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研究利用相关分析法,通过SPSS、Excel等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有效地利用量化的方法区分了不同影响因素与枯水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并找到影响喀斯特流域枯水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平均流量、年平均降雨量和最大月流量.为进一步开展对喀斯特流域枯水的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枯水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尤其是对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喀斯特地区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形理论的喀斯特流域枯水径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流域是由可溶性岩石组成的有独特地貌、水系结构及水文过程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对河流径流影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除气候条件外,下垫面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贵州省19个喀斯特流域为研究样区,以1991~1995年水文资料和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运用灰关联度和关联维分析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岩石组成类型、植被类型对喀斯特枯水径流的影响识别。  相似文献   

3.
根据贵州15个典型喀斯特流域的实测流量数据,分别应用4种常用的频率曲线进行了枯水径流的频率分析,进而分析了喀斯特流域枯水径流频率计算所适用的理论频率曲线,并应用PPCC检验法对所选4种频率曲线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地貌类型这一因素对枯水频率线型的影响不大;②耿贝尔分布比P-Ⅲ型分布更适用于喀斯特流域枯水径流频率计算;③在喀斯特中小流域,其流域空间结构、水系发育、地貌景观、水文动态规律有明显差异,在应用到具体流域时应假定多个分布,通过拟合效果的比较来选择最佳线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和遥感的快速、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的功能,并结合灰灰关联度分析对贵阳地区的枯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这种评价方法避免了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还不确定的凶素,仅用到了各评价指标的原始量化值,评价结果更为直观、科学,对枯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地区同其他非喀斯特地区相比,特别是从河流地貌与河流的水文特性看,由于其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特殊性,表现出一些独特的水文特征。贵州省73%以上的地区是广泛分布着碳酸盐类岩层的喀斯特地区,由于喀斯特的发育,对洪、枯水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南喀斯特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我国西南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西南喀斯特流域水循环研究的主要方法,即流域水文模型方法和试验方法。指出利用流域水文模型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用试验方法研究喀斯特流域水循环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西南喀斯特流域水循环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文变异指标法及变化范围法(IHA/RVA),对江西修水流域上游两个大型水库启用日期差异进行组合,定量计算、分析了水利工程影响下的修水流域上游枯水流量的时序变异特征,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前后导致的水文变异程度,揭示了对河流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低流量范围内多个枯水情势高改变度的存在,为水库生态调度与河流生态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流域产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分析喀斯特流域产流特性,揭示出喀斯特地区以蓄满产流为主的产流特性,并指出地貌类型是影响喀斯特流域产流模式和产流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指出了喀斯特地区今后产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甘河加格达奇水文站为例,根据建站以来至今的实测资料系列,分别选取历年4月15日—5月15日期间最小流量及历年最小流量分别进行频率分析计算,以此来推求加格达奇水文站设计枯水成果表,为加格达奇城市规划建设及水资源配置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喀斯特流域径流量多时间尺度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喀斯特流域鲤鱼塘水文站45 a年平均径流量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鲤鱼塘水文站年径流时间序列存在26 a的主周期变化,同时还存在7 a的次周期变化,径流演变呈现出较明显的丰、枯交替振荡.对年径流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1998年以后的7 a左右,年径流量还将处于偏丰期;2000年以后的11 a左右,年径流量有由丰转枯的趋势.因此,小波分析可以用来评估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对指导喀斯特地区水资源规划及可持续利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枯水径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系统和比较的方法对影响枯水径流的自然与人为因素、枯水径流的预测方法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在枯水径流研究领域应当关注和加强以下问题:①研究各种水文模型,分析全球性气候变化对枯水径流可能带来的影响;②加强对枯水径流特征的量化研究,建立人类影响及其分析的数据库和情境模型;③利用3S技术获取无资料地区的可靠的枯水径流信息,以提高枯水预测的精确性;④加强喀斯特地区枯水径流的研究.这对进一步开展枯水、枯水径流研究以及枯水资源的评价计算和合理开发利用,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和解决枯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喀斯特流域赋水遥感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中华  陈晓翔  梁虹  黄法苏  赵芳 《人民黄河》2012,34(6):76-79,82
喀斯特流域具有特殊的双重含水介质和地表-地下水系结构,与常态流域相比,其水资源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除气候、地貌、岩性等因素外,流域植被覆盖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贵州省内选择20个典型流域作为研究样区,根据植被光谱特征、流域赋水光谱特征,利用遥感技术,对TM影像进行光谱辐射亮度及表观反射率计算,得到各类植被指数。根据多元回归分析原理,借助Spss、MATLAB软件,利用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转换型植被指数、重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构建了喀斯特流域赋水动态变化监测、预测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样区检验,表明该模型监测、预测效果好,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流域水体中离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贵州后寨河流域15个水化学监测站1981~2001年的水化学监测数据,对该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流域降雨量、岩性及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后寨河流域水化学组成呈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离子的变化与降水丰、枯季节、丰枯周期年变化有紧密的关系;其变化趋势在空间上呈有规律的分布,基本反映了水体中离子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明晰怒江流域基流时空分异特征,利用数字滤波法进行怒江干流和南汀河支流的基流研究。结果表明:1怒江干流3站基流指数IBF在0.71~0.74之间,南汀河支流2站的多年平均IBF在0.68左右,南汀河支流IBF明显低于怒江干流,干支流基流量和IBF自上游向下游递增;2各站基流量与径流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两者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3怒江干支流各站多年平均基流量和径流量年内分配均呈"尖廋"的单峰形,而多年平均基流指数年内分配均呈"V"字形,但两者变化过程不完全相反;4怒江干流代表站道街坝站和南汀河支流代表站姑老河站IBF均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这与基流相对于径流更为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从水利工程施工方案选择的实际出发,综合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一种改进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决策模型,用于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综合决策。通过对关联系数的层次化分析,得到被评价方案的综合关联度,充分利用各评价指标的信息,使得对施工方案的评价更为合理。多层次灰色关联法为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辅助工程师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比并作出决策,增强了决策的客观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邢江河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结合相关资料和研究数据,选择土壤侵蚀、石漠化、酸雨、生境、水域缓冲区5个生态敏感性指标,借助GIS技术,利用栅格数据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提取,采用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① 邢江河流域生态敏感区的面积排序为轻度敏感区(34.50%),高度敏感区(25.44%),极度敏感区(23.67%),中度敏感区(12.65%),不敏感区(3.73%),极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占了49.11%;② 极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上游,高度敏感区分布在流域上、中游,中度敏感区与轻度敏感区则零散地分布在整个流域,不敏感区集中分布于流域的中上游。邢江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生态敏感度较高,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充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水力半径法的武江流域生态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综合反映水生生物需求和河道断面信息的生态水力半径法,对武江河上北江特有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生态水力半径法计算的生态流量过程线上存在明显的低流量、高流量和流量脉冲等水文要素,符合鱼类的自然需求;天然径流量下生态水力半径法估算的生态需水均可得到满足,但武江上梯级开发较多,需进行生态水位开展闸坝联合调度来保障河道的生态需水,确保犁市(二)站断面处各月份水深不小于平均生态水深。  相似文献   

19.
Estimating low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ungauged catchme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derivation of a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low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in small ungauged rural catchments. The method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184 catchments located in New South Wales and Victoria,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A systems approach was adopted in which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velop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w flow parameters and climatic and land information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