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较高的抗剪强度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主要采用单轴贯入试验,就如何选择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材料设计参数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沥青的性能外,粗集料、特别是细集料的性能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也有极大的影响。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时,采用高棱角性指标的粗、细集料以及高粘度的沥青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整体抗剪强度。并且在施工时控制混合料的压实度以确保沥青路面的长期性能。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离析与空隙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UP16型沥青混合料为例,对现场施工中不同离析状况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性能分析和试验研究,分析了沥青混合料集料离析和温度离析与空隙率的变化关系,以及空隙率对沥青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集料集中混合料的空隙率平均值为9.5,吸水率高达2.0,粗集料离析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更严重;空隙率的变化受沥青混合料温度的影响很明显.随着温度降低幅度增加.空隙率与设计值的偏离增大.路面的压实质量和平整度变差.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空隙率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沥青面层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沥青面层空隙率与路面初期损坏、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强度、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关系,讨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影响,对沥青面层空隙率的控制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集料密度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影响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隙率是沥青混合料最重要的体积参数,路面的耐久性要求路面竣工后现场空隙率控制在指定范围.矿料级配、沥青含量和压实度对空隙率的影响早已为人们熟知,但集料密度对空隙率影响的研究少有报道.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研究集料密度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规律,在沥青含量不的变条件下,给定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着集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由高密度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形成近似骨架的密实结构;由低密度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形成近似悬浮结构.通过对试验路段铺筑的跟踪观测,高、低密度集料铺筑沥青路面在广东省高速公路上成功应用,为集料合理利用及空隙率的准确和可靠地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使路面的设计寿命、路面工程投资效益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5.
城市沥青道路路面下埋设了各种管道,因设计不妥,回填材料选用不严及施工不当等引起沥青路面网裂、下沉损坏.为减少、减轻这种病害,必须做好下封层设计施工和基层纵向边缘排水的设计;回填料的选用应严格按级配标准;回填施工必须科学合理,以保证填土及沥青层达到足够的压实度.通过技术控制和质量控制,做到“封”、“排”、“提”、“两严格”相结合,提高埋设管道路段沥青路面的完好率.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变形破坏,最根本的是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欠佳,应改善国产沥青的使用性能,对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进行改善;选用优质矿质集料、调整集料级配、控制油石比、改变设计参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在详细分析现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能够模拟现场碾压工况并以力学参数为设计指标的GTM设计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析对比GTM与马歇尔方法设计结果,提出与GTM方法相匹配的施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与马歇尔设计结果相比,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大幅度提高。实体工程表明,尽管GTM设计的混合料油石比较低、压实度标准较高,但使用现有的施工设备,施做的路面压实度完伞可以汰到较高标准,现场率隙率可控制在6%以下.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旧沥青路面剩余结构承载力足够的情况下,将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直接作为柔性基层使用的可行性及研究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出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作基层结构路面的具体设计方法.课题组以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根据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理论成果,以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特性试验为研究方法,总结出压实度、试验条件等因素对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的CBR值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增大,饱水条件对CBR的值影响比较小.最后构建出强度指标值之间的经验转换关系: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的CBR值和回弹模量呈线性关系.这为以后研究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基层路面结构合理的设计方法及高性能回收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大粒径沥青碎石具有良好的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改善其使用性能。为了设计良好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本文研究矿粉含量和级配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4种不同类型的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ATB-30),即粗集料(4.75~9.5mm)含量较多、细集料(1.18~2.36mm)含量较多、添加矿粉、不添加矿粉,分别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进行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劈裂性能、水稳定性检验。试验结果表明,矿粉在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中不仅可以提高其水稳定性,而且对其高温抗车辙能力也有提高;细集料含量较多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会增强,过量会使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强化沥青路面微观结构、提高沥青路面压实度及服役性能,提出了沥青路面真空压实技术.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真空压实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了小型真空压实样机,对沥青混合料完成了静碾压、真空静碾压、振动压实、真空振动压实四种不同工况下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采用真空压实时,得到的沥青路面中沥青饱和度更大、矿粉空隙率和路面空隙率更小且需要的压实遍数更少;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内部结构SEM测试,发现真空压实的微观结构更致密.说明真空压实能有效强化压实过程,为提高沥青路面压实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种主要破坏形式,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对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在超(重)载作用下的车辙程度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超(重)载是引发车辙损坏的重要原因.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超(重)载作用下出现车辙这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和归类:按损坏模式和影响程度划分为三种类型,按破坏原因划分为五大类型.针对各种形式的破坏,找出了原因,并从处理方法、施工工艺和路面养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旧路的固有特点,沥青路面罩面维修工程的平整度控制不同于新建路面的平整度控制。其影响因素及其处治方式更加复杂。文中分析了导致路面不平整的各种因素,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在路面维修中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沥青稳定柔性基层的试验路经两年观察无反射裂缝.对于沥青稳定基层结构的设置,根据国外研究资料并通过理论分析表明,适当增加基层厚度有利于减小层底拉应变,从而提高路面结构的耐疲劳性能.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土基模量也能显著增强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水损害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常见的公路病害之一,因其损坏期早,性质严重而颇受关注。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制原理,剖析了其成因,从而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透层材料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路面透层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对于维持沥青路面整体强度及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了沥青路面透层的概念、功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透层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说明,提出了透层沥青的技术要求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iopave改性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hiopave改性沥青路面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进行计算,得到不同沥青面层层底力学响应,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Thiopave沥青路面层底弯拉应力显著大于SBS沥青及基质沥青路面,路表轮隙中心处弯沉值小于SBS沥青及基质沥青路面;随着SEAM掺量的增加,Thiopave沥青路面层底弯拉应力逐渐增大,路表轮隙中心处弯沉值逐渐减小;随着沥青面层厚度的增加,沥青面层底部主拉应力减小,路表轮隙中心处弯沉值也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不同温度下的车辙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当路面温度达到沥青软化点附近时,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将出现大幅度下降。因此,软化点是工程中选用沥青的重要指标;同时提高沥青软化点或降低沥青路面温度是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结构具有明显的粘弹性力学行为,并可以将其视为位于自然界中的一个系统。为了分析周围环境子系统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沥青路面低温缩裂的发生机理,在建立路面结构温度场理论模式的基础上,依据沥青混合料松弛本构关系的数值逼近结果,建立了沥青面层温度应力松弛过程中温度应力场依时变化的数值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0.
压实度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主要因素,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发生主要是压实度不达标所致。通过对影响沥青路面压实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沥青路面压实度符合规范的要求,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