极重要的影响,鉴于全膜电容器的优越性,目前国外不少电力电容器的生产厂家已实...  相似文献   

3.
1 前言近年来采用聚丙烯膜为极间介质的高压电容器以其比特性好,介损低,局部放电量小等特出的优点正在逐步取代膜纸复合介质的高压电容器。国外自七十年代开始批量生产全膜高压电容器至今已全部取代了膜纸复合介质的高压电容器,在我国全膜高压电容器的研制,开发起步并不算晚,西容厂在八十年代初就引进了美国爱迪生公司的全膜电容器  相似文献   

4.
房金兰 《电世界》1997,38(5):4-6
全膜电力是窗口顺自70年代初期问世以来,成为绝缘领域的高技术产品,很快取代了膜纸复合介质电窗口顺成为高压电力电容器的更新换代产品,到80年代初,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力电容器普遍实现了全膜化,并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目前全膜电容器的产品也占到高压电容器的20%以上,且产量逐年以50%以上的速率提高,国外固体介质材料均为表面粗化的内烯薄膜;液体介质材料已普遍从PXE和IPB为主转向M/DBT为主,介质的  相似文献   

5.
全膜电容器液体电介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括了我厂几年来对五种全膜电容器液体电介质的研究结果,其中包括液体电介质的理化电气性能、粘温特性、热稳定性、电场稳定性以及用它们浸渍的全膜模型电容器的介电性能、局部放电性能和耐久性等试验研究。以大量的试验研究数据证明SAS-40是更理想的全膜电容器浸渍剂。  相似文献   

6.
脉冲电容器简化模型的电场计算及击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重复频率运行的脉冲电容器的击穿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用有限元法对全膜脉冲电容器模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放电段,电极边缘附近的膜及油中都出现场强较大的单元,其数值表明,放电时出现的振荡极可能造成油中的局部放电,局部放电的累积效应最终会造成绝缘击穿。此研究为全膜脉冲电容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电极形式的全膜电力电容器性能研究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李兆林为了充分发挥财电强度高的双轴定向聚丙烯薄膜材料优势,对全膜电容器的电极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不折边的隐箔式铝箔电极,由于引线片与铝箔电极之间可能接触不良,以及引线片处和电极边缘电场集中...  相似文献   

8.
全膜电力电容器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介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介绍了全膜电力电容器的发展及桂容厂全膜电容器生产技术特点,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全膜电容器的技术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全膜介质高压并联电容器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压并联电容器 (含滤波电容器 )所用固体介质材料经历了从全纸、膜纸复合到全薄膜介质的发展过程。由于全薄膜介质电容器具有损耗小、温升低、寿命长等优点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 ,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电容器介质就实现了全膜化。可喜的是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国产高压并联电容器于 1999年也基本实现了全膜化。但在技术经济指标上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国产高压电容器的发展方兴未艾。1 全膜电容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在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先后有西安、桂林和上海的电力电容器厂分别从美国的麦克劳·爱迪生公司 (…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力电容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房金兰1前言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从美国和日本引进了高压全膜并联电容器的制造技术和部分关键设备,还从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和日本等国引进了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生产线和专用设备,经过对引进技术的消...  相似文献   

11.
从介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介绍了全膜电力电容器的发展及桂容厂全膜电容器生产技术特点 ,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全膜电容器的技术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再谈生产干式全膜电力电容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耀明 《电力电容器》2004,(2):12-13,24
目前,元件为扁平状,油浸式全膜电力电容器和自愈式金属化膜电容器已生产多年,唯有元件为扁平状,干式全膜电力电容器,因压紧系数K难于控制,至今尚未生产。本人曾在2002年第一期《电力电容器》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在电力电容器生产过程中,可以控制压紧系数K=1,从而可以生产干式全膜电力电容器。  相似文献   

13.
(一) 前言我国从1980年起就开始着手研究全薄膜介质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制造技术,先后从美国的爱迪生公司、西屋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引进了全膜电容器的有关制造技术和设备,经过消化、吸收和大量的研究工作制造出了一批性能优良的全膜介质高压并联电容器,在实际电网中挂网运行多年实践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高压全膜电容器用新型高性能绝缘油SAS-40的国产化研制结果,对比了国产MBT/DPE与日本SAS-40的结构组份、理化电气性能、粘温特性、热稳定性以及用它们浸渍的全膜模型电容器的浸渍性、介电温度特性、局部放电性能、耐久性和高低温负荷特性。以大量的研究数据证明国产MBT/DPE与日本SAS-40的结构和组份基本相同,共各项性能均达到或优于日本SAS-40的水平,现今高压全膜电容器更理想的国  相似文献   

15.
朱耀明 《电力电容器》2003,(1):30-31,35
1 前言计算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元件的公式很多 ,本文介绍的是该类产品元件的另一种计算公式。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 ,是由金属化膜卷绕成园柱形元件 ,因该类产品以簿膜为介质 ,仍属于全膜电力电容器范畴 ,所以只要在油浸式全膜电力电容器元件计算公式中 ,体现出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元件结构的特征 ,即可得到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元件计算公式。2 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元件电容 Cy根据油浸式全膜电力电容器元件电容通用计算公式 :Cy=εmεy Wybj[(2 DH+ 4Wydjb) k+ (4 Wy+δ) nmdm]3 6nmdm[εyk+εm(1-k) ] 10 5式中 :εm—簿膜介电…  相似文献   

16.
全膜电容器运行故障率偏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电力电容器运行业绩最好是在上世90年代初,这时主要是膜纸电容器。随着全膜电容器的广泛使用,电力电容器的运行故障率却呈增高的趋势,显然这同电力电容器的制造技术和工装工艺水平的提高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本文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对全膜电容器的热问题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本文通过对膜纸电容器和全膜电容器的热负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亦证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力电容器运行业绩最好是在上世90年代初,这时主要是膜纸电容器。随着全膜电容器的广泛使用,电力电容器的运行故障率却呈增高的趋势,显然这同电力电容器的制造技术和工装工艺水平的提高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本文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对全膜电容器的热问题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本文通过对膜纸电容器和全膜电容器的热负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亦证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国外电力电容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技术的目前水平,阐述了进一步发展国产高压全膜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集合式及箱式大容量电容器的若干设计、工艺和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产新型高性能全膜电容器液体电介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国产新型高性能全膜电容器用液体电介质MBT/DPE的研究结果,对比了MBT/DPE与日本SAS-40的结构组份、理化电气性能、粘温特性、热稳定性以及用它们浸渍的全膜模型电容器的介电温度特性、局部放电性能、耐久性和高低温过特性。以大量的试验研究数据证明MBT/DPE与SAS-40的结构和组份基本相同,其各项性能达到或在于SAS-40的水平,为现今全电容器更理想的国产化浸渍剂。  相似文献   

20.
电热电容器电离性老化击穿的分析与计算本溪市电力电容器厂马永平电容器在瞬时电压作用下的电击穿和表面放电,如果我们采用正确的结构和工艺,这种击穿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电热电容器在长期工作电压的作用下,无论是全纸,或膜纸复合,或全膜介质,其击穿强度都将随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