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概述 孤岛油田中一区Ng_4单元位于孤岛油田主体部位,馆4砂层组是以粉砂岩为主组成的正韵律河流相沉积,共发育有4个小层,其中Ng4~2、4~4两个为主力层,分布广,厚度大,储量集中。1997年1月实施聚合物驱,现场采取清水配制母液、清水稀释注入方式,分两段塞注入,2000年  相似文献   

2.
1聚合物段塞注入状况孤岛油田中二中馆3-4注聚区现场采用二段塞的注入方式,第一段塞于1998年6月结束,1998年7月1日转第二段塞,至2000年11月1日转后续水驱累计注入聚合物溶液15951×104m3,累计注入干粉33059t,占孔隙体积的036PV,共注入聚合物溶液670PV×mg/L。2注聚区开发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是清水配清水注的聚合物驱开发单元。该单元经过堵水调剖,归位射孔等前期工作后,于1997年1月正式投入聚合物驱油开发。目前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日产油水平由806t/d上升到1822t/d,综合含水由94.2%下降到84.9%,累积增油777194t。该区已于2000年11月转入后续水驱,目前仍处于注聚后增油有效期,清水配清水注聚表现出的特征良好,聚合物驱油的开发特点,在水井上表现为注入压力上升,注入能力下降,在油井上表现为日产油量上升,含水波动下降,在开发指标中表现为注水利用率得到提高。清水配注的聚合物溶液粘度高,聚合物段塞形成好,推进均匀,通过对注聚其间油水井动态变化的研究,在聚合物驱开发中要不断采取完善注采井网来建立良好的注采系统,消除层间干扰减少窜流,在低油压水井加交联剂防止聚合物突进,对难注入井进行补孔与提高注入压力来保证聚合物顺利注入,合理控制生产参数,及时进行注采调配协调注采关系,提高注聚质量等技术措施,聚合物驱油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注聚后石油磺酸盐驱试验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技术,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通过室内试验,深入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研究,对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驱油效果试验。2001年4月在结束注聚的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筛选了8个井组、10口注入井、23口受效油井,进行了注石油磺酸盐矿场试验,针对注石油磺酸盐后生产动态状况,实施调驱结合、注采调配等相应措施,有效发挥了石油磺酸盐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孤岛油田注聚合物开发11年来,在完善注聚区注采系统、处理特殊油压井、治理层系间窜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和矿场实践,形成了一些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配套技术;同时运用数模技术在优化注聚参数、合理提液时机和提液幅度,对外围水井降水降压加快边角井见效的时机和幅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把研究成果及时的运用于矿场注聚油藏的注采调整和现场管理工作中,明显的改善了注聚开发状况,取得了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结合孤岛油田中二南Ng3-5层系油藏开发实际,分析了聚合物驱油藏动态变化特点,分别从聚合物驱初期、中期、后期不同阶段就注采调整实施的重点和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注聚初期以注聚井调整为主,中期以油井、注聚井共同调整为主,后期以油井调整为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实现了当年注聚当年见效,见到了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取得了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注采井堵塞的问题 ,分析了堵塞机理 ;通过室内化学配方研究 ,研制出一种降解聚合物凝胶团的缓速缓蚀复合型氧化剂 ,在矿场应用中针对性地组合脉冲射流解堵工艺 ,使聚合物驱井解堵技术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8.
王军 《特种油气藏》2005,12(6):37-39
井网产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地层中的驱替过程达到均衡驱替,进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五点法和七点法注夫井网油井的产量相等即可实现均衡驱替,而九点法注采井网若要实现均衡驱替,则角井的产量要达到边井产量的倍。  相似文献   

9.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中Ng3-4单元注聚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层间矛盾,在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分析层间潜力的基础上,研究并实施了相应的调整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油井见效率,改善聚合物驱效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区适合化学驱的Ⅰ,Ⅱ类优质油藏资源已基本得到动用,化学驱资源接替难度大,设计应用聚合物驱后期油藏注采耦合技术,延长注聚项目经济有效期。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模拟驱替装置,研究聚合物驱后期油藏连续注采和注采耦合条件下聚合物驱液流波及范围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相比连续注采模式,注采耦合能够改变常规流线方向,更好地扩大液流波及体积,动用低渗透区域部分剩余油,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以聚合物驱后期油藏孤东油田八区Ng3-4单元为例,建立以Ng32层为主的数值模型,开展注采耦合结构和实施周期数值模拟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期油藏注采耦合技术可有效改变已有老流线,扩大分流线波及范围,降低化学剂用量,进一步提高特高含水期油藏采收率,优化推荐注采耦合结构为一轮次与二轮次开井时间比例为1∶1的对称型结构,每轮次开井时间均为3个月,以指导聚合物驱后期油藏单元高效开发;优选10个井组实施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回返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月降低聚合物干粉用量约为10.8 t/月,吨聚增油值提高7.6 t/t,预测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7%。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矿场聚合物溶液低效、无效循环,合理优化油田化学剂用量,提高吨聚产油量、吨聚增油量等指标值,对大庆油区矿场注聚后期各井组间聚合物用量、综合含水率、采聚质量浓度、增油倍数等开采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考虑经济效益和地质条件的差异性,确定区块综合含水率为92%时应着手编制停注聚方案,单井综合含水率为94%是合理停注聚时机;对于综合含水率为92%~94%的生产井,可应用采收率提高值和聚合物用量导数曲线与经济界限曲线的交点判定停注聚时机;建立了停层不停井、停井不停站、停站不停区的停注聚实施方法,及时实施停注聚,提高聚合物利用率,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驱采出水回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合物驱采出水在不同渗透率天然岩心上进行注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污水处理方法处理后的聚合物采出水,当悬浮固体含量15mg/L左右、含油量15mg/L,悬浮颗粒直径小于5μm的悬浮固体颗粒体积占悬浮颗粒体积的百分数大于70%时,完全可满足中,高渗透层注入水水质指标的要求,为降低水处理工艺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于高渗透层还可将悬浮固体含量,油含量的水质指标进一步放宽为30mg/L。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大量的矿场试验资料及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双层区萨Ⅱ_(1-3)和葡Ⅰ_(1-4)层聚合物驱的效果作了分析评价,研究对比了不同注采方式对聚合物驱分层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聚合物驱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4开发单元1997年1月投入聚合物驱油,现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产油量由710t/d上升到1674t/d,综合含水由94.4%降至86.5%,累积增油54.55×104t,2000年7月20日转入后续水驱,目前正处于见效高峰期.对注聚期间油水井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指出消除层间干扰、合理控制生产参数、提高注聚质量是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南一区高台子油层于1988年投入开发,初期采用250m井距反九点法面积注水井网开发,共有油水井358口,其中采油井290口,注水井68口,注采井数比1:4.26。1996年进行第一次注采系统调整,转成不规则五点法面积井网,注采井数比提高到1:2.12,注采关系得到一定完善。随着开采时间延长,由于井网不规则,造成平面矛盾突出,水井调整难度大,区块含水上升和自然递减快。为此,2004年对该区进行了第二次注采系统调整。  相似文献   

16.
海上S油田平面非均质性较强,经过多年聚合物驱开发,平面动用程度差异大,控水增油效果减弱,特别是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复杂,需通过注采井网优化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依据海上S油田的沉积相分布特征与实际井网部署的关系,首先在室内建立了包括高、中、低渗透3个区域平面渗透率级差为3的物理模型,并在相同的注采条件下开展了5组不同井排距的物理模拟实验;然后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与室内物理模型相对应的5个渗透率级差条件下油藏地质模型,每个地质模型设计了8个井排距模拟方案,共设计了40个井排距模拟方案。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平面渗透率级差为3时,井排距比为1.8,累积产油量最高,低渗透和高渗透储层2个方向上的驱替压力梯度基本一致,且微电极含油饱和度测试结果表明2个储层均能得到有效动用;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进一步深入分析,得出了不同平面渗透率级差条件下的最优井排距,随着平面渗透率级差增大,最优井排距比也逐渐变大。在最优井排距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出,水平井注直井采是最优的注采井网形式。  相似文献   

17.
二类油层不同注采类型井组聚驱最佳调整时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油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决定了其聚驱动态特征与主力油层有较大差别,二类油层笼统注聚过程中,层间开采矛盾依然较突出,薄差层动用程度低,厚层突进现象严重,聚驱整体技术经济效果不理想。为明确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不同注采类型井组的聚驱调整时机,达到最佳的聚驱效果,针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4种典型的矿场注采类型,建立厚注厚采、厚注薄采、薄注薄采、薄注厚采4种注采类型井组,通过开展4种注采类型模型等压聚合物驱油实验,得到厚注厚采、厚注薄采、薄注厚采、薄注薄采最佳调整时机聚合物用量分别为740 PV·mg/L、780 PV·mg/L、810 PV·mg/L和860 PV·mg/L。各井组在最佳调整时机时吨聚增油量最大,提高采收率值最高,应在最佳调整时机停止注聚合物,同时应在注聚过程中及时采取跟踪调整措施,最大限度地达到不同注采类型井组技术经济界限注入量,提高聚合物驱效率和效果。通过对比厚注薄采与薄注厚采聚合物驱效果,得到了平面非均质地层开采时,高渗带注入、低渗带采出的注采模式驱替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开采。  相似文献   

18.
1.概述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砂层组共发育有4个小层,其中Ng4~2、4~4两个为主力层,主力油层发育,分布厂,厚度大,储量集中。1997年1月实施聚合物驱,现场采取清水配制母液、清水稀释注入方式,分两段塞往入,2000年7~9月,注聚结束后转后续水驱,污水的粘度(0.45mPa·s)远远小于地下已充满的聚合物溶液粘度(56.5~35、1mPa  相似文献   

19.
从聚合物驱驱油机理出发,运用技术经济评价原理,研究聚合物驱油田开发项目的注聚时机。对聚合物驱项目进行数值模拟时,认为若注聚有效期最后一年的产油量等于项目的经济极限产量,最后一年的含水率等于项目的经济极限含水率,则该项目选择的注聚时机最优,项目的提前采油量接近于零,驱油效果主要为项目的“新增”经济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20.
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注采井网调整先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受构造、沉积微相、流体分布、注采井网和注采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局部区域生产恶化。开展注采结构调整研究表明,对于油藏储量丰度低的区域调整为排式注采井网可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采收率从39.2%提高至42.9%;而油藏丰度高的区域则采用加密调整的方式可取得较好开发效果,采收率从37.2%提高至4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