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混相驱替中垂向驱扫效率主要受重力和渗透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如何确定稳定驱替速度,发挥重力对倾斜油藏注气驱的有利作用,是目前注气驱评价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非均质较严重、中高渗透水驱后期WX油藏,应用国外先进仪器,开展重力影响注气驱油效率的实验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倾斜油藏中重力对注气驱油效率的影响作用比预测的要大得多,在注气驱评价研究及油藏工程设计中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应加强对重力效应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种用于开发加拿大艾尔泊塔和平河砂的新水平井技术,经过1993年9月份的现场试验证明,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很在应用潜力,这种新技术就坚蒸汽辅助重力驱(SAED)的强化。艾尔伯塔省油砂技术研究局(AOSTRA)和其工业伙伴一起正在位于区尔伯塔北部的地下试验场(UTF)进行SAGD技术现场试验。SAGD井的配置包括两口平行且上下布置的水平井,上部的井连续注汽,流体和气体则从下部的井产出。加强蒸汽辅助重力驱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顶部油层剩余油难以动用,而聚驱后的主导技术尚无明确方法。在原油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油藏顶部注气、底部三元复合驱的思路。针对大庆聚合物驱后区块,进行了不同驱替方式的预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效果最好,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了13.53%。对比不同驱替方式的顶部油层剩余油饱和度,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能够将顶部低渗透油层有效动用,剩余油大幅减少。分析不同时间点的纵向剩余油饱和度分布,顶部注气后利用纵向压差驱替剩余油向下运移,底部实施三元复合驱利用平面压差驱替剩余油,实现了立体驱替。注气稳定重力复合驱技术为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井楼油田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油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井楼油田稠油油藏储层特征、原油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井楼一区油藏地质资料,建立超稠油油藏地质模型,模拟研究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开发方式下,注采工艺参数如:蒸汽干度、注气速度、生产井排液能力对累计产油量、累计油气比、采出程度的影响;对注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立最佳开发方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开采200天后,对压力场、温度场、剩余油饱和度场进行分析,研究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石油机械》2013,(7):38-41
针对水平井火驱辅助重力泄油钻井技术存在的井眼轨迹精细控制、直井和水平井间距的有效控制、套管下入技术、套管防腐技术以及水泥环的抗高温性能等技术难点,从基本原理、井身结构、摩阻以及套管和水泥浆体系优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场试验中,成功控制2井间距离为2.84 m。水平井水平段采用多点控制保证沿油层底部1 m距离平稳前进,并且井斜角大于90°,实钻轨迹完全在靶窗范围内,满足水平井火驱辅助重力泄油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火烧驱油采油工艺是开发稠洞油藏最经济的一种工艺,地面注气工艺是实现火烧驱油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兴古潜山油藏为巨厚变质岩潜山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含油高度达2 300 m,天然能量开发造成产量递减快,而注水开发难以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因此合理开发方式优选难度大。针对该油藏双重介质特征,改进实验流程,建立双重介质储层变压焖井实验方法,量化研究基质渗析驱油作用,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现场试验分析,深化注气开发驱油机理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巨厚变质岩潜山油藏注气开发能够发挥重力驱替、气体上浮驱油及基质渗析等作用,可大幅度提高波及体积,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兴古潜山油藏立体注气开发方案设计,采用顶部注气为主、中下部注气为辅的立体注气方式,在形成重力驱的同时发挥气体上浮驱油的作用,较天然能量开发提高采收率15%。  相似文献   

10.
超低渗油藏注气采油可行性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石油》2005,19(3):38-39,i003
  相似文献   

11.
实施顶部注气的重力驱油藏,随着不断周期性注气,油气界面下移,在生产前中期,不可避免地造成井筒气窜。针对此问题,提出通过套管放气达到井筒“气液分疏、控气采液”的举升工艺思路。为了掌握举升工艺中产出气在井筒中的运动规律及流动状态及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采用套管放气来判断在井筒中能否形成稳定气液界面,并开展了井筒可视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套管定量放气且油管鞋位置始终处于产层以下条件下,能够实现一段时间内稳定生产。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实施顶部注气重力驱油藏原油的开采。  相似文献   

12.
分采水平井超覆燃烧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燃烧的高热效和重力驱的高采收率特点的新型热采技术。COSH技术方便,燃烧过程用水量和水处理量少,对原油组份和燃烧动态不敏感。数值模拟研究表明,COSH方法其技术性能近似蒸汽辅助重力驱,而能耗成本要低得多。本文介绍COSH机理及模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涠12-1油田涠四段油藏注采井网不完善,并且在钻完井过程中由于储层受到严重污染,注水较晚,最终导致涠四段油藏地层压力下降,开发效果不好。为改善该油藏开发效果,试图进行注气开发,为确定油藏注气开发的效果,结合油藏的地质油藏特点,综合运用带倾角的长岩心注气重力稳定驱、带倾角的注采井组二维均质剖面模型、层状剖面模型以及韵律剖面模型,并采用注气驱机理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注气驱替机理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涠洲12-1油田中块涠四段注气非混相驱油的主要机理为重力分异辅助作用,储层非均质性、油气毛管压力和注入气黏度变化对注气驱油的采收率影响较小。采油速度不超过5%,注气近混相驱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下倾气驱油界面,且比注水开发将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增加注入速度和提高各波及效率,水平井技术被视为提高CO2驱油经济性的很有潜力的一种方法。由于水平注入井以状油藏的纵向波及效率仍有待确定,因此,Texaco公司计划钻两口注CO2蝇,在它们附近,还要钻观察井以监测油层的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17.
通过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水平井火驱辅助重力泄油过程中不同阶段燃烧前缘和结焦带的展布规律,并分析各阶段燃烧前缘稳定推进机理及影响因素。燃烧前缘的扩展可分为点火启动、径向扩展和向前推进3个阶段。点火启动阶段,油层上部最先实现点火,点火温度、点火时间和注气速率是该阶段的关键操作参数。径向扩展阶段,燃烧前缘呈"漏斗状"继续向四周和下部扩展,此时调控的关键在于注气速率与燃烧前缘的面积相匹配。燃烧前缘推进到水平井趾端射孔段后,以一定的倾角朝水平井跟部方向推进,超覆式燃烧和结焦带对水平井筒的封堵是该阶段实现稳定泄油的重要原因。在矿场试验中,应从井网模式、点火参数和注采制度等方面采取优化措施来维持燃烧前缘的稳定推进。  相似文献   

18.
19.
华北油田于20世纪90年代在古潜山油藏开展了注氮气重力驱提高采收率试验,在试验区形成了“气顶-富集油带-底水”的格局,先期采用裸眼完井利用旧井采油,只出气不出油,为此,进行了油藏工程、采油工艺一体化研究,提出“隔—控—分”采油工艺设计理念,通过克服重力分异、密度差影响的有效驻留承压堵漏,隔绝气相、水相与井筒直接沟通。借助火山熔岩喷发、岩浆冷凝堆积的自然原理,基于热敏树脂特殊的温敏流变性能,实现了“滞留温控闪凝”承压堵漏,解决了高角度大缝大洞发育储层恶性漏失的问题,提高了固井完井质量,结合人工举升控制生产压差,实现了有限厚度富集油的有效采出,坚定了古潜山发展注气重力驱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