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工业区的优势,发展影响因素,职能与规模用地的调整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因素,阐明了工业区的空间布局设想、理念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工业区规划     
本文结合上海的工业区规划与建设实际情况,说明工业区规划中应着重研究工业区的规划结构、用地组织、环境整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临海工业区常采用工业新城模式规划工业与配套生活用地,以实现职住平衡发展。自"十二五"至今我国已开展多项临海工业建设,部分项目出现住宅闲置、用地低效问题。日本和新加坡是亚洲国家临海工业发展典范,在用地开发时序、用地布局、用地规模、住宅产品类型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文章总结日本及新加坡临海工业职住建设经验,梳理国内外临海工业配套建设特征,汲取有益经验,以期为我国临海工业职住空间优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彭秀涛  荣志刚 《四川建筑》2006,26(Z1):44-46
从“一五”计划时期围绕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的建设着手,重点研究了重点项目的宏观区位布局,工业区在城市中的中观选址布局以及工业区用地的微观布局形态等问题,阐述了“一五”时期工业区规划布局的理论依据、原则以及特征。  相似文献   

5.
工业开发与城市计划 近代城市化的尺度与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这其中有各种原因,最大的影响因素应该说是工业区开发.大规模的厂房建设用地开发、工厂职工居住区建设,以及作为运输手段的铁道及港湾的拓展,让城市结构发生改变,土地的用地性质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焕然一新.因此,回顾并探讨传统工业区开发与近代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工业区建设经验,提出开发强度双向控制概念,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地研究用地条件,发挥自然资源的潜能;重视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反思二十余年工业区建设经验,提出开发强度双向控制概念,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地研究用地条件,发挥自然资源的潜能;重视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哈达湾老工业区承载着带动经济和传承后工业文化的重要职能,然而目前该区域发展结构、生态品质和功能配置与其中枢职能不相符。本文通过梳理哈达湾老工业区的发展背景,发现该区域存在生态环境污染、产业发展落后、工业文化断层问题。为满足该区域生态环境转型需求、功能置换转型需求、文化遗产传承需求,本文尝试提出以最小累积阻力差值法评估生态修复用地、城市修补用地的分配适宜性,构建支撑哈达湾老工业区棕地整治、水系统织补、绿地保护、优化结构、置换功能、延续文脉的更新策略,旨在提升双修视角下老工业区更新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09,(11):134-137
首钢工业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中部,中心城区西侧边缘,长安街西延线的端部。西南一侧沿永定河,与门城门头沟新城隔河相望。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主要为首钢主厂区用地,其中包括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有限公司、北京锅炉厂等企业用地,总用地面积约8.5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0.
邵寅  马乾 《安徽建筑》2011,18(5):37-38
正处于高速建设发展时期的中国城市,用地范围不断扩张,用地功能急剧演化,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导致的城市空间衰落问题愈发明显。这其中,老旧工业区的功能置换问题是个典型的案例。文章从合肥市若干老旧工业园区的改造现状入手,通过调查分析,研究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复兴当地活力,再现老旧工业区昔日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桂林苏桥产业园规划为例,探讨了在城镇密集地区产业园发展思路,分析了城镇密集地区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南海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经验,阐述了苏桥产业园的发展策略及空间布局规划,为国内其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The lit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s has often been neglected by the role of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for long-term prediction.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levels in Iran and Turkey from 1980 to 2019. Although many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link between them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there is no clear pi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as the results overall are contradictory. An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RDL) model bounds testing panel data method with structural fracture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nnual selected data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s in Iran and Turkey has been successful. The ARDL model is special in that it incorporates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by role of industrial “parks”. The reasoning behind including this explanatory variable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countries with industrial parks are more sustainable and to identify futur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Theory suggests that developing industrial parks will eventually strengthen sustainability regulations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ssues.  相似文献   

13.
罗诗丹  刘琨 《山西建筑》2012,38(8):13-14
通过对城市边缘区与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情况下的城市与工业园区发展关系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对城市边缘区工业的现状与未来看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活力塑造的现代工业园区营造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剖析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活力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工业园区的活力塑造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工业园区活力塑造的"七个"有效途径,对工业园区健康、高效和有序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园区系统规划:转型时期的产业园区智慧发展之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型期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面临产业定位不清、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园区规划缺乏引领力量、园区缺乏自我循环发展能力等困境.应以园区系统规划为突破口,统筹园区战略规划、产业规划,落实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空间法定规划,融合重大项目规划和投融资规划,打通园区设计和景观规划等工程建设规划,对接土地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产业园区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园区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形式.然而,由于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经营和优惠政策而对产业发展缺乏有效调控等方面的原因,产业园区的发展普遍存在土地开发效率低下、专业化的服务型企业和机构不足等问题,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盲目打造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现象,对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对工业园区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工业园区各企业应急救援系统、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的相关研究,识别出工业园区突发事件应急协同的11 个主要影响因素,即工业园区应急多目标协同、应急目标实现、应急阶段协同、应急过程、组织结构协同、部门协同、职能协同、信息共享、信息系统、应急资源数量和应急资源调度。同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技术,确定工业园区突发事件应急协同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计算、分解可达性矩阵,得出应急协同影响因素的内在层次性。然后利用交叉影响矩阵(MICMAC)的驱动力—依赖性图,将影响因素分为依赖、联动和独立三类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因素,确定了应急协同工作的关键性因素与优先环节,为有效构建工业园区突发事件应急协同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面总结了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的基本特征,系统的研究了现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为城市规划领域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后工业语境下的创意园区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意产业作为现代大都市经济复兴的动力之源,在过于关注创意园区兴起对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推动作用的同时,如何把创意园区的景观设计放入后工业语境下来理解,将直接影响创意园区景观设计中显现的场所感、存在价值和空间延续性。旧工业建筑的更新再利用中建筑形态的延续和对接,营造特殊空间氛围的场景化空间体验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都将取决于设计思路与作为设计风格或流派的后工业概念的相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20.
企业集群工业园的发展及其对南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斌  郑晓华 《规划师》2003,19(12):21-23
企业集群工业园是新型的工业园,其发展模式有4种:以产品为主线,以市场销售为主线,以引进科技、提高产品档次为主线,以创品牌、增强区域经济特色为主线。其经济竞争优势在于发挥企业间的合作效应、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吸聚及衍生作用。就南京而言,企业集群工业园的建设在产业选择上应围绕化工、电子、汽车、钢铁等产业为主导,以引资为重点,以某一产品为龙头,发展高科技特色工业园;空间布局上应以现有开发区为基础和依托,积极促进同类企业的集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关联,建设专业化的特色工业园,强化同一园区中同类企业的集中发展;在管理上强化政府的作用,引导区内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