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季铵盐,叔胺为催化剂合成了丙烯酸双酚-S环氧酯。讨论了反应温度、酸和双酚的分子结为、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转化率对温度的依赖性很大,在89℃反应2小时,其转化率不足30%,而在113℃反应2小时,转化率可达65%左右。甲基丙烯酸的反应速率比丙烯酸高,在89℃时,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4.91×10~(-5)s~(-1)和8.66×10~(-5)s~(-1)。双酚S的反应速率比双酚A高,在99℃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32×10~(-4)s~(-1)。叔胺的催化效果不及季胺盐。用N,N’-二甲基甲酰胺代替二氧六环作溶剂,虽同样用季胺盐作催化剂,但反应速率可增加,这是由于溶剂参与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釜式反应器制备双酚A环氧丙烯酸树脂(EA)过程中存在温度控制难、反应周期长和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具有高效传热和传质能力的微结构反应器来合成EA。研究了反应温度、流速、停留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管径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EA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应用微结构反应器可以成功制备EA。最佳制备条件如下:反应温度140 ℃,流速3.05 mL/min,停留时间4 min,管径1 mm,催化剂选用三苯基膦且用量为双酚A环氧树脂(EP)质量的2%。在最佳制备条件下,丙烯酸和环氧基的转化率分别为99.1%和96.3%。固化涂膜的附着力、铅笔硬度和耐磨性等,均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丙烯酸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采用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为光敏树脂低聚物基体,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二溴新戊基二醇乙烯丙基醚为活性稀释剂,二氧化硅为填料,制备了三维打印用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光敏树脂。通过测试光敏树脂的固化时间、黏度、固化收缩率和力学性能,研究了光敏树脂各组分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当光引发剂质量分数为8%,稀释剂质量分数为20%,填料质量分数为1.0%时,光敏树脂拉伸强度为15.6 MPa,耐热温度为263.4℃。  相似文献   

4.
环氧丙烯酸双酯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探讨了季铵盐催化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的酯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 ,反应过程中环氧基团和羧基基团的消耗速率是相当的 ,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环氧丙烯酸双酯固化反应的DSC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DSC测定了甲基丙烯酸与6101环氧树脂反应得到的环氧丙烯酸双酯(EMA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和固化反应热效应,探讨了不同固化剂体系及其含量对EMA树脂固化反应的影响,证明了EMA-过氧化苯甲酰-三乙基苯胺体系有较低的固化反应起始温度。EMA-过氧化环己酮-环烷酸钴固化反应的DSC研究指出:它的固化反应活化能为9.84kcal/mol;当固化剂用量为8%时,固化反应有最高的热效应;在室温下,固化反应基本上达到平衡需要3小时以上,而在100℃只为10分钟。  相似文献   

6.
<正> 上海科技大学武康联合化工厂研制成功丙烯酸环氧丙酯、纯度为95%,达到美国Aldrich化学公司的各项指标。该单体为高活性的反应性单体,以广泛  相似文献   

7.
在水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乳液的合成过程中引入含硅基团,制备出的乳液具有丙烯酸和环氧树脂的优良特性,显著提高了漆膜的硬度、耐介质、光泽及抗污能力,还增加了漆膜的致密性,降低渗透性,提高了漆膜的屏蔽作用,综合防腐性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9.
一、前言光敏树脂是光固化涂料的主体成分。第一代光敏树脂,是二元醇与全部的或部分的不饱和二元酸所制得的不饱和聚酯。常用的二元醇为1,2—丙二醇,常用的不饱和酸为顺丁烯二酸(或酸酐)及反丁烯二酸(或酸酐),常用的饱和酸为邻苯二甲酸等。在不饱和聚酯基料中,加入作为活性稀释剂的不饱和单体,再加入特征组分光敏剂  相似文献   

10.
以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为预聚物,制备了液态UV固化树脂,并将石墨烯分散于液态UV固化树脂中,研究了石墨烯对树脂性能的改进,同时与炭黑改性树脂进行了平行对比。结果表明:透射电镜观察到质量分数为0.025%的炭黑在液态UV固化树脂中发生团聚,炭黑改性后树脂拉伸强度下降了32.8%,弯曲模量下降了46.88%,改性效果差;而透射电镜显示石墨烯在液态UV固化树脂中的分散效果较好,经石墨烯改性后的UV固化树脂拉伸强度提高了8.39%,弯曲模量下降了46.79%,表明石墨烯对液态UV固化树脂具有增强增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十八酯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两种酯化方法制备了丙烯酸十八酯 ,研究了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用甲苯作携水剂的溶剂酯化方法的适宜工艺为丙烯酸与十八醇摩尔比 1 .2∶ 1 .0 ,对甲苯磺酸 3 .0 % (质量分数 ) ,对苯二酚 1 .0 % (质量分数 ) ,在 1 1 0~ 1 2 0°C回流反应 8h,高级酯产率 90 %以上。不使用携水剂的熔融酯化法的适宜工艺为 :丙烯酸 /十八醇摩尔比 1 .2∶ 1 .0 ,对甲苯磺酸 1 .0 % (质量分数 ) ,对苯二酚0 .5 % (质量分数 ) ,回流条件下逐步升温反应 6 h,高级酯产率 90 %以上。系统比较了两种方法制备的丙烯酸十八酯的熔点、沸点和元素组成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比分析并证实其结构特征无明显差异 ,表明用熔融酯化法制备丙烯酸十八酯既可减少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 ,又能保证以较高产率获得较纯的丙烯酸高级酯 ,是一种高效、可靠地制备该类单体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环氧双丙烯酸树脂近年来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作为光固化树脂、玻璃钢、光刻涂料、光敏树脂印刷板、绝缘材料、光固化涂料、医用材料等等。大多数资料认为环氧双丙烯酸树脂保留了环氧树脂附着性好的特点。我们实践得到的结论与此不同,环氧树脂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应后的产物具有  相似文献   

13.
董爱娟  廖艳 《塑料工业》2020,48(2):69-73
通过共混制备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光敏树脂(DBSA-PANI/BAEA),再通过数字光处理(DLP)技术实现了3D打印。研究了掺杂态聚苯胺对光敏树脂的黏度、固化凝胶率、力学强度和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树脂的冲击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掺杂态聚苯胺的增加,树脂的冲击强度明显增加,树脂的电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树脂的拉伸强度出现了下降。当掺杂态聚苯胺的添加量超过0. 2%时,电镜照片中的片层结构数目逐渐增多,树脂的韧性获得相应的提高。当添加量达到0. 4%时,树脂的固化凝胶率仅为75. 5%;若继续添加掺杂态聚苯胺,树脂将难以打印。  相似文献   

14.
洲人结构:OHO1 11尹\、一c一。一 CH:<二》一{一《二》一“ O 1}一C一 ‘、尸。H. 系由水杨酸氯与双酚A反应而成性状: 本品为白色的无臭、无味的粉末,细度为1~脚‘, 分子量468,熔点范围158一161OC,易溶于苯、甲苯、机溶剂,不溶于水、酒精。、/氯苯、二甲苯、石油醚等惰性有性能及用途: 本品能吸收波长350m件以下的紫外光,与各种树脂的相溶性好,可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制品中,也可应用于含氯的树脂中作为光稳定剂,效果很好,同时对大气氧的作用有稳定效果。亦可用于橡胶和油漆中。我所以及天津合材所曾用于PVC农膜中进行试验,耐候性良…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丙烯酸环氧酯及环氧树脂E-51为主体,以酸酐为固化剂研制一系列双组分胶粘剂,并对其凝胶化时间、吸水性、拉伸剪切强度、接触角、表面能等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该系列胶粘剂吸水性较低(1.18%~1.78%)、疏水性强、剪切强度最高达30.9 MPa,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亚麻油酸、脱水蓖麻油酸、环氧树脂E-12/E-20、丙烯酸为原料合成环氧酯树脂,然后将上述树脂与丙烯酸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制备具有多重交联方式的水性环氧酯改性丙烯酸树脂。该树脂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汽车防腐涂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丙烯酸树脂的耐水性、附着力以及耐溶剂性,以桐油酸和环氧树脂E-44为原料制备环氧酯,采用溶液聚合和自乳化工艺合成了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并引入氰特CY325氨基树脂制备双组分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漆膜。利用FT-IR、1H NMR、粒径测试等对环氧酯单体、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测试了单组分和双组分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漆膜的硬度、光泽、吸水率、水接触角、耐溶剂性等性能。结果表明:当环氧酯用量为35%时,单/双组分漆膜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双组分漆膜光泽(60°)达102.3,耐溶剂擦拭次数为500次,耐水性可达480 h,附着力为0级,铅笔硬度为4H,耐冲击性为50 cm。  相似文献   

18.
19.
用双酚A环氧树脂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催化下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应,得到了丙烯酸环氧酯(EPA);用IR测定了EPA和固化EPA的结构变化;用DSC研究了ERA(Ⅰ)—ST/BPO—DMF和EPA(Ⅱ)—ST/CPO—CON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求得固化反应的活化能,用TG证明了对本试验体系固化EPA(Ⅰ)比EPA(Ⅱ)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环氧酯固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