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城市博物馆》我喜欢在城市中游荡,把城市当作巨大的博物馆,从中寻找想要观看的事物,城市囊括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试图从中寻找到那些人们生活其中却又不忽视的身边之物,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充实。有时候,我会没有目的地行走在城中,那种寂寥空旷的城市场景让我内心感到震撼和孤寂,假如若干年后,人类不复存在,还会有什么是人类曾经生活于这个地球上的见证?山谷记不住人们呐喊的回音,河水为世人洗尽铅华,恐怕只有城市是人类自己留下的痕迹,惟有城市是人类给这个世界打下的最深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表情和生活中的表情一样,都是为了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或是愤怒或是哀伤,或是喜悦或是惊恐。  相似文献   

3.
老街记忆     
《电脑迷》2010,(13):40-40
随着城市发展,大部分狭窄的弄堂、低矮的平房已经被高楼大厦取代,保存着老城最真实生活风貌的老街已经越来越少。如果有机会去老街转转,不妨用相机记录下发生在老街里的故事,给自己和这座城市留下更多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综合     
自从相机问世以来,我们似乎从没象现在这样对它青睐有加。如今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希望能留下一张或是有意义、或是有意思的图片与朋友共同分享,于是相机开始与其它各种产品相结合,衍生出的新产品让我们真有点目不暇接了!  相似文献   

5.
一路上有你     
胡涛 《程序员》2001,(9):80-80
很早,就听说过SOHO。那时,在我的心中,SOHO就象一位披着神秘面纱的少女。我总想撩开她的面纱,去认识她,了解她。直到大学毕业,我终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SOHO族,并且悄悄地爱上了她。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在家办公,远离了城市的喧哗和浮  相似文献   

6.
OJ 《软件》2005,(1):36-41
《不朽之都:尼罗河的儿女》(下丈简祢COTN)与玩家曾经接触过的许多城市建设游戏不同。游戏的重点不在城市,而在于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建筑只是人们的居所,而人们有着其他渴望和需求,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在COTN中,玩家虽然无法控制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可以为每个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一个原始村民变成农民、成为小业主,甚至从事更为上层的职业。不过,当人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也会选择离开玩家所创造的社会。玩家如果能够让人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那幺自己的名字就会流芳千古。相反、玩家如果让人们处于水深火热、那么自己的政权就可能会被推翻。总而言之,在COTK中,玩家要努力做到的不外乎让自己的人民建造巨大的金字塔、方尖石碑和寺庙.将自己的荣耀剥录在砖石之上;让埃及的思想,宗教和文化不仅在本民族发扬光大.而且遍播于世界:让自己的声望提升,让自己的力量增强:让世界地图成为文明发展之路的日志,记录下自己引领着埃及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大步发展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更多方便快捷途径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威胁。人们的相关证件、磁卡、密码等进行身份认证的工具容易被其他人盗用或是被自己丢失,这些不利于认证身份的因素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本文从人体生物特征的生理特征方面,对目前身份认证技术的类型和各自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能源在现在的这个急需的社会当中充当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们的处理不当,或在不经意间就会将能源浪费,或由于技术设备的落后导致能源流失,对于人们来说是十不值当的。所以在当今社会中节约能源是必不可少的,理当引起人们的注意。就电冰箱来说,电冰箱在人们日用、生活中充当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农村或是城市,家家都会必备一台。  相似文献   

9.
柯蓝的美是知性的,她的谈吐中时刻洋溢着她对生活的总结,对世事的感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柯蓝的数码观外,还有她所坚持的“柯蓝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数码精品世界》2008,(1):32-35
一个地地道道来自北京的女孩,她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青春热潮,“80后”这个新兴词语冉次被放大。热播剧《奋斗》中的杨晓芸可爱,率真又不乏一点点市侩的形象,已往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现实生活中的“杨晓芸”又是怎样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了她的生活,让我们从同她的对话中,来揭秘这一切。……  相似文献   

11.
创作一幅独特的,天马行空的艺术作品,一定离不开艺术家与众不同,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插画师温雪涛(Andrea Wan),在香港出生、加拿大成长,在丹麦学习插画,目前在柏林生活。如此不同的城市、多样的人群、复杂的文化,对她的作品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可贵的,丰富的经历,不仅仅让她获得了广阔的视野,更让她走上了一条通过艺术来“寻找自己”的道路,使她更多的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邢帆 《中国信息化》2014,(12):20-21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不少城市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普及开始的。湘潭虽小但在基础设施部署上,却拥有速度快,效果明显的特点。小而精,是人们冠以小事物的美赞或是期许。  相似文献   

13.
于惋宁像是一个城市生活的阐述者,她的设计中有故事、有经历、有情感,也有真实生活的悲与喜,这样的质感与温度,只有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自己深爱的事物中时,才能有所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世纪90年代,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家中或者单位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那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而当人们开始对无线局域网司空见惯的时候,人们又开始梦想着实现“无线城市”,梦想着在一个城市每个角落享受随时随地上网冲浪的乐趣,体会信息化为人们带来的快乐生活。  相似文献   

15.
朱文蔚 《程序员》2004,(11):34-37
她是个人电脑的始祖。是那么的卓尔不群。气质不凡。如今似乎被排挤在我们视线的边缘。却仍是我们事实上的潮流引领者。每一款新产品的问世。都可以引起无数人的欢呼。再昂贵的价格也无法阻挡人们对这些艺术品的热爱。但是这是个商业化的社会.尊崇着利益至上的原则。因此她作为一个艺术家.一直遭受着各种各样的磨难。无数未来佳作被迫胎死腹中或是半路夭折。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倒下。反而变得越来越成熟。今天的她不但更善于创造.同时也更善于生存。世界尚未终结。她的成败功过也无法断定。我们只好藉着过去的回忆。让大家自己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数码时代》2012,(5):104-105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走饭用“青春”这个令人感伤的字眼给无数人留下遗憾。很多网友都称赞她有才气,甚至不少人对她抱有同感,称自己也可能也有抑郁症。走饭临终前的数条微博其实是一条条死亡的呼救信号,但遗憾的是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我们是否真的能完全依赖虚拟的网络来拯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这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所有工作任你选,你会选择做什么?人们会梦想自己能在充满异国风情的地方工作,或是位居要职,或是有份喝酒赚钱两不误的美差。  相似文献   

18.
正初见林芳璐的作品,不禁为其特质迥异又兼收并蓄的面貌暗暗吃惊。看似简约现代的形态之内,攀附着充满民俗风情的语句;纯粹统一的色彩之下,充满了由结构的起伏带来的千回百转;既有充满灵性的情感表达,又毫不违和地与家具用品亲密联谊……林芳璐艺术性的表达赋予她的作品对于生活本源的真挚追求,或是呈惊人体量的,或是四两拨千斤的挖掘着中国传统工艺的可能性,而这一切要从她与蓝染工艺的相遇说起。  相似文献   

19.
铁板烧 《电脑迷》2010,(24):19-19
每个城市的音乐电台对于成长在80年代的朋友都不陌生,她伴随着我们度过每一个寂寞的夜晚,当网络成为人们娱乐的新手段时,调频电台也就慢慢退出人们生活,就如同奠文蔚的《电台情歌》一曲,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被埋藏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现在各个电台把网络作为新兴的传输手段。化身为网络电台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相似文献   

20.
《数码世界》2004,3(19)
"我就是我.做自己,够个性".这是一个标榜自我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个性真我的诠释.显示器也不再仅仅承载着电脑显示终端的功能,她已成为了装点空间、挥洒个性的物件,人们更渴望从她身上折射出自己对潮流脉搏的掌握及对生活品位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