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三、怎样研究沉积相(一)以古生物作为确定沉积相的最重要依据因为生物对环境极为敏感.因而人们将其作为划分沉积相的主要依据。1.最简单的分带有时人们因为无条件或者仅需作一般了解,常常根据底栖或浮游生物的相对含量,便可大体粗略地判断大的沉积相带。如台地以底栖生物为主,盆地以浮游生物为主,而斜坡带在生物组合上则属混相带.既有底栖生物,亦有相当量的浮游生物。2.利用生物共生组合分带人们看到各种沉积环境下常有一些标志性共生化石可供划分沉积相带之用。例如:泻湖相:  相似文献   

2.
频率衰减属性在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L地区长兴组地层碳酸盐岩礁滩相岩性油气藏具有埋藏深、油气分布不均匀的特征,提出了应用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和低频伴影现象相结合进行油气检测的思路。首先介绍了频率衰减梯度和低频伴影现象的方法原理;其次结合研究区长兴组地层的储层物性参数建立地质模型,运用黏滞弥散型波动方程模拟和分析了该类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模型分析表明利用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和低频伴影现象识别此类储层的含气性是可行的。实际资料的应用证实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和低频伴影现象对该类储层都有较好的指示,其预测结果能够相互验证,提高了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的准确性,为BL地区长兴组地层碳酸盐岩礁滩相岩性油气藏及类似油气藏的油气识别及流体检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湖北宜昌、蒲圻、大冶等地区不同地质时代的碳酸盐岩为例,通过水饱和法测定岩石的有效孔隙度,用超声地震模型模拟和测定地震波在不同类型碳酸盐岩中的传播规律和传播速度。根据测定的数据,经计算机拟合,确定了岩石有效孔隙度和地震波速度间的回归方程。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石灰岩类中,地震波的速度与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呈幂函数衰减,而在白云岩美中则呈指数衰减。在岩样水饱和状态下的横波速度低于岩样干燥状态下的横波速度,而纵波速度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上述分析,有利于揭示岩石的储集性能、评价储层和正确解释测井曲线。  相似文献   

4.
详细地阐述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数学原理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根据某油田的生产层参数资料,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在对各参数进行统计研究并了解它们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构造出一系列隶属函数,通过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完成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与勘探实际吻合较好.该方法有效地适用于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5.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阐述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数学原理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根据某油田的生产层参数资料,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在对各参数进行统计研究并了解它们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构造出一系列隶属函数,通过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完成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与勘探实际吻合较好。该方法有效地适用于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6.
《碳酸盐石油储集层的勘探》Exploration for Carbonate Petroleum Reservoirs(Anne Reeckmann and Gerald M.Friedman著,纽约Jonh Wiley & Sons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光纤产品在高可靠性和低耗高效方面的技术优势是其在油田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光纤传感器可在高压和高温等恶劣条件下使用.本文给出了井下分光计、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井下分光计提供原位井下流体分析,并对地层流体的评估加以改进;光纤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在注蒸汽井温度监测方面至关重要;侧孔光纤式压力传感器目前正在研发中,主要致力于超高温和井下压力监测任务.目前基于光纤传感器出现的商业产品还有:用于多相流测量和分布式动态应变测量的光纤探针.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内多区块、多层系含油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下寒武统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内非常重要的烃源岩,然而其分布研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有利勘探区带的选择。通过野外露头、钻孔资料与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期沉积模式主要为缓坡模式,烃源岩优势发育在中下缓坡与深水陆棚相带。建立在资料点分析、地震剖面追踪基础上,识别出下寒武统烃源岩2个分布中心:其一位于北部坳陷内;其二位于塔西南坳陷的南缘,呈NW向条带展布。关于烃源岩的分布与已发现油气田/藏的平面分布吻合,为回答主力烃源岩问题提供了支撑性证据;同时结合继承性古隆起的分布,指明了满西低凸起、巴东地区与塔西南坳陷内烃源岩分布区是下一步原生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9.
林一太 《石油学报》1990,11(3):27-33
碳酸盐岩原生包裹体和次生包裹体不仅形成阶段先后有别,而且成分和均一温度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环境意义。准确地区分这两类包裹体就成为包裹体研究的基础。文中据其形态特征并结合成岩作用,介绍了两者的区分方法。在此基础上,均一法测得的温度就能得到较合理的解释和应用。碳酸盐岩中的包裹体具有多种特征,这些特征与其所赖以形成的地质环境和所捕获的流体性质有密切的关系。不同气液比的包裹体及其丰度,能够代表不同的形成环境。有机包裹体的丰度、颜色和变异,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有机质的数量,也反应了有机质的氧化程度。文中结合贵州赤水和广西百色地区的地质实例,对上述问题作了初步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海相碳酸盐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和发育,深入研究这些岩石的沉积作用和沉积相,必将有利于探讨海相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以碳酸盐岩沉积学为基础,利用钻井岩心、野外露头和测井资料,对上扬子龙王庙组的碳酸盐岩台地模式及其油气勘探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龙王庙中、晚期,上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初具镶边台地模式特征,局限台地相带宽广,开阔台地相带狭窄,可见台地边缘以及台缘斜坡带沉积。龙王庙组台内滩沉积体易形成溶蚀孔隙储层,咸化澙湖相膏盐岩能作为区域性优质盖层,与台内滩相和咸化澙湖相相关的圈闭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3.
海上钻探成本昂贵 ,因此采用地球物理方法直接找油气是地球物理学家的愿望。构造中聚集了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后 ,必然导致地震信息中的反射系数、速度和频率的变化 ,就会在油气地层中形成“强反射点”或“弱反射点” ,出现反常低频率和低速度 ,从而预测地下储集构造的油气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含油气系统分类及其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含油气系统的进展,并结合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实例,提出了三种陆相油气系统的分类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在总结我国勘探实践的基础上,简述含油气系统在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盆地(东部)砂岩油田沉积相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层序地层学研究入手,将珠江口盆地(东部)21~16.5Ma地层(大致相当于珠江组)划分成2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和16个准层序组.探讨了砂岩储层的物性、非均质性及其分布规律.通过岩心描述、遗迹古生态、测井相及地震相分析,结合本区沉积相演化特点,对按体系域或准层序组划分的7个层开展了沉积相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沉积相模式.剖析了不同沉积微相对砂岩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对砂岩油田产能及开发效果也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沉积环境研究为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建立了良好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国外地形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以地形学研究为先导的综合油气勘探方法。该方法是。在大面积的范围内采用陆地卫星成像技术的地形学研究确定含油气远景区,然后在含油气远景区配合地球化学勘探确定靶区,在靶区采用地震勘探选择井位。采用这种方法具有勘探费用低、效率高和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地质风险分析和资源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勘探风险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在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今后的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介绍了地表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指标和异常模式。总结了地表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数十年来的发展概况与应用现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在未开采区和成熟探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价值:在未开采区,可以筛选出有利的含油气区,特别是与地震勘探结合,可对地震探明构造的含油气远景进行评价,是判断地震探明构造是否存在烃类充注的可靠工具;在成熟探区,通过微生物储层评价可绘制地下含油气储层最可能的分布模式,识别老产区中的漏失产层以及老油井的扩边范围,是老区复查的重要勘探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垂直地震剖面法,在确定和预测地震反射层深度、检测多次波、代替地震速度测井、HCI信息的应用、改善地面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等方面已在松辽盆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预测,随着研究工作水平的提高,垂直地震剖面法将会在今后的石油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92年4月20~24日,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讨会(南方地区第三次技术研讨会)在江汉石油学院召开。会议由湖北省石油学会、江汉油田管理局物探处和江汉石油学院共同主办。会议共宣读论文45篇,从中评审出优秀论文12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广泛交流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的经验,研讨进一步提高南方地区勘探效果的技术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