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石油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地质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随着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活动,而逐步总结上升为理论的。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艰苦的探索与努力。我们遵循的原则是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的。 我们走过的道路是从西部延长油矿,玉门油矿到东部大庆油田和吉林油田、二连盆  相似文献   

2.
正据中国石油网消息10月16日,第25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孙越崎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能源工业的创办者和奠基人,先后领导开发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油矿——延长油矿,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座较具规模的石油城——玉门油矿,为我国煤炭、石油事业的开发建设,现代能源工业的创立发展,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尊称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伴随着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步伐,研究院经历了石油科学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个阶段,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风雨历程。50年来,研究院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书写了一部艰苦创业的发展史,走出了一条科技兴油的创新路,绘就了一幅人才辈出的群英谱,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为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和油气勘探开发科技进步做出了三大历史贡献。一是直接参与了中国大多数陆上油气田以及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田的勘探发现与开发建设,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建立完善了完整配套的中国陆相石油地质与油气田开发的理论技术体系,在中国石油科技进步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占据了重要地位。三是培养造就了以15名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与学者,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功勋。50年来,研究院始终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坚持走人才培养之路,坚持走特色文化发展之路,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传承历史,开创未来 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相似文献   

4.
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走过了60年光辉的发展历程。在此,我们表示热烈祝贺!60年来,研究院几代石油科技工作者直接参与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实践,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攀登石油科技高峰,创立、发展、完善了中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理论体系,是中国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和油气田开发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研发形成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专业齐全、配套和具有特色的石油工程技术系列,是重大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5.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   总被引:63,自引:10,他引:63  
鄂尔多斯盆地显生宙沉积巨厚,是一个多旋回叠合的克拉通盆地。盆地内已勘探开发的4套含油气系统均属地层岩性油气藏,十三叠统延长组砂岩油藏为实低渗透率油藏;下保型统延安组砂岩油藏为中-低渗透率岩性油藏;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为低渗透率碳酸盐岩风化亮气服;下二叠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为河流相低渗透中砂岩气藏。自1907年在延长城西钻成我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以来,延长油矿已历经百年勘探开发历程,掌握了适应特低渗透率浅油层的勘探开发工艺技术并不断向前发展,企业愈办愈兴旺。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使特低渗透率油藏开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延长油矿2003年产油230万t,历年累计产油1321万t;延安、桂林二地区14个县钻采公司2003年产油330万t,历年累计产油1301万t;加上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勘探局2003年产油701万t,历年累计产油6489万t,2003年盆地内共有油井2万口,年产油1262万t,历年累计产油0121万t,为老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图9表3参12照片2  相似文献   

6.
一部延长油矿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石油发展史的缩影,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后,延长油矿又迈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承造 《石油学报》2020,41(12):1445-1464
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1)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2)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3)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4)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5)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资源困难的条件下原油年产量保持在2×108t水平,天然气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年的天然气产量达2 200×108m3。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产气国。通过探讨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形势,分析中国石油工业上游面临的理论技术挑战,展望了未来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前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已全面进入深层、深水、非常规领域。预测直到2035年中国的原油产量将在2×108t稳产,天然气产量将在3 000×108m3稳产。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面临着来自深层、深水、非常规、老油气田提高采收率以及碳捕集与封存(CC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五大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挑战。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深层、深水、非常规领域的油气地质理论和技术创新。形成新一代适应深层、深水、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理论、技术、装备与高效施工作业队伍是目前实现油气高效益、低成本开发的关键。先进的适应深层、深水、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以及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和C...  相似文献   

9.
正廿载春秋、风雨兼程,《中国石油勘探》及其前身《勘探家》自1996年8月创刊以来,已走过了2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20年来,本刊始终坚持客观展示"中国油气勘探战略、勘探思路方法、勘探案例与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为勘探管理决策者、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以推进和服务于中国油气勘探发展为办刊宗旨。自创办以来,基于开设的"勘探战略、石油地质、  相似文献   

10.
贾承造 《石油学报》2021,41(12):1445-1464
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①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②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③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④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⑤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的科技攻关方向和研发重点包括:①先进的石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②大气田勘探与复杂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③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④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⑤"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⑥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
《新疆石油地质》2005,26(2):i001
李德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石油地质学家.新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和开发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江苏苏州人.1922年10月17日生于上海,1941年人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学习,1945年7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之后,在甘肃玉门油矿地质室任实习员和中国石油公司上海总公司勘探室任助理地质师。1949年后历任陕西延长油矿主任地质师,甘肃玉门矿务局、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中矿务局总地质师,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地质指挥所副指挥,  相似文献   

12.
她是大庆油田的科技"心脏"和战略"智囊",45年来始终以油田发展为己任,创造并形成了以超越权威、超越前人和超越自我为核心的精神财富,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乃至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大庆油田研究院).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索井是适应我国油气斟探项目管理、地质科学理论、工艺技术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钻井类型,是油气勘探中的一项系统工程。1986年,原石油工业部决定在"七五"期间开展科学探索井研究,其目的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探索出我国科学钻井的新型管理体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接受了研究和部署科学探索井的任务,综合应用遥感、地质、生油、储层、地震、钻井工程等多学科成果和理论,相继开钻了台参1井、陕参1井、高参1井等科学探索井,从而开启了我国西北侏罗系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大规模勘探的序幕。今年正值科学探索井项目实施30周年,为了使更多读者了解科学探索井的历程与意义,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亲历并领导过此项目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赵文智院士。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指的是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的石油工业,是按照社会发展的历史而划分的。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石油工业缓慢发展,步履维艰,远远地落在了世界的后面。但是在中国整个石油发展史中,这个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它虽然没有保持住中国古代油气开采走在世界前列的辉煌,但毕竟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台湾苗栗油矿中国最早的油井出现在台湾。1874年,清政府钦差大臣沈葆桢到台湾巡视,得知苗粟县出磺坑产石油,提出将油矿实行官办。1877年3月25日,福建巡抚丁日昌上奏清廷,获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台湾省的中国石油公司和中国台湾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台湾的中国石油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以及石油炼制,石化原料生产,储运和销售等方面的业务情况。  相似文献   

16.
《石油学报》2014,(6):1011
<正>《石油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综合性高级别学术刊物,创刊于1980年,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重要的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在中国石油学术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大的影响力。为进一步适应非常规和深水油气资源等勘探开发新领域的理论技术发展要求,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学术文化,缩短出版时滞,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石油学报》将从2015年第1期起正式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发行。《石油学报》自2013年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后,以中国石油工业领先学术期刊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办刊质量,不断提升期刊学术水平。《石  相似文献   

17.
我们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是在原石油部松辽石油勘探局地质指挥所的基础上于1964年正式成立的。建院45年来,广大科技人员以油田发展为己任,立足油田,自主创新,挑战极限,攻坚克难,在创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理论、取得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创造并形成了“三超”(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等精神财富,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乃至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TE200507001中国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刊〕/翟光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当代石油石化.-2004,12(10).-1~6概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和油气储量的增长得益于国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通过分析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中国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5大思路。图2(许德联摘)TE200507002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分析〔刊〕/张杰,金之钧…(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当代石油石化.-2004,12(10).-17~19非常规油气是在油气勘探程度提高、能源需求量增加、勘探开发技…  相似文献   

19.
<正>以《石油勘探与开发》1979年第3期发表戴金星院士《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为标志,中国开启了煤成气理论研究与勘探开发的征程,至今已经走过40年光辉的历程。煤成气研究打破了煤系是天然气勘探禁区的传统认识,为开辟天然气勘探新领域和实现中国天然气工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指导,推动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非凡成就。在此,我们对煤成气研究攻关40周年取得的重大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对以戴金星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煤成气研究团队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建国以来,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探索与努力,中国已建设成为一个石油生产大国。中国油气勘探开发不断提出石油地质的新问题。通过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断丰富了中国的石油地质新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涉及:1)陆相油气的形成与富聚规律;2)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成矿规律;3)低-特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4)古潜山油气藏;5)煤成烃的研究与实践;6)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探的突破;和7)前陆盆地逆掩推覆带油气勘探的新进展。在当前能源供需矛盾的形势下,中国石油地球科学工作者将作出新努力,在陆地和海洋勘探开发更多的新油气田,特别是大油气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