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能否准确探测溶洞、断层等不良地质体决定了地铁的设计与施工,最终影响工程造价。地震映像法以其简便、灵活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城市勘探中。论文结合西南某城市地铁项目,用地震映像法探测地下断层、溶洞及地下沟河、采空区等,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面波勘探与地震映像勘探的原理,根据正常灰岩和岩溶区域的不同地球物探特征,分析了岩溶异常的地球物理特征,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面波勘探与地震映像勘探的优缺点,为勘探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合物探在大型地下洞室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主,地震折射波法、地震映像、面波勘探为辅的综合物探勘查,结合地质调查,达到了工程地质勘察才能达到的勘察目的。再次显示了物探的多快好省的特点。为今后开展类似工程勘察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天然源面波法与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介绍了采空区勘察中综合运用天然源面波法及地震映像法的重要性,提高采空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勘察误差的产生等。天然源面波法的特点为对场地条件要求较低,探测深度较大等,地震映像法的特点为测线布置方式比较灵活,工作效率高等,并提出天然源面波法及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勘察中的综合运用要点,望可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超高密度电法及地震映像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实例钻探资料的对比分析,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勘探效果,指出通过两种方法的联合勘探,可以准确地确定异常位置。  相似文献   

6.
李小平 《工程勘察》2009,(11):91-95
本文介绍了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法的原理及震源、定位、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技术特点,并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勘察为例,说明如何根据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和方法特点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与技术参数,阐述了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在调查海底地形、覆盖层厚度、地层岩性特征及地质构造的位置、规模、产状等工程地质条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冯凯 《中国市政工程》2022,(6):62-65+123-124
地震映像法在沿江沿海高潜水位城市地下障碍物探测的运用中,有着地质雷达法、电阻率法等其他物探方法无法达到的优势。以2处大型顶管工程的障碍物探测项目为例,说明在城市工程物探中地震映像法具备“小、快、灵”的特点。通过采用小道间距、小偏移距等方法技术,在城市狭窄场地内对10 m以内的地下障碍物探测取得良好效果,可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方案,对地震映像法在城市地下障碍物探测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程勘察》2011,(2):F0004-F0004
SWS型工程勘探与工程检测系统在具有地震仪功能的基础上.以自主创新的面波勘察技术、陆域和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技术而成为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广泛的知名产品,拥有国内广大的用户群。  相似文献   

9.
地震映像法是浅层地质勘察的有效方法。目前岩溶区的地震映像勘察,主要根据原始记录波形特征进行地质目标解释识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频率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反射波频段,提取反射波频段的特征信息,对目标地质体的解释非常有利。小波函数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征,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都有较高的分辨率。利用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实现对地震映像资料的分频处理,获取探测目标体对应频率特征的数据剖面,有利于提高地质解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某高速公路岩溶勘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表层地震断层探测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地表下埋深 10米断层的探地雷达和地震映像探测资料 ,讨论了超浅层地质构造的探测方法。认为地震映像因干扰信号强、不能定量解释等缺点 ,建议不单独使用 ;探地雷达方法可适当使用 ,但勘探深度不宜超过 2 0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