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泽娜 《广东化工》2007,34(6):86-88,78
调和是润滑油生产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综合地介绍了在润滑油生产过程当中经常使用到的调和方法和调和设备,以及这些调和方法和调和设备在实际的润滑油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并简单介绍了润滑油生产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越来越重视车用汽油环保问题,目前已全面实施类似欧Ⅴ标准的车用汽油标准(GB17930-2013),汽油控制指标较多并且非常严格,国内各大中型炼油厂大多进行了汽油调和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但是实际调和效果差别较大,普遍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优化调和,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汽油调和系统中的调和思路、硬件配置、软件配置、流程优化、维护及培训等等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供炼油企业和设计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云南石化汽油的调和技术及汽油池组成,通过分析汽油主要控制指标和产品质量状况,对比两种汽油标准,提出汽油调和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做好国Ⅵ标准汽油调和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储罐汽油调和法的介绍,以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储罐汽油调和为例,采集分析相关数据,并对汽油调和方法进行优化,达到缩短储罐汽油调和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柴油间歇调和及半自动调和的生产模式,优化柴油调和比例的计算,利用计算机VB程序,编制出了柴油调和各组分比例计算程序,提高了柴油调和比例计算的精确度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杨红  王相福 《当代化工》2003,32(2):121-123
MTBE作为调合生产高标号无铅汽油的重要的高辛烷值组分油,准确测试其辛烷值在汽油调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初步探讨了MTBE研究法辛烷值的测试方法,尝试了用甲苯标准燃料做参比燃料直接测定其净辛烷值,同时也测定了MTBE的混配辛烷值,通过MTBE辛烷值的测试,了解了MTBE的调和效应,确认了在石油二厂无铅汽油调和生产中对催化汽油的MTBE的真实辛烷值约为108/RON,指导了车用无铅汽油的调和生产。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Z2):274-276
将催化裂化油浆糠醛抽出油与60#,70#,90#,100#四种基质沥青以1∶1、1∶2、1∶4、1∶6的比例进行调和,考察糠醛抽出油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对16种调和沥青进行测试分析,发现糠醛抽出油对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和延伸度的影响,以70#沥青为基质,糠醛抽出油与沥青调和比例为1∶4时,能调和出符合国家标准的100#优质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国内原油调和的现状、工艺原理及应用,并结合原油调和的实际需求,提出和设计了原油调和的控制优化系统,投运结果显示原油调和先进控制系统可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浅析实施油品智能调和的措施与方法,内容包括调和计划/优化,在线油品调和比率控制,油品调和特性控制等。  相似文献   

10.
浅析实施油品智能调和的措施与方法,内容包括调和计划/优化,在线油品调和比率控制,油品调和特性控制等。  相似文献   

11.
利用FLUENT 15.0实现流场数值模拟,采用混合模型和湍流标准k-ε模型,研究储罐用浮动式油品调和装置的调和性能和结构优化,分析其流速变化和出口油密度平均值。结果得出,储罐用浮动式油品调和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储罐中的油料分层问题,且无需其他动力,并提出结构改进的方案,得到的出口油密度平均值误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2.
乙醇汽油的调和工艺及防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再励 《江苏化工》2007,35(3):51-54
介绍了乙醇汽油调和工艺,指出乙醇汽油调和应首先采用管道比例调和,并对管道比例调和的几种工艺做了分析比较。针对乙醇汽油含水易分层的特点,提出防水设计要从乙醇汽油的原料接卸、存储,油品调和以及成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入手,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胡锦原  侯云龙 《广东化工》2022,(19):105-108
通过对云南某炼厂开工后三个月的汽油调和组分生产装置馏出口性质、汽油调和比例及成品汽油性质进行分析统计,优化了汽油调和模型中的各组分的性质参数,从而能够有效的利用汽油调和模型对产品质量进行预测。同时,针对开工初期汽油调和产品质量过剩严重,及调和比例变化大造成成品汽油产品质量波动的问题,利用优化后的参数,结合装置平稳生产后的各汽油组分产量,优化得到成品汽油相对稳定的调和比例。相比初期的调和产品,质量过剩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使成品汽油的质量保持稳定,便于在线自动调和控制系统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并初步总结了呼炼直馏常一线,常二线柴油及催化柴油的调和性能,确定了常二线与催柴,常一、常二和催柴调和的较佳比例,指出催柴冷点是决定调和柴油冷滤点的首要因素,提出优化的-20^#,-^#,-35^#柴油调和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控制船用燃料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20年1月1日起强制执行新的硫排放限制法规,将全球范围内的船用燃料油的硫含量限制在0.5%(质量分数)以下。为应对新的燃料油市场形势,中石油某炼化公司积极开展残渣型船用燃料油的调和研究。对照GB17411—2015船用燃料油标准,针对炼厂减压渣油、催化油浆、焦化蜡油、脱蜡油等低值重油进行化验分析,结合本公司炼油结构及市场行情,优选出可能用于船用燃料油RMG380的调和组分。开发公司内部条件下调和成本最低且可行的船用燃料油调和方案,根据调和方案调和出满足残渣型船用燃料油标准RMG380指标要求的产品,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煤化工》2021,49(4)
为实现煤直接液化与煤间接液化组分油的工业化调和,将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柴油和宁夏煤间接液化柴油性质与GB 19147—2016中车用柴油(Ⅵ)(简称国Ⅵ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对比,得出煤液化油品调和控制的关键指标为运动黏度、凝点、冷滤点、闪点、十六烷指数和密度,并对关键指标的生产控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室调和试验调和出满足国Ⅵ标准要求的0号、-10号和-20号柴油,确定了两种组分油的工业化调和比例;实验室和工业化调和的-10号柴油数据均满足国Ⅵ标准对-10号柴油的要求,且两者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17.
对油品调和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品调和对油品质量的改进作用,以促进我国炼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扩能改造项目实施后,汽油调和组分及手段就将发生恒大的改变,本作者就公司扩能后的汽油调和做简要计算和讨论,提出了指导调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石油三厂分子筛脱蜡装置生产的液蜡产品的手工调和方法及利用微处理机进行自动调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动态开发基础上,主要简介了常用的递减曲线法,即指数递减、双曲线递减、调和递减,分析调研了各个递减曲线的使用条件、注意事项、判断方法,为以后的应用提供主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