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谦比西铜矿西矿体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色非洲矿业公司下属谦比西铜矿西矿体围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岩体力学特性复杂性,运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岩组划分、节理裂隙统计和岩体结构分类。利用RMR分级及Q系统分级方法对不同岩组的岩体质量进行了分类和评价,得出了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结论,为西矿体采矿和巷道支护设计方案提供了基本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地下开采矿山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之间存在信息冗余的问题,以国内某海下开采金属矿山为例,选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体质量指标RQD值、结构面状况等8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获得方差累积贡献率达94.873%的前2个主成分,根据单指标分类区间构造5个岩体质量等级,建立岩体质量评价的EWM-TOPSIS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可拓评价方法,PCA-EWM-TOPSIS耦合算法对岩体质量分级结果的准确率达88.2%,评价结果与可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PCA-EWM-TOPSIS耦合算法解决了评价指标过度冗余的问题,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提高了岩体质量评价的效率。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以应用于地下开采矿山岩体质量分级中。  相似文献   

3.
陈赞成  余斌  胡建军  曹辉 《黄金》2013,(6):35-39
针对呼的合铜矿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岩体力学特性等,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划分、节理裂隙统计和岩体结构分类。同时应用CSMR分级方法对呼的合铜矿岩体质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类和评价,其评价结果为Ⅰ区和Ⅱ区边坡岩体质量评价级别为IIIb,Ⅳ区、Ⅴ区和Ⅵ区评定级别为Ⅲa,Ⅲ区评定级别为Ⅱb。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岩体质量评价相邻等级之间指标参数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可拓学理论,提出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模型,对昆阳二矿磷矿山地下开采的岩石进行质量评价。首先,根据矿山地质特征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岩石质量指标(RQD)、节理间距(Jd)、结构面条件(Jf)、地下水状态(W)和地应力影响系数(Z)6个影响指标,将每个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然后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引入矩估计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优化组合;最后应用修正的RMR法和Q系统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将分级结果与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5个待评价岩体中,除上矿体N3的模型分级结果与修正RMR法存在差异之外,其余岩体的分级结果与修正RMR法相同,使用Q系统法的评价结果整体偏低。此外,该模型可得出岩体质量等级偏向于相邻等级的程度,分级结果符合昆阳二矿磷矿山生产勘探地质报告岩体质量范围,比修正RMR法和Q系统法更加准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为地下矿山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王培涛  马驰  刘智超  蔡美峰 《黄金》2022,43(3):27-32+39
岩体质量分级是判断岩体质量好坏,保障矿山工程安全和合理开展的重要基础工作。采用立体成像技术,从岩体图像信息分析和三维点云信息识别出发,通过分析点云空间三维信息得到了岩体的结构面分布情况,基于岩体表面图像信息分析得到了节理形态、风化程度等信息;提出了基于RMR法的节理岩体质量快速分级方法,并结合节理岩体实例进行了应用可行性探讨。该方法能够为岩体质量分级初步的快速判别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岩体中广泛存在规模不等、性质各异的结构面,是控制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深入了解工程岩体的构造特征,也是组织矿山设计和施工的前提。本文以影响岩体工程稳定性的岩体结构面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际矿山为例,在大量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各种力学特性,得出岩体构造特征指标的统计分布规律,然后结合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对矿岩体进行质量评价分级。研究结果很好的揭示了工程岩体的整体性质,对矿山的后续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岩体中广泛存在规模不等、性质各异的结构面,是控制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深入了解工程岩体的构造特征。也是组织矿山设计和施工的前提。本文以影响岩体工程稳定性的岩体结构面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际矿山为例.在大量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各种力学特性,得出岩体构造特征指标的统计分布规律。然后结合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对矿岩体进行质量评价分级。研究结果很好的揭示了工程岩体的整体性质.对矿山的后续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凹生产区,通过岩石力学试验得到研究对象的力学参数,结合工程地质调查,根据RMR系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得到西凹生产区不同岩体的岩体质量评价评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运用RQD值评价法、RMR值评价法对研究范围内的矿岩体的可崩性分别进行评价,对于得到的三种评价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Fuzzy理论对几种方法的分级结果进行了量化处理和权重分析,综合分析得出了合理可靠的可崩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岩体质量评价结果,基于可拓学工程方法,在物元模型理论基础上建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对待评物元的各因素特征赋予切合实际的值域,建立区间与区间的距的计算公式,应用可拓集合的关联函数,建立基于物元和关联函数的工程岩体可拓评价方法。对某矿山主要工程岩体质量进行了评价,得到岩体N1的质量等级为Ⅰ级,岩体N2、N3、N4和N5的质量等级为Ⅱ级,岩体N6的质量等级为Ⅲ级。通过与基于特征值的可拓学理论以及其他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所得到的岩体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基于特征值域的可拓学理论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吕志云 《黄金》2010,31(10):38-39
工程岩体分级是进行矿山建设和矿山井巷围岩变形控制的基本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通过实验取得的指标为单因素指标,按单指标对岩体进行分类只是利用了岩体的部分特征,无法全面地对一种岩体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灰色关联理论,矿山岩体系统可看成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灰色系统;根据目前矿山岩体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对已经取得普氏系数法、岩心质量指标法以及龟裂系数法等指标的岩体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青海某矿顶、底板岩层的实测评价指标的数据,对本文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应用。值得研讨。  相似文献   

11.
龚剑  欧阳治华 《黄金》2011,32(9):28-31
岩体质量分类Q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岩体质量分类方法之一.为了实时准确地判断岩体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并将Q系统岩体分类信息化,以Python为开发语言,利用Web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岩体质量Q系统计算平台.详细介绍了岩体质量Q系统计算平台的开发原理和操作流程,将Q系统与网页界面结合,并通过网页展示Q系统图解与支护...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合理地确定岩体质量类别,将主成分分析(PCA)与随机森林(RF)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岩体质量分类的PCA-RF模型。选取能够充分反映岩体质量类别的5项指标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处理,依据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出3个主成分,从而消除指标间的相关性,减少模型输入。然后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类,选用现场2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10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利用交叉验证的方法估计泛化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结果与实际结果较吻合,平均准确率达96.7%,同时得出岩体质量所处类别的概率分布,进一步反映岩体质量的复杂度,为工程建设提供更详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岩体质量分级是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通过搜集不同地区55组实测样本和17组插值样本建立案例库,考虑岩体的复杂不确定性和异地岩体的差异性,在案例库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两阶段回归迁移学习(Two-stage TrAdaBoost.R2)—孤立森林(Isolated Forest)多因素岩体质量等级预测模型。将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第1期地下工程的12个样本用于模型测试,结果表明:(1)迁移学习可以通过权重调整选出与目标区域岩体相似的样本,解决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中同区域训练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2)孤立森林算法与迁移学习相结合可以排除异常数据的影响,增加模型的稳定性。(3)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12个测试样本进行多次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岩体质量分级辩识是矿山工程设计、施工与支护的基础,在岩体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可拓学理论,以司家营铁矿超大规模地下采场的岩体工程为例,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围岩质量指标、结构面摩擦系数、节理间距、地下水状态和完整性系数等评价指标,建立矿山岩体质量评价物元模型。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提出了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获得的权值进行最优组合的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计算获得了待评价岩体的工程质量特征值,实现了岩体工程分类,客观反映岩体与相邻岩体等级间的差值,为矿山岩体工程提供基础的设计参数;(2)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的权重系数,可以实现多种权重值的组合赋权,降低不同赋权间的误差,提高了质量评价的准确性;(3)评价结果与工程地质RMR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评价结果一致性高,说明评价结果可靠;(4)基于离差平方和最大,使得评价结果之间的离散性高,更有利于决策。  相似文献   

15.
蒙库铁矿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岩体质量分级是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的基础。文中根据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岩体结构面的现场量测统计,结合蒙库铁矿开采设计,采用CSMR法对北帮边坡岩体质量进行了系统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该段边坡岩体质量为Ⅱ级,局部可能出现小规模的块体破坏。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黑牛王铅锌矿地压显现明显,矿体松散破碎,开采损失贫化大.在采动作用下常出现局部冒落,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安全生产.为维护巷道的稳定性,通过对黑牛王铅锌矿的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基于Q、RM R、GSI分级对矿区岩体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理论分析,在岩体质量分级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分类支护方法.围岩较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岩体可爆性进行更精确的预测分级,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法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评价模型。以某矿山岩石为例,将影响岩石可爆性的容重、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岩体完整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统计矿山13种岩体的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相关性预处理,将输出结果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岩体的爆破等级作为输出变量,得到的结果精度更高。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与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16%)相比,所得到实际预测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71.94%、86.65%、73.20%和76.62%,预测精度显著提高。该模型为岩体可爆性分级预测提供了一种更为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芦世俊 《黄金》2004,25(9):18-20
通过对高应力集中区的巷道围岩进行分类,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开挖岩体的类级,探讨适合不同岩石条件下的巷道支护形式,使所选择的支护方法达到既安全又实用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