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河床下切,东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枯水期低潮位逐年降低,导致一些水利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为了保障东莞市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一期工程能正常取水,需要研究河床下切造成的黄大仙取水口水位变化,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唐造造  江洧  侯玉 《人民长江》2007,38(8):136-138
东江下游河床严重下切,引发沿江供水、堤防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河床下切引起的各种问题,必须探究东江下游河床下切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建立了东江下游及三角洲河网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对河床下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自然冲淤、3大水库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和狮子洋航道浚深等因素都不足以导致东江下游河床严重下切,河道采砂才是造成近年东江下游河床下切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由于河床下切,东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枯水期低潮位逐年降低,导致一些水利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为了保障东莞市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一期工程能正常取水,对河床下切造成黄大仙取水口的水位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袁菲  何用  许劼婧 《泥沙研究》2022,47(1):59-64
对珠江三角洲近期的地形演变特征和趋势研究显示:20世纪80-90年代,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珠江三角洲河道由泥沙淤积转变为持续冲刷下切,其中北江、东江下切幅度相对较大.本世纪以来,三角洲河床继续下切,且由于西江采砂行为加剧,西江下切幅度大于北江及东江.1999-2014年,西江、北江、东江主干河道的下切幅度分别为2.54 ...  相似文献   

5.
东江中下游河道近期洪水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30年来东江大规模人工采砂导致的河床下切现象,对最新水文、地形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重点阐明近期东江河床变化和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化,构建东江中下游整体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东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现状洪潮水面线变化,为东江中下游防洪减灾、河道整治和人类活动管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江河道无序采沙严重,引起东江河床日益下切,使上游河段水位下降,特别是引起枢纽下游水位-流量的关系发生变化;由于剑潭水利枢纽下游河床下切日益严重,引起水位下降和潮流、潮汐界及咸潮上溯等问题,严重影响东莞、广州、深圳市的供水,并且由于下游主河道经常变动,局部河段水深不足,枯水期大吨位船舶无法正常通行,被迫减载运行,无法达到航运设计标准。利用二维水沙模型研究了下游河段挖沙产生上游河段溯源冲刷变形引起的上游河段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情况,并预测剑潭水利枢纽建成后枢纽下游水位-流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惠州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由左、右汉泄洪闸组成。近年来,由于闸址段河道河床下切,水位下降,影响了枢纽工程拦河闸正常运行。采用现状实测和分析的闸址水位一流量关系,对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现状布置进行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拦河闸泄洪运行的流态、水力特性等,为工程安全运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土地及岸线资源需求迅速增加,河道受人类活动影响日益加剧。该文以东江干流中下游(河源至惠州)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近期的河床形态演变特征,并对河道未来的河床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3年,河段基本处于自然演变过程,总体表现为小幅淤积;2003年以来,东江干流中下游则存在明显的河床下切现象,人工挖砂、自然冲淤等因素是河床往窄深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但随着河道利用管理的加强,没有过多的人类活动干扰下,河床也将从大范围的侵蚀下切转变至慢慢回淤,恢复河道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9.
1 概述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是从广东省东江取水供给香港、深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东江站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第一级抽水站。第三期扩建于1994年竣工运行,设计抽水流量55.0m3/s,为无坝引水,运行时进水口外江水位不能低于高程1.1m。近年来由于东江中下游大量取沙和其他原因使得东江水位下游河段河床严重下切,河床高程下降(1994年比1998年东江站取水口上下游10km范围内河床普遍下降2~5m,最大12m),造成枯水期同级流量水位逐年降低,东江抽水站进水口外江水位逼近运行水位下限,严重影响三期抽水站运行,制约了对深港两地供水,同流量水位逐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东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因河床下切、水位降低,咸水和污水上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近期规划在东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建设水闸枢纽和截污工程,重点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远期规划建设"西水东调"工程,重点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1.
惠州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海漫损毁发生在施工期.该文根据河床下切前后的水位~流量关系进行消能分析计算,分析施工期海漫损毁原因,并提出应急除险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朱海浩 《山西水利》2022,(10):62-64
近年来东江下游河床下切导致潮汐动力增强,枯水期咸潮影响加剧,遭遇枯水年份,无法满足东莞市中部及沿海片区的供水要求。文章根据东江主干径流、联网水库径流及东江水源区与联网水库区的径流相关性情况,将工程取水口设在东江下游沙角河左岸,并制定了严格的工程运用调度方案。目前,水库功能完善、水面面积增加、水质改善,为营造山水相映、碧水青山的良好环境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动力学方法、泥沙输移原理,建立了一维河流河床冲淤数学模型,并应用于东江干流岭下站~博罗站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根据1972-1999年历史地形、水文、采砂资料进行河床冲淤变化分析,在1972-1999年期间,河床整体呈下切状态,人工采砂对河床冲淤变化有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10年-20年河床冲淤变化状况,如果不考虑人工采砂影响,河床整体以淤积为主,下游河床淤积更明显,如果考虑人工采砂影响,河床则整体呈下切状态。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采砂直接影响研究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形态,对河道通航和引水工程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该研究结果也可为建立合理的采砂制度和建设有效的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东江水利枢纽过闸航运采用通航船闸方案。船闸由上、下游引航道和上、下闸首以覆闸宣组成。输水系统采用短廊集中输水方式,闸宣结构形式为整体式结构。船闸设计充分考虑了河床下切的影响,使船闸运行条件完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东江下游博罗河段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下游博罗河段近几十年来受上游建库与大规模河床采沙等人类活动影响强烈,水沙动力条件与河床演变趋势出现了明显变异.一方面上游建库使得含沙量与输沙量明显减小,中枯水流量增大;另一方面大规模人工采沙造成河床大幅下切,水位严重下降,潮汐上溯明显,潮汐动力显著增强.本河段水沙动力过程的变异对通航条件、咸潮防护、取水供水、堤防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2013年以来,渭河咸阳陇海铁路桥下游出现了河床跌坎式下切险情,改变了河床原状,对该河段的沿河建筑物安全运行造成了威胁。为了防止下切继续发展,就必须分析河床下切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本文结合渭河水文、泥沙、河床地质等资料,对河床变化及河水水沙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河床下切的主要成因及危害性,并预测下切发展趋势,为下一步采取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库运用初期,坝下游河床通常会发生冲深下切及滩岸崩退过程,但是现有研究较少分析河床下切与横向展宽之间的定量关系。以1999-2015年游荡河段实测断面地形资料和水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近期游荡河段的河床调整过程,发现河床调整以床面下切为主,部分河段崩岸明显;建立了不同河段累计床面下切值与累计滩岸崩退宽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8;根据水沙控制方程推导了河床下切与展宽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累计床面下切值与河宽变化率及初始水深有关,各河段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预测了未来游荡河段河床形态的调整过程,发现当各河段持续下切至某一值时,两种方法计算下的河床展宽值较为接近,一定条件下可用来估算河床下切和横向展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分析相关水文数据的基础上,拟定多个不同的水动力条件情景,通过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湘江下游河床下切对湘江下游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探讨湘江下游河床下切引起模拟河段沿程水位、流速的变化,结果表明,湘江下游河床下切会引起模拟河段沿程水位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幅度从下游向上游逐渐增大;距离下游水位边界越远,河床下切引起的水位下降的幅度越大;下游水位越低,河床下切引起沿程水位降低的幅度越大;伴随着水位下降,河床下切使得模拟河段沿程断面的平均流速普遍减小。  相似文献   

19.
(总第141~146期)改革创新谱华章科学发展谋新篇!!!!!!!!!!!!!!!!!!!!!!!何建波4(1)层层“破茧”欲飞翔!!!!!!!!!!!!!!!!!!!!!!!!!!!!!张虹6(1)·水利规划·东江河床下切对黄大仙取水口的影响分析研究!!!!!!朱三华韩江月永昌林焕新1(2)西江规模调水综合效益研究初探!!!!!!!!!!!!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维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潮州供水枢纽坝下游河床在不同下切幅度下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结果表明坝下游水位流量关系随河床的下切而下降,水位下降幅度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河床的继续下切,在相同下切幅度下,水位流量关系下降的幅度呈不断减小的趋势;河床再下切6m后,水位流量关系将基本趋于稳定。该文的研究可供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