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精密滚动直线导轨副六滑块工作台的滚动导轨副负载进行分析,运用力学知识推导出在任意力和力偶矩组成的力系作用下,滚动直线导轨副负载的计算公式。其结论可为导轨副的刚度计算和寿命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基于寿命要求及刚度要求的选型与校核计算方法,给出了导轨类型、精度与预加载荷选择的参考依据,为合理选择滚动直线导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滚动直线导轨副是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重要功能部件,其摩擦特性对机床整机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导轨摩擦力的大小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摩擦力检测要求,设计了一种自动检测滚动直线导轨副摩擦力的试验装置,将测量结果与手动测量进行对比,并对某一型号的滚动直线导轨副进行重复性测试,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靠性。针对35和45型号的滚动直线导轨副进行不同速度条件下的摩擦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速度增加,导轨副摩擦力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滚动直线导轨副精度检测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滚动直线导轨副运动精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5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滑块行走过程中沿垂直于行走方向的平面内两个方向的平动精度(水平和垂直)及绕三个轴的转动角度(俯仰角、偏摆角、滚转角)进行实时测量。在此基础上运用三点定面,两点定线的基础理论对该测量方法下的运动精度计算及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与传统测量方法的对比试验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有效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档数控机床对直线滚动导轨副综合性能的要求,通过研究滚动直线导轨副的运动精度、摩擦力、速度、加速度、温升及噪声等性能指标的动态检测方法及综合性能检测关键技术,开发了一套滚动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测试试验台,实现了滚动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指标的检测,为改进和开发高可靠性能的滚动直线导轨副提供了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滚动直线导轨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同时基于滚动直线导轨副检测精度要求高、项目多的特点,如何准确、高效的对滚动直线导轨副进行精度检测已经成为行业内面临的共同难题。根据相对测量原理,利用几何模拟的方法以及自动化测量手段,与意大利Marposs公司联合开发了滚动直线导轨副自动检测仪。检测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滚动直线导轨副提高了检测质量与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量滚动直线导轨副的运动精度,基于接触式测量原理,设计试验台机械结构,并完成运动、气压监控系统、数据监控采集系统和测控软件,以此来获取导轨副运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导轨基准的位移变动量.经过计算得到导轨副的顶面平行度、侧面平行度、绝对高度、滚转角、偏摆角、俯仰角.最后,利用试验台对国产35型号2级精度导轨副进行测量,结...  相似文献   

8.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结构特点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详细分析了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沟槽组成及其结构特点,说明了其接触状况及承载特性,为滚动直线导轨副的选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滚动直线导轨可靠性试验的要求,对导轨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滚动直线导轨副可靠性增长试验的系统构成,然后根据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了针对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增长试验大纲、试验方案、增长模型、故障判据分析与纠正措施等,为提高滚动直线导轨副可靠性水平提供了数据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步进加载的重载滚动直线导轨副可靠性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产重载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可靠性试验方法进行研究.介绍重载滚动直线导轨副可靠性试验系统的构成,提出基于步进加载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试验数据的分析与评估方法.通过指定型号重载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可靠性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滚动直线导轨的受力分析与载荷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叙述了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应用场合,阐明了直线滚动导轨副的工作原理,并以滚动体为滚珠的单个滚动直线导轨副为分析模型,分析了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内、外载荷的分布状态,建立了求解直线滚动导轨副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弹性变形的数学模型,通过此数学模型,可根据外载荷的大小求解出各滚动体所受的载荷,并求出各滚动体的弹性变形量,继而推导出整个滑块的弹性变形量,其结论对滚动直线导轨的运动精度和寿命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滚动直线导轨系统额定寿命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可靠性原理,导出了滚动直线导轨系统额定寿命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书兴  薛家祥 《机床与液压》2019,47(12):151-156
结合实际经验及理论研究,针对滚动导轨抗震性差及使用不稳定等缺点,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影响导轨精度因素的主轴导轨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计算,对相应零部件曲面进行优化设计,采用适当增加导轨表面硬度的方法提高导轨精度和使用寿命,并对导轨系统进行静力学仿真以确定自身静刚度,通过实验证实此导轨的高刚度性能。提出了设计时注重选材和受力分析计算,使用时也要注意防尘防护、润滑及适当预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滚动直线导轨副疲劳加速寿命试验中存在的单次跑合长度影响评价结果的问题,分析了传统的滚动直线导轨副寿命评价指标MLBF存在的不足,在加载载荷应力的基础上将跑合速度应力引入加速因子,并考虑不同长度导轨副的单次跑合长度差异,提出平均故障间隔跑合频次MFBF(Mean Frequency Between Failure)作...  相似文献   

15.
在对滚柱直线导轨副滚柱进行线接触应力与变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不同结构滚柱的接触应力分布。利用数值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对相同静载荷下不同滚柱端部压力奇异分布进行数据对比,以优化滚柱结构设计。结果表明:圆弧修形滚子结构不但可以减小应力集中,而且能保持导轨副的刚性。优化后LZ45型滚柱直线导轨的性能优于优化前导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滚动直线导轨作为数控机床进给系统重要的功能部件,其热特性对数控机床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导轨截面瞬态温度场理论模型建立、求解的方法,实现了对滚动直线导轨热特性的分析。首先,确定了滚动直线导轨的导热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导轨截面各节点离散方程组,建立了导轨截面瞬态热特性理论模型,求解获得了导轨截面瞬态温度场;其次,建立了导轨热特性仿真分析模型,获得导轨的稳态温度场;最后,进行了热特性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和仿真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稳态温度场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最大误差为7.25%,且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温度场理论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测量的结果最大误差为6.22%,验证了热特性仿真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磨损系数是表征滚柱直线导轨副耐磨性的重要参数,然而目前关于滚柱直线导轨副磨损系数的计算方法和试验研究较为缺乏。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考虑滚柱直线导轨副滑块沿导轨往复运动的特点,引入了修正系数。结合滚柱与滚道间的接触载荷以及滑动速度,建立了新的滚柱直线导轨副磨损系数计算模型。搭建了滚柱直线导轨副加载运转试验系统,测量得到了两根滚柱直线导轨副的摩擦力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滚柱直线导轨副在磨损过程中的摩擦力呈现先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最后小幅度上升的趋势,测得两根样件的磨损系数分别为1.57×10-13和1.16×10-13,均处于10-13这一数量级,这一磨损系数可以用于滚柱直线导轨副磨损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功能进化的滚动直线导轨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机械产品功能进化的要求,将进化思想运用于创新设计过程,通过结构特征单元的提取与变换,对滚动直线导轨的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实现了基于功能设计产品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几何参数不确定性对直线导轨动态运动性能的影响,用区间数表示几何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分析滚动直线导轨实际受载情况,建立了二自由度动力学分析模型,求解得到滚动直线导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动态位移;根据直线导轨精度等级,确定水平和垂直方向位移公差范围。通过对比实际动态位移与位移公差范围,得到了直线导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动态位移位于运动公差合理区间内的时间占比。通过对不同精度等级的SHS-45R直线导轨的分析可以得到,随着导轨精度等级的提高,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动态位移位于运动公差合理区间内部的比例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20.
以数控端面外圆磨床垫板上的直线导轨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结构特点。根据数控端面外圆磨床机械传动机构在定位精度、导向精度和进给精度上的高要求,详细介绍了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实践表明,按照一定的工艺规程安装直线导轨,可以提高数控端面外圆磨床的进给精度,减少机械传动误差,使数控端面外圆磨床的功能部件更为经济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