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防止设备漏电时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或接零措施。在低压三相四线供电方式中,变压器中性点均采用直接接地工作方式。低压用户若采用保护接零方式,则有如下特点:一旦发生设备相线对外壳的漏电,设备所接电源该相熔丝将会断脱,设...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 ,确保用电安全、可靠 ,防止事故发生 ,合理选择供用电设备的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接地保护又称保护接地 (安全接地) ,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 ,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 ,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接零保护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 ,为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漏电保护(漏电电流保护 )是对有致命危险的触电提供间接的接触保护。1 保护接地与接零电力建设施工现场采取何种接地与接零方式 ,与现场的供…  相似文献   

3.
浦镇 《供用电》1997,14(5):38-39
在我国380/220V低压三相四线配电系统的中性点都是直接接地的,可采用的保护接地方式有两个系统,即TN系统和TT系统。TN系统也称保护接零系统;TT系统则称为保护接地系统。本文分析介绍了TN、TT系统的应用与特点,以及漏电保护器的接法。  相似文献   

4.
问题1:家用电器没有保护接地 凡是电源引线采用三脚插头的家用电器都必须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根据我国《低压用户电气安装规程》的规定,由低压公用电网或农村集体电网供电的低压电气装置应采用保护接地,不得采用保护接零。所谓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器具的金属外壳与大地作可靠连接。当发生漏电故障时,外壳的危险电压安全泄人大地,保障人身安全。电气接地必须接在专用接地线上。目前,我国农村大多数家庭根本就没有接地线。极个别用户采用保护接地,  相似文献   

5.
毛秀琴  李彬 《电气开关》1995,(1):12-14,21
电气安全技术,主要分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两大部分.设备安全从配电设计、安装规程的要求上就做了可靠的保证(过载、短路、欠压),为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在电气部分,具体的规定了在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中,设备外壳要求保护接地,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设备外壳要求保护接零.并且规定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允许一部分设备采取的是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采取保护接零.目的是一旦发生绝缘漏电,造成人体触电以减小通过人体时的电流.另外在电器装置、电工安全用具等安全组织措施上  相似文献   

6.
1.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适用范围保护接地适用于低压不接地电网;保护接零适用于低压接地电网。必须指出,在同一电力系统中,不允许一部分设备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接中线。因为当接地的设备导体碰壳时,若熔丝未能熔断,此时就有电流由接地电极经大地回到电源,形成闭合路径,如图1所示。电流在大地中是流散的,只有在接地电极的附近,才具有电阻值和较大的电压降,于是在两个接地极之间的大地中形成如图1(b)所示的电位分布。由图可见,这时所有接中线的设备外壳与大地的零电位点之间存在着一个电压(称为对地电压)。如果有人站  相似文献   

7.
1 引言三相供电系统已普遍为人们所共知 ,但对于不同的供、用电环境 ,相应地出现了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及三相五线制的供电方式。下面就上述几种不同的供电方式及其接地保护分别予以论述 ,以期使人们合理地选择使用。2 三相三线制供电及其接地保护图 1为三相三线制供电方式 ,这种方式广泛应用于地下开采 ,特别是煤矿井下。由于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 ,特别是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向煤矿井下供电的变压器 ,严禁中性点接地 ,其目的是防止漏电而发生危险。漏电的危险性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人身触及…  相似文献   

8.
黄冰 《电工技术》1998,(1):48-50,56
我国民用住宅用电,普遍采用的是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一相四线制从电系统。“保护接零”是公认的最可靠的防触电保护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民宅中。它在我国民宅中主要采用共用零线系统和忖用接零保护线的供电系统。本文就这两种系统在实际民宅施工、布线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我国用电安全技术与国际电工标准(IEC标准)接轨后,用电安全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过去,我国推荐采用保护接零(IEC标准称TN系统),现在许多发达国家的供电公司及我国许多供电部门都规定由地区低压电网供电的用户应采用保护接地(TT系统)这是因为保护接零存在故障电压在电网内扩散的问题,现用下图说明。图中用户A和用户B都采用保护接零,当用户B发生相线(L线)碰外壳短路而保险丝不能有效切断电路时,用电设备外壳的故障电压U_t不仅危害用户B本身,还可沿图中的保护地线(PE线)和保护中性线(PEN线)传导至用户A的用电设备外壳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对用  相似文献   

10.
提一个简单的安全用电问题:日常家庭用“三脚插座”中标有接地符号的插眼其作用是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绝大部分人回答是:“保护接地”,这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是:“保护接零”。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错误?主要是对“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概念不清造成的。“所谓保护接地,是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装置可靠地连接起来”;“保护接零是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可靠地连接起来”。搞清楚这两个概念后,究竟采用哪种保护,则要视供电系统而定。目前我国民用照明三相四线制供电,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故应采用保护接零,而不应采用保护接地。道理很简单,请参见图1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罗润苟 《电气时代》1999,(10):18-18
在我矿生产中,对于220/380V的用电系统均采用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变压器的中性点通过接地体直接接地,在此用电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均采用接零保护,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体的阻值小于4Ω,以确保变压器中性点对地电压在安全电压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曾祥成 《大众用电》2005,21(12):30-30
农村电网改造多采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在该配电系统中.为防止漏电、触电事故,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的技术措施、但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这种保护接地措施仍有欠妥之处。因为低压电嗍的相电雎为220V,配变中性线的接地电阻.按技术要求不得超过4Ω。接地保护的接地电阻也按411计算,则发生电气碰壳短路时,  相似文献   

13.
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接地还是接零,是由其电源系统的工作制决定的。如果电源系统是对地绝缘的,即不接地工作制,则须采用保护接地,即接地;若电源系统的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即中性点直接接地工作制,则须采用保护接零,即接零。我国的民用电电源的工作制,都是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工作制,即380/220V的三相四线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使用的日用电器,只能采用保护接零。  相似文献   

14.
《电世界》2011,(11):56-56
1.大地为什么能吸收雷电流,不能无限吸收电气设备的漏电流? 雷击属于静电场中的现象。大地是一个容量极大的电容器,因此能无限吸收静电荷,即雷电流。漏电是属于直流电回路或交流电回路的一种现象。电气设备漏电流通过设备的接地极(保护接地)流入大地后又通过大地和电源的接地极(系统接地)回到电源。如果电源不接地,例如系统采用IT型式,  相似文献   

15.
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是采用接地还是接零,是由其电源系统的工作制决定的,如果电源系统是对地绝缘的,即不接地工作制,那么,这个系统的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就必须采用保护接地,即按地。若电源系统的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即中性点直接接地工作制。则这个系统的用电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就必须采用保护接零,即接零。我国的日用电电源的工作制,都是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工作制,即380/220伏的三相四线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使用的日用电器,无疑只有采用保护接零,而不能采用保护接地。这一点,在《电力设备接地设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目前低压供电电网中有关接地、接零保护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可供电气人员参考,并从中得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它们可靠而良好的运行,对保障施工现场人身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起重机接地保护是防止雷击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绝缘不良等原因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分析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桥(门)式起重机几种接地不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1.零线重复接地的规定在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线路中,零线重复接地是在配电变压器处中性点接地以外,低压架空线的干线和分支线终端零线重复接地,线路长度超过1km再将零线重复接地。零线重复接地是接零系统中零线断线后接零电力设备的保护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是不准将部分设备作接地保护,部分设备作接零保护。因此,在公用配变供电系统中,规定只能采用接地保护,没有进行零线重复接地。  相似文献   

20.
林智泉 《电气时代》2006,(6):138-139
目前普遍采用的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存在着各种缺陷,设置漏电保护器以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多年运行结果来看,漏电保护器在电网的安全保护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安装漏电保护器与原有的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同时作用,可确保低压电气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