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是美国英特尔公司为了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2005年,为了对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我国实施五年来的总体效益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全面了解该项目在中国实施的效果.美国英特尔公司引进第三方——中央教科所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中心对这一项目进行五年以来的总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2.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是美国英特尔公司为了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2005年,为了对英特尔R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我国实施五年来的总体效益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全面了解该项目在中国实施的效果,美国英特尔公司引进第三方——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Bearlake平台,让我们告诉你!这是英特尔最新发布的3系列芯片组,研发代号为Bearlake,是现在的市场主流P965芯片组的下一代产品。如果你不知道Bearlake的改进在哪里,那再让我们告诉你。它支持1333MHz前端总线频率,而且支持DDR3内存,PCI-E2.0,在规格和功能上都有大的突破。如果你不知道Bearlake芯片组的性能表现如何,那么你可以参考上一期的MC评测室栏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英特尔(R)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是美国英特尔公司为了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2005年,为了对英特尔(R)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我国实施五年来的总体效益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全面了解该项目在中国实施的效果,美国英特尔公司引进第三方--中央教科所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中心对这一项目进行五年以来的总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中旬.英特尔发布了Core i7处理器。虽然它的架构很先进.性能很出色,但它高昂的价格在近一年时间里并未能让国内的普通消费者享受到其优异的表现。现在.英特尔终于正式发布了i5处理器及P55芯片组。自此,英特尔也正式走上了QPI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
在被称作“数字家庭元件”的2005年,世界芯片巨头Inter推出了旨在丰富消费者数字娱乐体验的英特尔平台品牌——英特尔欢跃(VIIV),但是数字家庭究竟会以何种面目进入时尚生活呢?技嘉科技以家庭体验的方式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5月21日,国际领先的主板生产厂商技嘉科技在上海西郊庄园的别墅里,  相似文献   

7.
英特尔在2014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推出了“dual os platform”(双操作系统平台),通过这种技术,用户可以在单个设备上同时运行android和windows 8操作系统,如果类似产品能够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喜爱,那么这将会是英特尔反击平板产品的一次巨大胜利。双系统平台的阳谋在移动芯片领域,英特尔一直处在追赶arm阵营的尴尬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日前召开的北京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发言人表示,计划在2008年推出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款“芯片上系统”系统,主要基于消费者和企业电脑平台。  相似文献   

9.
mizi 《电脑爱好者》2010,(18):10-10
近日最劲爆的科技头条应该算是“英特尔宣布将以每股48美元现金收购安全软件公司mcRfee,此笔交易总值将达约786亿美元”了。本次交易绝对可以载入史册,有可能成为人们记忆中最糟糕的交易,或者是最精明的交易。英特尔以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cRfee,令评论家迷惑不已,甚至感到害怕。人们担心该芯片巨头会将这家安全软件公司管理得一塌糊涂,因为英特尔此前曾有过这样的历史。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欧德宁却在宣布这笔交易时强调,“在硬件启动时,安全显得非常重要。”连接Internet的硬件设备数量越来越庞大,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但在很多人眼中,英特尔是一家优势在芯片方面的硬件厂家,  相似文献   

10.
在台式机上,N卡一向是稳定的象征。不过,在本本上,GeForce8400.8600系列却是一个大大的“炸弹”——nVIDIA已经公开承认这两个系列的显卡芯片存在瑕疵,很有可能由于工作温度过高,在使用一年后挂掉。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爱机更“长寿”?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消费者都在猜测,ATI被AMD收购后,会不会彻底停止英特尔芯片组的产品研发,而原本计划推出的几款备受期待的英特尔平台新品如RD600、RS600、RS700和RC610等是否夭折?其实,在ATI和AMD合并之前,已经有部分芯片组完成研发,甚至和部分厂商签订了供货合同,进入生产阶段,因此仍然有部分英特尔平台的芯片组进入零售市场,比如我们今天介绍的主角RD600和RS600芯片组。  相似文献   

12.
台式机     
《个人电脑》2005,11(1):100-101
英特尔和AMD之间的激烈竞争无疑是带动PC核心技术高速发展的最直接原因,尽管AMD在过去几年中始终都没有撼动英特尔的统治地位,但是毕竟也起到了促进芯片技术发展的作用。去年年初,被AMD寄以厚望的Athlon 64系列处理器终于开始量产.它不仅帮助AMD挽回了高端桌面处理器被Pentium 4长期压制的颓势,而且扩展64位计算的创新设计也让英特尔感到非常被动。可以想象,  相似文献   

13.
如果今年英特尔平台还有什么产品非常让人期待,那么代号Nehalem的英特尔下一代全新架构处理器和X58芯片组肯定是发烧友们的首选。然而,按照英特尔的计划Nehalem+X58的发布时间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的某个时间,目前大家暂时还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2001,(39)
8月末,英特尔与AMD的杀价大战进 入了一个白热化的状态一一为了“快速”杀进市场,英特尔把奔腾4的价格强行压低,甚至比奔腾Ⅲ芯片的价格还要低。而就在之前的两个星期.英特尔手执着2GHz 的Pentium 4再次对芯片主频速度之最发起了冲击。 相比之下,虽然不管英特尔如何杀价,但是都不可能降到AMD芯片价格的水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假如AMD想要在芯片杀价竞争中争取到大批的消费者,那么杀价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杀价已经给这两家公司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其中受害较大的当然也是价格本来就不高的AMD。 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迅驰2的发布,英特尔移动平台的处理器军团更加庞大,厂商在不同定位产品的处理器搭配上更加灵活,同时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疑问:迅驰2和迅驰Santa Rosa平台对处理器有什么要求?奔腾双核处理器和Core 2 Duo有什么区别?处理器的新旧替换关系是怎样的?……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特别对目前的英特尔移动处理器进行了适当的整理,以方便消费者区分。  相似文献   

16.
承健 《个人电脑》2010,(11):76-76
谁知道未来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很多人的答案自然是从用户需求着手。谁知道未来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很多人的答案自然是从用户需求着手。这话倒也没错,特别是在不少产品线,就算更新换代无数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问问用户想要什么,找到合理的方式去满足他们就没问题了。但这样制造新产品其实是升级而非创新。如果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用户在哪里可能都不知道,你上哪儿收集需求呢?  相似文献   

17.
陈忠民 《微型计算机》2006,(30):150-153
面对纯粹以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集成了小容量闪存芯片的混合硬盘.以及把小容量闪存芯片放到主板芯片组中或以闪存插卡方式存在的英特尔Robson方案,大多数人都感到迷惘。它们在原理上有何差异?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一代32nm酷睿处理器的发布,使英特尔成为了2010年第一个月中整个DIY领域的核心话题。这场隆重的发布会选址定为国家会议中心,也反映了新酷睿处理器对于英特尔的重要意义。发布会上,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几乎三句话不离“智能”二字,那么新处理器的智能之处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它是否代表着未来处理器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些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本刊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对杨叙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在V450时代.扬天V系列就已经知道.“司马TA”们是非常注重笔记本电脑安全问题的.并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设计。当扬天V系列进化到V460时代时,安全技术已经涵盖了软件与硬件诸多方面,从数据安全到物理安全,从芯片到软件……这些安全技术分别是什么?它怎样发挥作用?它应该如何使用?它的实际效果如何?让我们一起边使用边解析,并由此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世界》2010,(20):11-11
企业IT的管理需求究竟是什么?2006年以前很少有普通企业可以实现真正的、大规模的智能化企业IT管理。至于商用电脑和普通电脑之间的区别,更是几乎无从界定,两者的差别更多是在设计细节而不是根本功能之上。但是,当2006年英特尔首次推出博锐(vPro)技术之后,答案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