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满足Opial条件的可分Banach空间内证明了包含方程x(ω)∈F(ω,x(ω),y(ω)),y(ω)∈G(ω,x(ω),y(ω))随机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2.
在Li-Zn铁氧体(Li0.5Fe0.5)0.7ZnFe2O4基础上,用Co2 离子代换其中的(Li Fe3 )0.5离子,研究了(Li0.5Fe0.5)0.7-yZn0.3CoyFe2O4(y=0.00;0.005;0.01;0.02;0.03)铁氧体磁性与Co2 离子代换换量y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Co2 离子代换量的增大,晶格常数增大,而气隙率及居里温度减小,当代换量y<0.005时,饱和磁性极化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局部环R上n 阶全阵环Mn(R)的自同构群Aut(Mn(R))的结构,给出了Aut(Mn(R))同构于PGL(R)与Aut(R)的一个半直积这一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局部环R上n阶全阵环M_n(R)的自同构群Aut(M_n(R)的结构,给出了Aut(M_n(R)) 同构于PGL(R)与Aut(R)的一个半直积这一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Li2CO3、Ni(CH3COO)2·2H2O、Mn(CH3COO)2·4H2O、Co(CH3COO)2·4H2O和Na2CO3为原料,通过直接沉淀法制备了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的微米Li1.52Ni0.30Mn0.78Co0.06O2.00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充电截止电压4.6V时样品的充放电性能最佳.在电流200 mAh·g-1时,该样品第1循环和第40循环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50.2 mAh·g-1、155.0 mAh·g-1;样品的电化学反应受电荷传递阻抗和和Li+扩散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d0.6-xBaxSr0.4Co0.2Fe0.8O3-δ(x=0,0.05,0.10,0.15,0.20,NBSCF)粉体与电解质粉体Ce0.8Sm0.2O1.9(SDC).利用X射线衍射仪、热膨胀仪分别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烧结陶瓷体的热膨胀系数(TEC)进行表征.以不同组分的NBSCF-30%SDC为复合阴极,以SDC为电解质,用交流阻抗法测试了550~750℃范围内对称电极的极化电阻.结果表明,合成的NBSCF粉体均形成了单相正交钙钛矿结构.随着Ba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增大,复合阴极的极化电阻减小.当x=0.20时,NBSCF-30%SDC复合阴极的极化电阻最小,750℃时为0.032Ω.cm2.  相似文献   

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差热分析仪测定了Zr65Al7.5Ni10Cu15Co2.5非晶合金的结晶温度和结晶焓、晶态的熔化温度和熔化焓、非晶态和晶态及液态的比热等热力学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设晶态298K的自由焓为零,得到了晶态、非晶态和液态的热力学函数,据此研究了玻璃转变和真实玻璃转变温度,分析了理想玻璃转变温度、真实玻璃转变温度和实际测量的玻璃转变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SrFe_(0.7)Cu_(0.2)Mo_(0.1)O_(3-δ)(SFCM)阴极粉体及Ce_(0.9)Gd_(0.1)O_2(CGO)电解质粉体,并将二者以质量比为7∶3的比例进行机械研磨,得到SFCM-CGO复合阴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800℃下煅烧1h后未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且与电解质接触良好。将阴极SFCM和复合阴极SFCM-CGO分别在电解质CGO上组装成三电极体系半电池,采用交流阻抗法和线性扫描法测试不同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结果如下: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两种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均有所提高;700℃时,半电池SFCM-CGO/CGO的面积比界面电阻为0.364Ω·cm2,明显小于半电池SFCM/CGO的面积比界面电阻1.062Ω·cm2;相同温度下,电压为0.8V时,半电池SFCM-CGO/CGO的极化电流密度为0.418A·cm-2,比半电池SFCM/CGO的极化电流密度高出0.236A·cm-2。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差分方程Xn+1=AXn+F(Xn-k)的全局吸收性.其中n=0,1,…,Xi∈[0,∞)m,m,k∈{1,2,…},A是m×m矩阵,F∈C[0,∞)m,(0,∞)m].这是[1]中研究深题2.4.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辊甩带法制备快淬Pr1.4Fe10.5Mo1.5和Nd1.4Fe10.5V1.5合金薄带.TEM和XRD分析确定了该两种合金快淬薄带为具有TbCu7型结构的1:7相DTA和XRD表明:Pr(Fe,Mo)7转变为1:12相变点为674.78℃,α-Fe析出温度为819.87℃,Nd(Fe,Mo)7转变为1:12相的Nd(Fe,V)12相变点为78417℃,室温至1300℃未见α-Fe析出.  相似文献   

11.
以C60为代表的固态碳.即富勒碳是继石墨和金刚石之后所发现的第三种单质碳。本文综述了C60等富勒碳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讨论了富勒碳在物理、化学、机械、摩擦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DBU选择性络合高碳富勒烯和c70,从粗富勒烯中分离得到了纯度99%的c60,通过单因素方法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体积、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比对c60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得到了分离c60的较优工艺条件:200mg自制粗富勒烯,DBU与富勒烯质量比1:1,甲苯20mL,反应温度10℃,反应时间8h,所得c60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99%、75%。  相似文献   

13.
富勒烯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C60的结构,非线性光学特性及x^(3)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在分子热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中富勒烯的分离因子与柱温、碳数、流动相组成之间的定量相关模型,用不同来源的C70和C60-C96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相当令人满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有机太阳能电池凭借其制造成本低廉、质轻、可溶性加工等优势而不断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富勒烯是公认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最佳受体材料,针对其存在LUMO能级较低,不利于获得高开路电压的光伏器件的问题,对富勒烯类材料进行结构改性,提高其LUMO能级,从而达到提高开路电压(Voc)改善器件效率的目的.并就近年来报道的通过改善富勒烯衍生物受体材料结构来提高器件开路电压的方法在文中进行归纳,阐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与富勒烯衍生物受体材料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今后开发高效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法制备了洋葱状富勒烯(onion-like fullerenes,OLFs),采用硫酸和硝酸对其进行了预处理。运用硬脂酸对OLFs进行表面修饰,并研究了硬脂酸修饰后OLFs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HRTEM)分析了OLFs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特征,傅立叶红外(Fourier transfer infrared,FT-IR)实验证明,酸处理后OLFs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官能团,通过酯化反应OLFs能够被硬脂酸包覆,显著提高了OLFs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石墨烯化学及潜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烯以其独特的二维结构(由一层密集的、包裹在蜂巢晶体点阵上的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而成的单原子层组成)和优异的电学、光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倍受科研机构的大力关注,迅速成为材料、化学、物理和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石墨烯可以通过机械剥落法、碳化硅表面外延生长、取向附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分散法及化学合成法等方法制备。与富勒烯(C60,C70)的功能化一样,利用共价键合修饰或非共价键合修饰的方法可以在石墨烯表面或石墨烯体系引入功能基团或功能组分,制备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石墨烯衍生物。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纳米器件、半导体材料、生物传感器、信息存储、太阳能电池和储氢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化学修饰和应用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适当阐述。  相似文献   

18.
叶轮是发动机核心部件,由于其整体形状结构复杂,是具有代表性的难加工零件,一般主要采用五轴加工。本文利用CATIA软件对某型叶轮进行三维建模,优化刀具加工轨迹,生成后处理程序,再利用VERICUT模拟加工,最终证明CATIA与VERICUT结合加工复杂零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苔原,关系到地球是否有地理意义的第三极——高极,因此其是全球地理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给出苔原定义的基础上,拟定了由5个要素组成的苔原环境指标组合.这5个要素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为0℃~10℃;位于冰盖或冰川外围的冰缘区,寒冻强烈;存在多年冻土;土壤为寒冻土;植被无林.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介于0 ℃~10℃的范围约占高原面积的50.4%,为129.64×104 km2;在此范围内,山谷冰川广泛分布,现代冰缘环境典型,寒冻过程强烈;连续多年冻土占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72.5%,土壤为寒冻土,且冰沼土发育;植被因海拔高度突破森林线而无林,仅有小灌丛、草类及苔藓等;因此,判定青藏高原存在苔原.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植物多特有种,冻胀泥炭丘普遍,与多边形土等形成冻胀组合,构成沼泽苔原.高原外围山地发育山地苔原,中部发育高原苔原.青藏高原具有山原性质,因此有世界唯一的山原苔原,表现出苔原的多样性.中国除长白山、阿尔泰山和天山以外不存在苔原的传统观点是不正确的,青藏高原苔原才是中国苔原的南缘.高原苔原的发现将从地理环境上确认青藏高原全球第三极的地理极性,这对深化高原环境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将弹丸在某一时间段内的飞行姿态实时再现,提出采用弹道同步跟踪反射镜技术,在摄像机前放置一面跟踪飞行弹丸的转镜,将弹丸的运动状态实时反射于高速CCD摄像机内.设计了弹道同步跟踪系统,给出了主要元件摆放参数,做出反射转镜转角及角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针对弹丸速度为1000 m/s、垂直距离为50 m,计算出弹丸速度的最大离散间隔为10 m/s,扫描速率为20等关键参数并进行仿真,结果证实本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