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外貌、肤色、表情等不同,会导致较高的人脸检测漏检率和误检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肤色模型和中线定位的多姿态人脸检测算法。利用肤色特征快速排除大部分背景区域,根据人脸的显性特征分割出人脸候选区域,并对边缘检测后的图像进行投影,使用中线定位法实现多姿态人脸的检测与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多姿态人脸的快速检测,黑发单个人脸检测的检测率达93.3%,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肤色模型和椭圆环模板的人脸跟踪及姿态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结合椭圆环模板进行人脸跟踪及姿态估计的算法。该算法在基于肤色模型实现人脸跟踪及特征定位的过程中首先利用肤色模型定位人脸肤色区域,在跟踪中增加了自适应学习模块,使得原始的肤色模型能够在不同光照下实现自适应调整。然后利用人脸形状的先验知识,通过椭圆环模板实现人脸边缘的精确定位。最后根据所得到的面部特征和人脸边缘位置估计出人脸的姿态。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取得较为满意的跟踪结果,同时对人脸在旋转、缩放、遮挡等条件下,多人脸背景下的跟踪有较强的鲁邦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脸特征和AdaBoost算法的多姿态人脸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脸特征和AdaBoost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姿态人脸检测算法。首先利用肤色特征快速排除绝大部分背景区域,然后在肤色区域中搜索眼睛和嘴巴区域,根据眼睛和嘴巴区域的几何特征所确定的人脸方向分割出大致正向的人脸候选区域,最后利用AdaBoost算法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实验表明,算法能实现多姿态人脸的快速检测,而且对脸部表情和遮挡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形和肤色模型的自然态人脸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对当前人脸检测问题研究过程中常用方法及其特点进行论述基础上,分析了利用分形特征实现人脸检测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分形和肤色模型的自然态人脸检测方法.通过大量实验可知,该算法既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启发式(知识)模型的方法和基于统计模型方法适应变化能力差、检测速度慢的缺点,又克服了单纯的肤色模型算法对肤色相近区域误检率高的缺点,利用人脸图像所特有分形特征,可以实现自然态环境下,多角度、多姿态人脸检测.  相似文献   

5.
讨论并实现一个基于肤色模型和CAMShift方法的人脸检测与跟踪原型系统。该系统采用肤色模型分割出视频帧中的肤色区域与非肤色区域以检测出人脸.利用CAMShift算法跟踪运动的人脸,完成对人脸各种姿态的跟踪,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肤色和AdaBoost算法的彩色人脸图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肤色检测对复杂背景下的图像误检率高和AdaBoost算法对多姿态、多人脸图像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将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与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的人脸检测方法,即首先利用肤色和形态学操作分割肤色区域,再根据人脸区域的统计特性筛选出人脸候选区域,然后用AdaBoost级联分类器对候选区域扫描,以精确定位人脸.实验表明,该方法同时具有肤色检测正确率高与AdaBoost算法误检率低的优点,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多姿态、多人脸和复杂背景的情况,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肤色分割和AdaBoost算法的彩色图像的人脸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肤色分割和AdaBoost算法结合的人脸检测算法。首先,对彩色图像进行肤色分割,通过人脸肤色的统计特征得到候选人脸区域:然后,基于AdaBoost算法,使用由强分类器组成的级联分类器对候选人脸区域进行扫描,最终得到精确定位的人脸。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肤色检测快速和AdaBoost算法误检率低的优点,可以有效的运用于多姿态、多人脸和复杂背景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信息融合的多视角人脸检测方法.对视频图像通过对称差分算法检测运动区域,利用神经网络肤色模型对运动区域进行肤色识别,将多视角多人脸检测简化在候选区域内;最后通过集成多神经网络,其中每个神经网络负责一定视角的图像,实现了人脸验证,同时可以粗略地判定人脸姿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适应不同的光照环境,检测不同大小,不同视角的人脸.  相似文献   

9.
陈吓洪弟  陈锻生 《福建电脑》2006,(12):111-111,92
提出一种基于人脸检测与肤色信息相结合的人脸实时跟踪方法。该方法先用Adaboost算法进行人脸检测,在此基础上,CAMSHIFT算法跟据人脸肤色信息实现对人脸的自动跟踪。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快速、鲁棒的特点,能够满足实时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用于变化光照、多姿态和复杂背景条件下人脸识别的肤色区域动态分割算法。对彩色人脸输入图进行色偏校正和亮度调节预处理,利用肤色聚类特性构建一种自适应球体肤色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自适应肤色相似度,利用肤色相似度,采用自适应的动态阈值进行肤色区域目标的分割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变化光照、多姿态和复杂背景的彩色人脸图像,该算法有良好的分割精度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将BP神经网络用于人脸识别,并建立了人脸识别模型,该识别模型包括图像压缩、图像抽样、输入矢量标准化、BP神经网络与竞争选择处理过程,具有简单,识别率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将BP神经网络用于人脸识别,并建立了人脸识别模型,该识别模型包括图像压缩、图像抽样、输入矢量标准化、BP神经网络与竞争选择处理过程,具有简单,识别率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ed algorithms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facial images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blurriness, lighting conditions, head pose variations, and facial expressions. We developed face recognition prediction functions for images affected by blurriness, lighting conditions, and head pose variations based upon the eigenface technique. We also developed a classifier for images affected by facial expressions to assess their quality for recognition by the eigenface technique. Our experiments using different facial image databases showed that our algorithms are capable of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facial images. These algorithms could be used in a module for facial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n a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In the future, we will integrate the different measures of image quality to produce a single measure that indicat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a face image  相似文献   

14.
Detecting faces in images: a survey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Images containing faces are essential to intelligent vision-base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research efforts in face processing include face recognition, face tracking, pose estimation and expression recognition. However, many reported methods assume that the faces in an image or an image sequence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localized. To build fully automated systems that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face images, robust and efficient face detection algorithms are required. Given a single image, the goal of face detection is to identify all image regions which contain a face, regardless of its 3D position, orientation and lighting conditions. Such a problem is challenging because faces are non-rigid and have a high degree of variability in size, shape, color and texture. Numerous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detect faces in a single image,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ategorize and evaluate these algorithms. We also discuss relevant issues such as data collection, evaluation metrics and benchmarking. After analyzing these algorithms and identifying their limitations, we conclude with several promising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用主成分分析(PCA)、独立成分分析(ICA)以及线性鉴别分析(LDA)方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抽取,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进行人脸图像分类。通过在YALE人脸图像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表明,在多种特征抽取方法下的图像分类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受光照、表情、姿态及遮掩等变化而影响识别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最近点优化图像集匹配算法。将图库图像集和探针图像集建模成正则化仿射包,利用迭代器自动确定两个图像集间的正则化最近点;利用最近子空间分类器最小化正则化最近点;根据正则化最近点之间的欧氏距离及结构计算RNP集之间的距离,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完成人脸的识别。在Honda/UCSD、BU4DFE两大视频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几种较为先进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同时,大大减少了训练及测试总完成时间。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超分辨算法大部分仅仅利用一种网络分区重建高分辨率输出图像,并未考虑人脸图像中的结构性信息,导致了在人脸的重要器官重建上缺乏足够的细节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学习的人脸超分辨率算法。该算法独立采用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重建感兴趣的区域,由此在训练网络的过程中每个人脸区域的数据分布不同,不同的子网络能够获得更精确的先验信息。首先,对人脸图像采用超像素分割算法生成人脸组件部分和人脸背景图像;然后,采用人脸组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独立重建人脸组件图像块,并采用人脸背景重建网络生成人脸背景图像;其次,使用人脸组件融合网络将两种不同模型重建的人脸组件图像块自适应融合;最后,将生成的人脸组件图像块合并至人脸背景图像中,重建出最终的人脸图像。在FE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人脸图像超分辨率算法通过组件生成和增强学习幻构人脸图像(LCGE)及判决性增强的生成对抗网络(EDGAN)相比,所提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分别高出1.23 dB和1.11 dB。所提算法能够采用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组合学习重建更精准的人脸图像,同时拓展了图像重建先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人脸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人脸图像处理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识别、人脸跟踪、姿态估计和表情识别等。为了构造自动处理人脸图像的信息系统,首先需要鲁棒、有效的人脸检测算法。分析了有关人脸检测问题的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评价。从基于知识的方法、特征不变方法、模板匹配方法和基于外观的方法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的算法和理论,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关于人脸检测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孙霞  王自强 《计算机工程》2012,38(11):139-142
为解决人脸识别中的维数灾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核边际费希尔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在考虑图像流形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与图像数据相关的自适应核函数,采用核边际费希尔分析对高维人脸图像进行非线性降维,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降维后的低维特征空间中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识别性能优于其他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20.
林玲 《计算机仿真》2012,29(1):231-233,241
研究人脸识别问题。针对当人脸采集的图像出现面部关键区域遮挡时,传统算法往往需要依靠面部主要关键特征进行识别,遮挡人脸的大部分特征消失,造成的误识别、漏识别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遮挡人脸图片的识别方法。方法首先对遮挡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然后建立特征粗糙集,根据特征加权融合算法将细节特征向量进行有效联系,进而根据联系性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能够对遮挡的人脸图像进行有效的识别,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