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崭新的气体渗碳方法-密封式固体气体相渗碳。配制成功了多种固体渗碳剂;设计制作了固体渗碳剂加入装置及炉压测量,控制装置。采用这种方法渗碳,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因渗碳过程中一氧化碳含量保持不变,可以用氧探头进行单参数控制碳势。  相似文献   

2.
1前言目前,用15钢制造的自行车钢球的热处理,已由1980年代初期的固体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更新为气体渗碳后出炉直接淬火。这对节能和改善劳动条件都很有利。但由于钢球热处理均采用滚筒炉,以煤油为渗碳剂的滴注式气体渗碳,每炉装入140kg左右议~6mm的钢球。钢球在滚筒中堆积厚度约180mm,只有上层钢球得到强渗,而处在中下层的钢球,则因气体流动性差,很难接触到渗碳气氛,只能处于碳的扩散阶段。这样,即使渗碳气氛的碳势很高,钢球表面层碳浓度也较低,只能达到0.6%~0.7/C,渗碳速度较慢。为了加快渗碳速度,提高钢球表层的碳…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盲孔渗碳的难题,分析比较了常规气体渗碳及真空低压渗碳工艺对20CrMo钢盲孔的渗碳能力。结果表明,采用真空低压渗碳工艺对盲孔内部的渗碳能力远高于常规气体渗碳工艺;且盲孔尺寸越小,真空度越高,渗碳能力就越好。常规气体渗碳及真空低压渗碳的气体状态不同,是引起两种工艺对盲孔内部渗碳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热加工工艺》2007,36(4):67-67
气体渗碳方法有两道工序,在工序1中.设定温度在δ铁和液相相变为γ铁的包晶点以下、从液相相变为γ铁和渗碳体的共晶点阻上.将钢制的处理对象在含有渗碳气体的渗碳气氛中加热,使其表面碳碳度不超过固溶限值、在工序2中.使渗碳温度从前述设定温度逐渐下降.在不超过固溶限值的范围内使处理对象的表面碳浓度增加的同时,使其渗碳深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曾杰  张建华 《铸锻热》1996,(1):22-28
本文利用已有的根据气体渗碳过程的仿真数字模型推导出的渗层碳浓度分布与渗碳时间、渗碳温度、气氛碳势之间的关系式以及三点自调整控制原理自行编制了气体渗碳的全过程动态控制软件,并且安装、调试了二级全过程动态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从而开发研制了气体渗碳过程的计算机两级全过程动态控制系统,经实验验证,控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气体渗碳碳势控制技术的评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气体渗碳碳势控制技术的评述西安交通大学(西安710049)周志渊,郭生武,陈昭,马似如控制气体渗碳质量的基本参数是渗碳温度、时间和炉气碳势。渗碳温度采用一般的电子电位差计仪表进行位式控制,精度可达≤±5.5℃,若采用PID仪表或微机控制,精度可达到≤...  相似文献   

7.
在被广泛用于机械金属零件表面改性的渗碳处理中,真空渗碳由于能缩短处理时间和降低运行成本而受到重视。真空渗碳是在真空加热炉内加入碳氢化合物系的渗碳气体。使它在钢表面热分解时产生的碳原子渗入钢中并扩散而进行渗碳处理的一种表面改性方法,但迄今所用的渗碳气体主要是乙炔、乙烯等高价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为降低成本开发了直接用天然气(城市煤气13A)作为渗碳气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离子渗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行研制的多用途离子热处理炉研究了离子渗碳的有关工艺问题。研究表明:层深不超过2mm,在930℃渗碳,离子渗碳的保温时间只有气体渗碳的1/5,且其组织优于气体渗碳;在相同温度下,用氮做载气其功率密度较用氨做载气可降低45%,但在相同时间内其渗层深度也相应降低了43%;离子渗碳只需控制载气与富化气的比例就能控制渗层中的碳浓度。  相似文献   

9.
应用气体渗碳的计算机精确控制技术,对常用低碳钢(AISI8720)进行了高温气体碳氮共渗试验,对不同渗碳条件(在不同时间加入不可比例的甲酰胺)下低碳钢的渗层深度和硬度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得出渗氮介质比较例、时间等因素对于高温气体碳氮共渗过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常规气体渗碳过程中的钝化现象。采用去钝化措施后的渗碳工艺,使气体渗碳速度比常规渗碳快20~50%,并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学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喷砂预处理对20CrMnMo钢气体渗碳效率及渗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体渗碳工艺条件下,喷砂预处理对20CrMnMo钢气体渗碳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有效硬化层深度由1.24 mm增加到1.59 mm,即渗碳效率提高了约30%.同时,喷砂预处理使气体渗碳渗层脆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渗碳工艺会削弱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气体渗碳技术进行改进,采用前处理活化、降低渗碳温度的方法,实现了奥氏体不锈钢渗碳兼顾表面强度与耐蚀性能的目标。采用该工艺对AISI304和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渗碳处理,并分析渗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470℃条件下,AISI316不锈钢经气体渗碳处理后,渗碳层具有优异的耐蚀强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开发与气体渗碳竞争的低压渗碳技术已经有大约30年了。在处理时间和工件质量上,低压渗碳有优势,废气量和散热量也是最小的。尽管有这些优点,但是相当长时间内低压渗碳在市场上没有获得立足之地,主要是因为在较高的局部压力下使用丙烷作为渗碳气体,炉内生成大量的炭黑和随之而来的高要求的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已有的根据气体渗碳过程的仿真数学模型推导出的渗层碳浓度分布与渗碳时间、渗碳温度、气氛碳势三间的关系式以及三点自调整控制原理自行编制了气作渗碳的全过程动态控制软件,并且安装、调试了二级全过程动态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从而开发研制了气体渗碳过程的计算机两级全过程动态控制系统,经实验验证,控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真空渗碳技术国内外概况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点介绍了国际上真空渗碳的最新进展,如乙炔渗碳,碳化氢气体和含氧气体混合使用的真空渗碳,气氛反馈控制法的原理及工艺,对热壁、冷壁式真空渗碳设备进行了对比分析。期望这些介绍对推动国产真空渗碳技术及新设备的研发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曾杰  张建华 《铸锻热》1995,(1):36-38,50
利用气体渗碳物质传递数学模型来仿真计算碳浓度分布,并根据计算结果在计算机上拟合出碳浓度与时间、温度、气氛碳势之间的关系式。此关系式对气体渗碳的动态控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气氛控制精度、渗碳均匀性、渗碳速度及气体消耗量等方面阐明新型气体渗碳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真空渗碳的特点是能够进行高温短时间处理,处理质量和工作环境优良。但是。由于使用丙烷气体产生的碳黑问题未能解决,所以还未能普及。1997年,作为解决碳黑问题的新技术,发表了乙炔真空渗碳技术,和历来的真空渗碳相比,确认有优良的渗碳质量和渗碳再现性。现已用于各种领域的批量零件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等离子渗碳的工艺与设备、渗碳机制、原理与特点,并与其它渗碳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等离子渗碳工艺对20Cr2Ni4A钢的大型轴承的滚柱进行试验和渗碳后的性能分析研究,表明等离子渗碳的速度和效率都比普通气体渗碳有明显提高,而且表面硬度为HRC61~63,渗层深度为4.2mm,金相组织为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1~2级,心部组织为铁素体1~2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滴注式气体渗碳采用全脉冲信号控制方式,并对其抗干扰性能和控制精度进行了分析,它能明显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