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体改性剂含量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烧蚀试验研究了改性剂硼玻璃含量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其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硼玻璃含量的增加,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的显气孔率逐渐降低,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当硼玻璃的含量超高9.0wt%后,C/C复合材料抗氧化能力的提高趋于平缓;在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的氧化过程中,改性剂硼玻璃起到了内外涂层的作用,使其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高硅氧玻璃纤维的制造及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高硅氧玻璃纤维的制造工艺及技术关键问题,如基础玻璃成分、窑炉结构、高硼玻璃电熔技术、织物酸沥滤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李军  黄新友 《中国陶瓷工业》2004,11(6):28-30,19
采用常规电容器陶瓷制备工艺,研究了铅硼玻璃加入量对(Ba,sr)TiO3(BST)基电容器陶瓷性能的影响。利用SEM研究了铅硼玻璃对BST基电容器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了铅硼玻璃加入量对BST基电容器陶瓷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铅硼玻璃是通过细晶化,降低烧结温度,形成铅硼玻璃——(Ba,sr)TiO3基复合材料等来影响瓷料性能和结构。当添加4.0wt%铅硼玻璃时,烧结温度为1150℃,介电常数为3240,介损损耗为O.011,电容温度变化率≤50%。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种添加锌硼玻璃料的新型中温烧结高非线性高电位梯度改性ZnO压敏陶瓷材料。实验发现,低熔物锌硼玻璃料是影响烧结的主要因素。除了能降低该材料的烧结温度外,还能起到掺杂改性作用。该材料具有中温烧结温度、高电位梯度、高非线性系数、低漏电流等优点。1050℃烧成时的主要参数为:电位梯度为566 V/mm;非线性系数为115;漏电流为2.6μΑ。该材料在制造高压或超高压电力系统的优质避雷器产品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氧化锌和铅硼玻璃料对Mg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氧化锌和铅硼玻璃料的加入对Mg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和微波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锌和铅硼玻璃料均可以使Mg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温度降低,在等量添加的条件下,铅硼玻璃料降低烧结温度的效果更佳,可使烧结温度降至1200℃,且器件在2-6G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情况下,用固相法制备掺杂锌硼玻璃料ZnO压敏陶瓷,使用CJ1001型压敏电阻直流参数仪测量各样品的电位梯度E_(1 mA),漏电流IL和非线性系数α。结果表明,利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锌硼玻璃料掺杂的氧化锌压敏陶瓷样品,以烧结温度1050℃保温时间为2 h所得到样品的电学性能最佳:电位梯度为566 V/mm;非线性系数为115;漏电流为2.6μΑ。  相似文献   

7.
杨振声 《化工设计》2001,11(1):44-46
介绍了碘酸钾生产中,采用硼玻璃回流冷却器回收升华碘,烧结管式过滤器精制碘酸钾,“长路”与“短路”并存氯气处理,中和釜内不进行中和操作等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整镁质中间包涂料的基质配比,以期提高中间包涂料的中温强度.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硅微粉加入量的增多,试样的体积密度与气孔率虽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经中温处理后,试样的抗折强度逐渐提高.当二氧化硅微粉加入量超过4%时,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线变化率、抗渣等性能趋于稳定;调整硼玻璃加入量,常温抗折耐压强度均有提高,抗渣性能有所降低,硼玻璃加入量过多时,极大的降低了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9.
核辐射屏蔽材料铅硼聚乙烯对中子和γ射线均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因此在核反应堆辐射防护中使用广泛.使用过程中被核素污染的铅硼聚乙烯属于核废物,需要特殊处理.采用高温熔融玻璃固化的方式可以实现对铅硼聚乙烯的减容及固化处理.通过高温熔融的方式处理铅硼聚乙烯模拟核废物,研究结果表明,铅硼聚乙烯模拟核废物在900℃下即可熔融形成铅硼玻璃.然而产品一致性测试结果表明,该铅硼玻璃的核素及硼浸出值较高.通过引入一定量的玻璃添加剂(SiO2),其玻璃化学稳定性显著提高,达到核废物玻璃固化体化学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由BaNd2Ti5O14陶瓷和无铅稀土硼玻璃(LBT)合成的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低温共烧陶瓷元器件(LTCC).本研究对这种玻璃陶瓷复合材料进行了检测,并分析探讨了它的相对密度、收缩率和微波介电特性(εr,Q×f0).低温烧结体呈现出可应用的特性,即相对密度高,超过85%,介电常数εr为13~20,Q×f0为2000~10000.结果显示,这种复合材料在制备高频低温共烧陶瓷元器件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张文涛  何峰  刘次启  马艳 《陶瓷学报》2012,33(2):167-171
浮法玻璃的熔化是在非常高的温度下进行的,且熔化和澄清占总能耗的60%左右。本文以降低浮法玻璃熔化温度为出发点,研究氧化铋的引入对浮法玻璃熔体性质、熔化温度、玻璃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浮法玻璃组成中引入氧化铋,加入0.5%~2%的氧化铋后,未改变玻璃的基本结构。加入Bi2O3后玻璃熔体的粘度明显降低,在玻璃熔体粘度为Lgη=1.35 Pa·s时,A5玻璃试样的对应温度与A1相比,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12.
以锂辉石中的氧化锂等质量替代低硼硅医药玻璃(简称7.0医药玻璃)化学组成中的氧化钠、氧化钾和氧化硼,研究了氧化锂对7.0医药玻璃高温黏度特性、低温黏度特性、工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锂辉石可降低玻璃熔化温度(Tm)17~34℃、玻璃火焰加工温度(T3)20~35℃、玻璃应变点温度(Tst)30~76℃;另外,玻璃拉管成形温度范围(△T)提高到426~445℃,可促进玻璃成形精度提高,因此,锂辉石可促进低硼硅医药玻璃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3.
高硼硅玻璃由于熔化温度高、硼易于挥发等原因,在实际中难于操作控制.本文论述的是采用伞电熔窑来进行生产,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Glass-ceramics based on lithium-alumo-silicate glasses ar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special properties, like a vanishing thermal expansion. In order to tailor these properti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lass and the temperature/time schedule are crucial factors.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most lithium-alumo-silicate glasses, high melting temperatures are required due to the high viscosities of the respective melt compositions. In this study, a simplified lithium-alumo-silicate glass composition with ZrO2 as nucleating ag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Robax® composition, is studied. Adding boron oxide leads to lower viscosities of the glass melt and notably lower melting temperatures may be supplied. The resulting glass is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phases such as ZrO2 and β-quartz types are forme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glass ceramics is notably coarser than that of glass-ceramics which are obtained from lithium-alumo-silicate glasses of standard compositions. EDX-analyses indicate a considerable enrichment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comparatively small areas of the microstructure. Especially boron oxide is found to be enriched in the residual glass of the investigated glass-ceramics.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瓶罐玻璃生产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性能的测量表征方法和适用的仪器设备。涉及的关键工艺性能主要包括熔解特性、熔体特性和温黏特性等。熔解特性的分析包括原料成分分析、粒度分析、熔化均匀性分析、澄清分析等;熔体特性的测量包括表面张力测量、高温电阻率测量、羟基含量测量等;温黏特性测量主要包括高温黏度(熔融温度T_m、工作点T_w、液相线T_L)测量、中温黏度(软化点T_s)测量、低温黏度(膨胀软化点T_d、退火点T_a、转变点T_g和应变点Tst等)测量。上述工艺性能精确测量和表征,对制备高质量瓶罐玻璃制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芒硝及玻璃REDOX对玻璃液澄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研究了不同的芒硝及其碳粉含率对玻璃液澄清效果的影响,并从氧化还原数(REDOX)这一量化的角度考虑熔制气氛对玻璃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配合料中芒硝含率为5%.碳粉含率为3%.玻璃REDOX数约为15时,玻璃液澄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在平板玻璃生产过程中,炉内氧化还原气氛的控制对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在玻璃的组成及熔制工艺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引入氧化还原性质不同的原料,研究配合料的COD值对玻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使配合料的COD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配合料的COD值在一个适中的范围内,才能得到性能稳定的玻璃。  相似文献   

18.
徐研  李彦娥 《中国陶瓷》2006,42(3):47-48,25
阐述了当前玻璃行业中新型全电熔炉的熔化特点,分析了全电熔炉的熔制机理,提出了全电熔炉熔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任菁杰 《玻璃》2013,40(3):6-8
在以焦炉煤气为燃料的熔窑中,碳粉的加入量与熔化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过多过少都会造成熔化状态的恶化,使玻璃产质量下降。本文对焦炉煤气浮法熔窑中碳粉的使用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比较合理的碳粉使用数值。  相似文献   

20.
万军鹏  汤李缨  程金树 《玻璃》2005,32(3):11-14,18
研究了硼硅酸盐玻璃组成对熔化、澄清、成形的影响,并进行了耐热性能方面的测试,对比分析了影响耐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了具有良好耐热性能的基本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