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在多层螺旋CT中的诊断特征,并提高多层螺旋CT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能力。方法:选取67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59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此两组CT影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在病灶分布、分叶、毛刺上同观察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增强扫描则能够充分显现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在鉴别周围型肺癌上具有一定作用,对于无法确诊病例,应在其抗感染治疗后进行影像学随访,以提高其鉴别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沈延艺 《影像技术》2015,(3):26-27,31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肺炎的影像诊断价值,从而为慢性肺炎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为86例行CT检查及X线检查,并对CT诊断及X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形态包括类圆形20例,圆形13例,锯齿样31例,波浪样22例。在病灶密度方面,49例为低密度,37例病灶密度呈现出不均匀状态。结论:影像诊断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及误治的发生率,在诊断老年慢性肺炎时可充分利用影像诊断技术,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春 《影像技术》2016,(4):13-14
目的:比较研究鼻窦病变的放射影像学特点与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鼻窦病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在术前接受过X线摄片、CT等放射影像学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特征,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分别将X线摄片结果、CT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其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0%(37/50)和86.0%(43/50),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放射影像学手段诊断鼻窦病变可以为医生提供丰富的病灶信息,为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T影像学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S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集的SPLC病人为对象,总共68例。对其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对其均给予CT影像学技术扫描,对其影像学情况表现进行观察研究。结果:CT显示病人的病灶多集中于左肺,病灶大小为8-20mm,以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及密度不均且呈小颗粒状堆积为主要表现,病灶边缘的分叶比较深,病灶周围中,11例胸膜边缘有玻璃样晕影,21例有线影,32例有胸膜凹陷征,4例有支气管血管聚集征。经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强化者21例,不均匀强化者47例,病灶的时间及密度曲线呈现出缓慢升高表现。结论:CT影像技术应用于SPLC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SPLC鉴别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方波 《影像技术》2014,(2):38-39,20
目的:通过患者临床表现,结合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探究其诊断结果对患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进行颈椎病诊治的患者12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X线摄片及CT扫描,根据影像学结果,分析两组的诊断水平。结果:X线平片可良好地展示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及骨质改变,而CT对椎间盘、黄韧带、后纵韧带、椎体形态程度及病变部位具有良好地诊断作用,故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意义。结论:临床诊断颈椎病,X线摄片常为首选检查方法,但只能显示部分颈椎病变,CT扫描诊断颈椎管及椎间盘的准确性高于X线摄片,故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根据病情选取检查方法,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孙登峰 《影像技术》2014,26(4):33-35
目的:比较X线胸片与CT、HRCT对矽肺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作用,并对不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矽肺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胸片、CT、HRCT检查,对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RCT对于小阴影、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特征明显优于CT与X线胸片;而X线胸片对于大阴影的显示、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胸膜改变的影像特征表现略差于CT、HRCT。结论:CT对于矽肺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特别是HRCT,而结合X线胸片能进一步对矽肺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中影像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本院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600例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超声检查表现为极低回声或弥漫性低回声;CT平扫肿物密度较附近肌肉密度更低,质地相对均匀;ECT病变部位呈现为稀疏显像。结论:影像学诊断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CT与X线在矽肺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100例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矽肺患者的X线与CT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它们在矽肺诊断过程中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的总确诊例数为32(32.0%)例,X线的总确诊例数为32(32.0%)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矽肺I期、II期、II期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在矽肺的诊断中更具有优势,矽肺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但为了早期诊断矽肺和确定其进展,为治疗提供合理的参考,在X线的基础上结合CT检查更有利于矽肺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表现及特征,从而提高临床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治效率。方法:选取6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平片检查,28例给予CT平扫检查,32例给予MRI检查,观察不同方法的影像表现和诊断效果。结果:X线主要表现为患侧关节内、关节旁及周围可见数目不等、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软骨瘤钙化或骨化影,钙化软骨瘤结节体密度不匀,较大钙化或骨化结节可表现为中心低密度,周缘高密度。CT平扫均能清晰显示患者软骨瘤结节,可显示患者的边缘骨质增生、关节积液以及关节滑膜增厚等情况。MRI检查均可见早期关节病变,钙化软骨结节在T1WI和T2WI图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伴有关节软组织肿胀患者T1WI图像表现为低信号,T2WI图像表现为等高信号;伴有关节积液患者T1WI和T2WI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高信号。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滑膜骨软骨瘤病,且软骨瘤结节大小、数目、位置等情况与X线平片、CT以及MRI检查结果基本符合。结论: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在滑膜骨软骨瘤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诊断中应用CT和MR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中选取58例,分别给予所有患者CT和MR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和MR检查均能够比较清晰地显示患者的病变位置,病变位置主要为小脑蚓部、胼胝体内壁、第四脑室和额叶等。CT扫描主要表现为肿瘤实质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的有20例,表现为囊性病变4例,片状钙化有7例,其他患者表现为肿块呈分叶状和结节状钙化等。MR检查主要表现为肿瘤实质呈等或稍低信号、丝瓜瓤样囊变等,其中表现为血管流空5例、瘤内钙化、7例表现为坏死囊变、出血8例。通过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CT与MR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5.17%和81.03%,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均能为临床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提供重要依据,但MR诊断的准确率相对更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仔细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肺部真菌感染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首先均给予X线检查,然后进行CT诊断,对CT扫描影像学特点进行观察,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X线:检出4例,检出率为10.0%;CT:检出27例,检出率为67.5%;CT阳性检出率高于X线检出率(p0.05);CT曲线下面积为0.758,X线曲线下面积为0.667。结论:采用CT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CT诊断检出率,但如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则要和影像学动态观察相结合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2.
甘敏 《影像技术》2015,(3):9-10
目的:对37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以及病例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对于少见良性病变的诊断能力。方法:对于37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MRI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中,其中单发的为29例,多发的为8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主要位于右叶前段或者后段的有26例,左叶内侧段或者外侧段的为9例,尾状叶的为2例。其中的8例患者中有一个或多个肝血管瘤。在29例单发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当中,其中有6例患者有一个或多个血管瘤;而在8例多发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有一个或多个血管瘤,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的差异;而对照组25例非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患者中有3例伴血管瘤,肝腺瘤、转移瘤和组织细胞纤维瘤各1例。37例肝局灶性患者结节增生伴随血管瘤的比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中25例的非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结论:绝大多数的FNH在MRI上有特征性的征象,MRI对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X线及CT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痰检阳性病例61例,其中30例单行X线检查,14例单行CT检查,17例联合X线和CT检查,以上不同检查方法的患者分别对应组1、组2、组3。比较3组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组1诊断正确19例,正确率为63.33%;组2诊断正确12例,正确率为85.71%;组3诊断正确17例,正确率为100%。组1分别与组2、组3的比较以及组2与组3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1确诊的19例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可见明显的肺结核病灶,其余11例未能明确病灶,并发现15个空洞。组2确诊的13例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肺结核病灶,并发现空洞12个,支气管传播灶10例,钙化灶7例,胸膜肥厚粘连5例,胸水9例,另有肺气肿4例,肺大泡3例。组3确诊的17例患者同样存在明显的肺结核病灶,其中发现空洞15个,支气管传播灶12例,钙化灶4例,胸膜肥厚粘连6例,胸水11例,另有肺气肿5例,肺大泡2例。且组1可见病灶均分布在肺上叶和下叶,且未能明确心影后区、纵膈旁区、肺尖区是否有病灶分布,而组2和组3均检出了心影后区、纵膈旁区、肺尖区等区域的病灶。结论:肺结核单纯采用X线检查会存在较高的漏诊率,确诊率明显低于单纯CT检查和X线、CT联合检查,且不能较好地检出心影后区、纵膈旁区、肺尖区等部位的病灶,对少量积液不敏感;而单纯CT检查仍会存在一定漏诊情况,确诊率不及X线、CT联合检查。因此,X线、CT联合检查肺结核的确诊率和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探讨.方法:以随机样本抽样法,抽取40例(2020年2月-7月)疑似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检出率.结果:40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病变密度多表现为单纯GGO(47.50%)、GGO伴细小网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与CT的影像学表现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60例,对患者的X线及CT影像学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X线平片检查,能够对患者的关节间隙、髁间嵴的增生变尖、骨质增生等情况予以清楚的显示,通过为患者开展CT检查,能够对患者的不同程度的关节内钙化、游离体、膝关节骨质增生等予以清楚的显示,有时通过CT检查结果也能够清楚的看到患者的半月板情况。结论: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过程中,通过为患者开展X线平片检查,能够实现患者的初步筛查,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实施CT检查,能够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详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T检查在霉菌性鼻窦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CT扫描并均经病理证实为霉菌性鼻窦炎患者60例,分析这些患者的CT检查影像资料,主要观察患者CT显示的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病变区的密度、病变部位鼻窦骨壁的骨质情况。结果:霉菌性鼻窦炎CT影像学表现的主要为:病变部位主要好发于上颌窦,常局限于单侧;鼻窦腔内的软组织影像呈现斑点状的钙化散在的影像;病变一侧的鼻窦窦口较对侧增大,使受累侧的正常组织结构受压移位;病变部位鼻窦骨壁的骨质增厚、硬化,骨质被破坏。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具有一定的CT影像学特征,CT检查可有效的诊断霉菌性鼻窦炎,可确定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并有助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临床上诊断该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与探讨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鉴别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胸肺部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并明确CT诊断及鉴别的临床价值。结果:104例患者中共诊断3例淋巴瘤、4例结核、2例转移瘤以及83例非典型胸部结节,其中有12例患者漏诊或者误诊,非典型胸部结节的CT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为87.7%(83/95)。结论:在非典型胸部结节病临床诊断中应用CT影像学检查能够更清楚观察病变,对于疾病病变位置、诊断与鉴别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出现病变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为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61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在入院以后3天内,给予螺旋CT和X线片检查,然后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病变的检出率。结果:经螺旋CT检查显示,关节面侵蚀、骨质增生硬化和关节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分别为83.14%、67.05%、21.84%,明显高于X线片检出率(分别为60.5%、54.41%和3.83%),上述指标检出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在对于患者关节间隙增宽、间隙狭窄和关节强直等检出率对比,螺旋CT和X线片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在提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出现病变的影像评价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临床CT特征以及临床诊断,分析其中致死、致残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2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对患者CT表现进行统计.同时选取同时期55例老年非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T表现.结果:中线结构移位是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CT上的主要征象,与对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估算出血量是CT诊断的另一优势,结果发现,当出血量>30ml时,患者死亡率出现明显上升(P<0.01).结论:CT可迅速对老年急性脑出血进行影像学诊断,并可以进行出血量估算,对患者治疗和预后起到积极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结果:7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交感神经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椎动脉型颈椎;9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脊髓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移位—变形;6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神经根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神经根受压—移位;6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椎动脉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钩突肥大、横突孔变小—分隔;5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食管型颈椎;27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混合型颈椎。结论:CT、MRI检查对行X线平片诊断较难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