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泥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及工程应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泥沙连续性方程和悬移质河床变形方程出发 ,分析恢复饱和系数的起因和悬移质含沙量垂线分布特点 ,给出了新的恢复饱和系数 ;对于动边界问题 ,通过阻力项的变换 ,给出稳定性好、精度高的迭代格式 ;对长江南京上元门河段河床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 ,结果表明本文所给泥沙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合理 ,能够反映河床冲淤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波浪与潮流共同作用下二维泥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针对河口海岸地区波浪与潮流运动的特点,将波浪过程概化为潮周期中具有平均意义的波浪流要素,叠加到潮流运动方程中,以模拟长时段的水流运动及泥沙场的变化,建立了波浪与潮流联合作用下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包括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水流运动方程、非均匀悬沙、底沙输移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动边界技术及数值计算格式,引进前期含沙量的概念,得到了潮流挟沙能力公式,波浪作用下的挟沙能力采用窦国仁公式,浮泥挟沙能力采用罗肇森公式。计算的瓯江口、温州湾潮位过程与原型吻合良好,8个断面的46条垂线同步流速、流向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连通域复杂边界条件下瓯江口拦门沙航槽开挖后潮流与风浪作用下悬沙、底沙与浮泥引起航槽回淤的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4.
二维潮流及泥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利用控制体积法对沿水溶平均的二维水流及泥沙微分方程进行了离散,建立了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利用连云港附近的潮流及含沙量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水位、流速、流向,还是含沙量都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由此可以看出,本模型不仅能应用于潮流泥沙计算,而且可以推广到各种平面不恒定流的泥沙冲淤计算中。  相似文献   

5.
针对盘锦港新港区规划建设方案,在分析该海域自然条件和岸滩演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且计算潮位、流速、流向和含沙量数据与实测资料验证良好。研究了起步和整体工程实施后对周边水动力场的影响,分别预报了港池和航道在正常天气以及大风天气(大浪作用1d)后的回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海域岸滩基本稳定,工程实施后对周边水动力影响较小,整体工程实施后泥沙回淤厚度小于起步工程,正常年份整体工程实施后泥沙回淤量为187.14万m3。  相似文献   

6.
河道及河口一维及二维嵌套泥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修忠  王光谦 《水利学报》2001,32(10):0082-0088
建立了一种河道及河口一、二维嵌套的泥沙数学模型,对基本的控制方程、方程的离散和求解方法、嵌套连接条件以及非均匀沙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非恒定非均匀不平衡输沙理论作为本文建模的基础,为方便处理,通过交界面的水位、流量和含沙量等的传递,在每一迭代内进行耦合计算。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且计算省时,表明本文建立的嵌套模型是一种解决某些实际工程问题的可靠的和高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广东台山电厂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建立的广东台山电厂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经过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台山电厂不同取排水工况条件对电厂工程海域的海床地形演变以及电厂航道、港池的泥沙冲淤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以为台山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的环境评价和工程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波浪和潮流是海岸泥沙运动的主要动力因素。本文在一般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基础上,考虑到整个波浪场对泥沙运动的影响,建立了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并将此模型用于锦州湾潮流场、波浪场、泥沙分布和冲淤计算中,得到了与实测资料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河道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建立的河道平面二维非均匀不饱和悬移质输移数学模型及计算模式,侧重于模拟长系列水沙过程中的河床变形。该模型实现了从基本资料输入到成果整理及绘图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并用汉江丹江口水库油房沟河段1977~1990年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全面验证,在河段冲淤过程、冲淤量及冲淤分布、断面形态等方面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河道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建立的河道平面二维非均匀不饱和悬移质输移数学模型及计算模式,侧重于模拟长系列水沙过程中的河床变形。该模型实现了从基本资料输入到成果整理及绘图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并用汉江丹江口水库油房沟河段1977~1990年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全面验证,在河段冲淤过程、冲淤量及冲淤分布、断面形态等方面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黄河河口水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针对黄河河口河道水沙潮波的特点,从水流连续方程、运动方程,泥沙运动方程出发,补充了潮流挟沙能力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黄河河道河口二维数学模型。以1982年实测资料,从潮位过程、流速大小和方向及海底冲淤变形等方面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典型水沙条件下黄河河口泥沙运动规律的模拟研究。其结果揭示了黄河河口清水沟所处海域的潮流潮汐特性和泥沙输移规律。这些成果与实测资料以及卫星遥感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史英标  潘存鸿  程文龙  李志永 《水利学报》2012,43(7):834-841,851
为数值模拟溃坝洪水作用下泥沙输移及河床变形,建立了无结构三角形网格的平面二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水动力学模型采用浑水流动方程,考虑了泥沙输移及床面冲淤变化对水流动量的影响;泥沙输移采用不平衡泥沙输移模式。模型数值计算格式采用守恒性较好的有限体积法,单元界面的对流通量采用基于近似黎曼解的Roe格式计算,扩散通量采用中心格式,不平衡泥沙输移方程采用坡度限制的二阶空间精度格式离散。模型经经典算例和小尺度瞬间全溃的动床实验资料检验,水面、床面及流速等计算结果与实验资料或解析解等比较吻合,分析了动床与定床水面及洪水传播速度的差异。在上述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动床模型对某河道型水库溃坝诱发的水沙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溃坝洪水下水流、泥沙及河床变形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采用水沙及河床变形耦合的数学模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陆永军 《水利学报》1998,(10):60-68
本文建立了一个支流河口水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贴体正交曲线坐标克服了干支流汇合处河道边界形状复杂的困难,给出了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二维全沙模型的基本方程及数值计算方法.以长江上游的嘉陵江河口为例,分析了支流河口河段水沙特性及浅滩成因,模拟了汇合口河段流场及泥沙冲淤分布,计算值与实例值吻合良好.为支流河口浅滩演变及整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河河口海岸二维非恒定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曹文洪  何少苓  方春明 《水利学报》2001,32(1):0042-0049
针对黄河河口海岸岸线变化剧烈和含沙量变幅大的特点,开发和建立了适合黄河河口海岸应用的平面二维动边界非恒定水流泥沙数学模型。验证表明,本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黄河河口海岸泥沙输移和冲淤变化,为研究和解决多沙河口海岸的泥沙问题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运用松花江依兰-佳木斯河段水沙实测资料对二维泥沙数学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分汊浅滩河段--五股流航道整治方案的比较,提出整疏结合的整治措施,并能达到预期的整治要求。  相似文献   

16.
飞云江口二维潮流泥沙数值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飞云江口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型经验证后,计算分析了凤凰山深水港区两个规划方案下的水流变化及泥沙回淤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方案2的回流范围和泥沙回淤强度均小于方案1.  相似文献   

17.
平面二维非均匀沙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基于三角形网格划分,从平面二维水流泥沙的基本方程及基础理论出发,针对方程的基本特性采用剖开算子方法,将水流运动方程及悬移质扩散方程剖分成对流、扩散及传播三部分并提出了各自相应的计算方法;连续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计算,保证了水量的守恒;泥沙计算中采用平面二维非均匀沙水流挟沙力公式,并着重对河床冲刷过程中悬移质含沙量、级配,床沙级配等沿时空变化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模拟了概化河道中床沙抗冲层的形成过程.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边界符合良好,计算量小,能准确地模拟河床冲刷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伶仃洋内盐度的输移运动规律,建立了三维斜压盐度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径流、潮流及波浪场作用下的盐度输运,波浪的影响通过三维辐射应力和波一流共同作用底应力反映。采用平面正交曲线坐标和垂向σ坐标对复杂边界和地形进行了较好的拟合,方程采用守恒有限差分法离散,并采用内外模式分裂技术求解,水平动量方程的求解采用了“预测”、“校正”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内外模式所求流速值的一致性。应用枯水期伶仃洋大规模同期实测的水位、流速和盐度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了模型对伶仃洋水流、盐度运动规律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交坐标系下,建立了能较好拟合长江口边界的平面二维潮流和全沙数学模型。应用1996年洪、枯两季大、中、小潮水文泥沙资料和1995年、1996年地形及8310和8615台风暴潮引起的南北槽淤积资料,对长江口的潮位、流速、流向、含沙量特别是南北槽的地形变化和航道回淤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全沙数学模型较好地复演了长江口流场、含沙量场和地形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