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利用正交设计,在短时间内找出硅粉在不同混凝土配合比时的最佳掺量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将正交设计用于增压柴油机的模拟计算,为柴油机的性能预测和优化开辟一条新的捷径。为了既不漏掉某些重要因素和有利水平的影响,又能迅速找出最佳方案,进行了三重正交表计算。同时并考察了各因素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此外,还以四种喷油压力调整试验所对应的四个燃烧持续期为水平,进行了局部调整参数的模拟计算。通过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证明了正交设计模拟计算得出的结论具有实际意义,正交设计应用于模拟计算是寻求最佳方案的可行办法和捷径。  相似文献   

3.
再生沥青混合料变异性影响因素正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RAP中沥青针入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等因素,分别拟定3个不同水平,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等手段分析其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差异,找出通过控制RAP的性能控制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包头地区普遍存在的由两种物理力学指标不同的土(上层粉土,下层砂土)所组成的双层地基这一特殊情况,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再结合正交设计法,找出了影响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Φ152 mm 4层钢丝缠绕胶管的有限元模型,得到5 MPa内压作用下管体的最大轴向伸长率和最大应变能密度,利用正交设计对胶管由内到外1~4层钢丝缠绕角度进行优化,找出最佳角度排列。结果表明:正交设计优化后胶管的最佳角度排列为40°,-35°,25°,-15°,与原设计胶管相比,最大轴向伸长率减小52.08%且成功控制在0.3%以内,最大应变能密度仅增加2.5%,胶管的轴向伸长和使用寿命得到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SP调查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与公交优先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居民出行意向特征分析和预测为手段,采用SP调查法和正交设计表进行了调查情境组合设计,得出了调查结果。通过研究长春市居民的出行方式,构建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MNL模型,找出了时间和费用对各类出行者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公交优先政策建议,并预测了政策实施后交通方式分担率的变化。最后,总结出长春市居民出行的合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配制混凝土透水砖,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连通孔隙率为指标,分析了骨料粒径、水灰比、骨胶比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透水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方向及定量分析方法,试验找出了在一定条件下混凝土透水砖的最优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8.
拉索对肋环型索穹顶结构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施工张拉过程中索穹顶结构拉索的初始预应力值难以与设计值一致的问题,为了找出索穹顶结构中的敏感拉索以指导设计与施工,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分析了拉索对结构的敏感性。通过建立L49(78)正交表,以一个跨度为50 m,承受轴对称荷载作用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为例,研究了拉索对结构的静力、动力及稳定的敏感性,并与其他敏感性分析方法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拉索对结构的静力敏感性明显高于对动力和稳定的敏感性,并且拉索对结构的敏感性高低与拉索的位置有关,在整个结构中以外环索最为关键,在设计与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其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9.
塑性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防渗墙体材料用于堤防及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基础处理工程中,其主要优点是较低的弹性摸量,具有一定的强度值及抗渗系数,能适应较大的变形。其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在理念上是不同的,研究如何通过正交法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及找出各因素对塑性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影响有荷载膨胀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击实膨胀土在不同的荷载、含水量和压实度下的膨胀变形试验,分析了击实膨胀土在3个因素下的膨胀变形规律,并通过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找出3个因素的重要性大小,且两两无交互作用,从而推导出膨胀土地基的膨胀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多孔生态混凝土强度与孔隙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适合多孔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多孔生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孔隙率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试样的实测孔隙率13.8%~31.5%,平均值为25.24%,与目标值相近;实测抗压强度为3.49~18.2 MPa,平均值9.75 MPa,仅为理论值的9.21%~48.02%.孔隙率超过20%时,强度随孔隙率的增加快速下降.在孔隙率为31.5%时,强度仅3.49 MPa,与目标强度相差较大.试验结果也表明,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强度和孔隙率除受水灰比的影响外,灰集比是主要影响因素.灰集比越大,抗压强度越高,但孔隙率也随之减小,说明现有混凝土的强度理论不适合多孔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的孔隙率和混凝土强度设计公式(4)和(5),综合考虑了水灰比、灰集比和外加剂的影响,可联立用于多孔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2.
采用简便的筛分分析法,分别考虑沥青发泡特性、矿料温度、矿料级配组成及矿料拌和水量等材料设计参数,对泡沫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分散性状及沥青与矿料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沥青发泡性能及矿料温度的提高有助于提升泡沫沥青的分散均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泡沫沥青裹覆的矿料粒径范围;泡沫沥青在混合料中均匀分散时,其主要裹覆矿料为小于1.18mm、尤其是小于0.3mm的细料颗粒,为确保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矿料组成中必须具有足够的小于0.3mm的细料,且细料部分应为连续级配;矿料拌和水量不合理将导致泡沫沥青结团,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及稳定性不利,混合料组成设计中需通过试拌方式确定合适的矿料拌和水量。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热再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成分多且相互制约,故配合比设计比较复杂.结合吉林省路面老化的实际情况,通过试验分析了沥青路面材料的性状,提出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与过程.根据马歇尔实验法测得的数据,对热再生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空隙率(VA)、密度、沥青饱和度(VFA)与沥青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沥青混凝土心墙防渗材料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沥青混凝土的制备要求和配比设计进行探讨.随后基于三轴试验,对沥青混凝土心墙进行研究,得出击实成型、静压成型实验结果,以及加载速率对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希望为今后水工建筑物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多指标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多指标正交试验方法中存在的计算工作量大,权重的确定不够合理等问题,利用矩阵分析法对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建立正交试验的三层结构模型和层结构矩阵,将各层矩阵相乘得出试验指标值的权矩阵,并计算得出影响试验结果的各因素各水平的权重;根据权重的大小,确定最优方案以及各个因素对正交试验的指标值影响的主次顺序。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中最优方案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泡沫沥青温拌再生混合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评价不同拌和工艺下沥青结合料的老化程度,并提出老化因子量测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沥青老化程度较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受到影响。拟设计中粒式沥青混凝土HMA-AC-20、FWMA-20-RAP、FWMA-20同级配的三组混合料,进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可压实性好、抗水损害较好;泡沫沥青混合料抗疲劳开裂、抗低温开裂效果好;加入RAP料后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提升很多,但仍然赶不上热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7.
实用性C80级高强混凝土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正交设计法试验了C80级高强混凝土,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水灰比、水泥用量、减水剂掺量等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制开发出了实用性C80级高强混凝土的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其研究成果对今后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基于马歇尔试验方法的多因素正交试验,运用极差分析法和综合平衡法比较了各个指标对聚酯纤维加强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从而确定聚酯纤维加强沥青混凝土的最佳纤维掺加量及最佳沥青用量.同时,对比研究了聚酯纤维加强沥青混凝土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加了纤维之后,其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均有所改善,但其对高温稳定性的改善程度不如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9.
道路透水性混凝土的透水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对透水性混凝土进行了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颗粒级配、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等因素对其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出了最佳混凝土配合比,为道路工程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