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防止钢铁零件腐蚀和增加零件美观,在工业生产上常使用表面处理的方法使金属表面生成一薄的保护层。发黑(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均匀致密且与基体牢固结合的四氧化三铁薄膜)是应用最广的表面处理方法。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沿用“低温碱性发黑”。但该工艺存在着生产周期长、能耗大、碱雾大、严重污染环境,腐蚀厂房设备,侵害工人健康的缺陷。在环境保护法颁布后和控制能源以来,人们很自然地开始寻找替代碱性发黑的新方法。开展该项工作的研究中,无锡江南大学和无锡自行车零件厂协作,研制  相似文献   

2.
苏阳 《金属热处理》1999,(10):39-40
1 前言钢铁零件通过一定的处理,使零件表面形成一层Fe3O4薄膜,可达到耐磨、耐蚀以及美观的效果。其色泽与零件材料、表面加工状态以及氧化处理工艺有关。氧化处理通常分为发黄、发蓝、发黑等几种。发黑零件表面氧化膜厚于发黄零件,防腐性亦稍优于发黄件。由于发黄零件没有落色等缺陷,以及表面有光泽,处理成本低,目前已在许多产品上得到应用并已在部分产品上替代发黑处理。例如,自行车飞轮的表面氧化多采用发黄处理。常规方法是将零件浸于加热的氧化性盐浴中进行表面氧化。由于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化工原料的使用,在操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钢铁零件的常温发黑是一项新技术,它可应用于精密零件、工具、模具,机械零件及紧固件的表面保护与装饰,更适合于不能电镀或无法油漆的零件。传统的碱性发黑工艺采用烧碱——亚硝酸钠加热氧化方法,其主要缺点是: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工人劳动条件差及生产周期长等,因而限制了发黑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钢铁经发兰或发黑处理,既能增加抗蚀性,又具有装饰性。 传统的钢铁发兰,是在高温碱性液中进行氧化处理。近年来,节约能源的常温发黑技术已日趋成熟。常温发黑较多采用硒盐致黑,但因硒盐有毒,无毒常温发黑,也有迅速发展之势。 1 碱性氧化发兰 钢铁经氧化处理,零件表面生成一薄层氧化膜,氧化膜主要组成是四氧化三铁(Fe_9O_4),膜层厚约0.5~1.5μm,对零件精度无显著影响。膜层一般呈兰黑色或深黑色,氧化处理时不析氢,故不会产生氢脆。经氧化处理的钢铁件,需经皂化、重铬酸溶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钢经氧化处理后零件表面上能生产保护性氧化膜,提高零件的耐蚀性和润滑能力,故在机械、仪器仪表、武器和日用品零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依据材料和氧化处理的工艺规范,零件表面呈黑色或蓝黑色,所以钢的氧化处理又称为发黑或发蓝。目前国内工厂发黑氧化过程大都借助于单轨葫芦起吊零件。由于手工操作,生产工人在操作现场经受着酸、碱、盐雾的侵害,  相似文献   

6.
王荣滨 《模具制造》2001,1(7):46-47
模具钢零件发黑处理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生产量大,生产效率高,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发黑膜层有色泽晶亮商品表面、致密坚实、结合牢固、抗大气腐蚀和降低摩擦系数与对模具钢淬火件还起到补充回火、消除内应力作用。碳钢、碳工具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合金工具钢均可进行发黑处理。发黑处理在浓碱和氧化剂溶液中加热、氧化,  相似文献   

7.
JS—01新型无毒钢铁常温发黑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顺  王志杰 《腐蚀与防护》1994,15(4):209-211,205
1 引言 钢铁表面发黑(发兰)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具、量具、紧固件、仪器仪表、机械零配件、照相器材及军工产品等表面的防护与精饰处理。传统的发黑工艺采用含亚硝酸钠的高温碱性氧化体系,需在140℃左右处理30~9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并有能耗大、生产周期长,尤其是亚硝酸钠的致癌阼用,劳动条件差,污染环境等缺点。由于这些问题,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常温发黑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并有相应的常温发黑剂产品问世,  相似文献   

8.
1概述多年来,我国钢铁零件表面保护多采用老式碱性发黑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脱脂一清洗→除锈→清洗→氧化→清洗→皂化→上油→包装。此种工艺流程复杂,能耗大,成本高,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废液需要处理,对环保极为不利,不适于大批量生产。人为因素多,发黑质量不稳定。针对上述情况,国内不少单位和部门对发黑液及其工艺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特别是近几年,各种各样钢铁常温发黑剂不断出现,并推向市场,归纳起来有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染黑,属物理过程。根据热聚合机理,使钢铁工件表面凝聚沉积一层黑色薄膜,达到对工件的保…  相似文献   

9.
由于常温氧化工艺还不成熟,因此钢铁零(组)件氧化主要采用高温氧化工艺,但高温氧化工艺满足不了零件局部氧化膜修复的需求。为解决该难题,选取了CBS-19钢铁常温发黑剂对钢铁零件进行常温氧化,并研制了一种填充溶液对氧化后的零件进行填充处理,通过各种试验对比,发现钢铁零件采用常温氧化新工艺氧化后外观和耐蚀性均符合要求。通过试生产证明常温氧化新工艺能够满足钢铁零件表面氧化和局部氧化膜修复的需求,且具有节约成本、操作方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钢铁表面发黑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传统的碱性发黑工艺存在能耗大,发黑周期长,污染重.劳动条件差等缺陷。而市场出售的常温发黑剂处理工件后,存在膜层附着力和耐蚀性差的现象。作者对CuSO_4H_3SeO_3。常温发黑工艺进行反复试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前处理对2A12铝合金发黑阳极氧化及其空间服役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机加粗糙和表面活化等前处理对发黑阳极氧化形貌和热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等对前处理、氧化和热循环后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铝合金发黑膜层热循环性能变差,裂纹密度和宽度增加;而通过浸泡和溅射处理,由于表面微区域腐蚀,导致生成的氧化膜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力下降,从而引起在热循环过程中表面膜层的脱落,并结合微观形貌以及能谱测试结果探讨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活化对膜层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2.
钢铁件表面黑色转化膜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钢铁零件表面黑色转化膜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论述,并重点对常温发黑、氧化发黑、磷化发黑的成膜机理、膜层性能特点及应用情况作了说明。对述及的几种发黑技术的特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低碳钢基体进行超声喷丸前处理来提高其表面高温碱性发黑膜的耐蚀性。方法采用超声喷丸的方法在低碳钢表面获得剧烈变形层,达到组织细化的效果,并分别在超声喷丸处理前后的钢表面制备高温碱性发黑膜。通过微观观察、电化学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及全浸泡腐蚀试验,研究喷丸处理对转化膜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超声喷丸处理后,钢基体表层组织显著细化、均匀化,喷丸表面形成的发黑膜结晶颗粒细小、均匀、致密。该膜层与未喷丸表面的发黑膜相比,自腐蚀电位提高了170 m 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85%,膜层电阻增大1倍以上,并且耐盐水浸泡能力增强。结论超声喷丸的方法可以用于低碳钢表面的前处理,以提高其后续发黑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机械零件的防腐抗蚀能力和使其表面美观,一般采用发黑技术。传统的发黑工艺大多采用碱性发黑。其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能耗大,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寻求一种简便  相似文献   

15.
《表面工程资讯》2014,(5):55-55
答:现代工业由于轻合金得到迅速发展,故铜合金材料的使用有所减少。但是磷青铜、铍青铜等仍被广泛应用,并由于需要新的部件,也可以用机器自动化制造,所以黄铜仍然优于轻合金。如细小零件、照相机等光学机械部件,都进行发黑处理。对于铜的发黑(氧化),除电气材料外,直接使用纯铜的情况很少。和纯铜相近的材质,有磷青铜、铍青铜,它们的发黑方法与纯铜一样。其发黑有干式法和湿式法两种:(1)干式法(分硫化和氧化法)。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我厂某产品的铸钢件绝大部分要求表面处理。对零件的精度要求高,配合面的光洁度要求高(▽_7—▽_8),因此采用碱性氧化处理。这些铸钢件形状复杂,其中最大件重十八公斤。由于铸钢件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如气孔、缩孔、缩松等,均给表面处理带来了一定困难。按常规的表面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据《无锡热处理》报导,无锡探矿总厂工程师王学渊发明的一项黑色磷化表面处理技术去年获得专利,该发明引起英美有关专家注意,被英美某些杂志刊登。该表面处理技术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该磷化液处理的零件其抗腐蚀性同碱性发黑比提高10倍;到色泽深,为墨黑色,有极高的装饰性能,普通磷化为灰色或深灰色,不如黑色磷化美观;3)工艺操作简单,工作温度低于80℃,处理时间仅需5~7分钟,生产率亦高。该表面处理技术适用于各种机器零件、五金工具,在某些领域可代沓镇黑铬、黑镍。无锡发明的黑色磷化技术获专利引起英美杂志重视@向化纯…  相似文献   

18.
蒸汽处理是一种高温化学表面处理方法,旨在金属表面上生成一种结合性强、硬度高而又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以达到防腐蚀、提高耐磨性、气密性及表面硬度的目的,具有成本低、尺寸精度高、氧化层结合牢固、外表美观、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在自行设计的蒸汽处理炉中,对常用的普通碳素45#钢进行蒸汽处理工艺研究,采用划痕法、X-ray、SEM等手段研究蒸汽处理表面氧化膜的结合强度、厚度、成分及相关特性,结果表明:最佳的蒸汽处理工艺是加热温度570℃,保温3h,滴水量0.175mL/min.基体与膜的结合力较传统的发黑工艺强,但蒸汽处理氧化膜的致密度较发黑的差,临界载荷在相同加热温度和滴水量的情况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却降低.  相似文献   

19.
铸铝合金的无色化学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斯雄 《腐蚀与防护》1997,18(5):26-26,28
铸造铝合金是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在汽车、摩托车、航空、航天、船舶、潜艇等工业部门,特别是作为框架、支架等结构件以及外装机匣等零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铸造铝合金按成分划分有从Al-Si、Al-Cu、Al-Mg和Al-Zn等多种.而Al-Si系铸铝合金的应用尤为普遍.铸铝合金加工成零件后,往往要求进行装饰性表面处理,如进行电化学阳极氧化成膜或化学氧化成膜,无色化学氧化成膜.这些装饰性的表面处理在不少铸铝合金产品上得到应用.铸造铝合金零件表面状况往往不同:有的部位是非机加工表面,表面有厚实的氧化皮膜,油污较多;有的部位是机加工表面,表面状况良好.铸造铝合金,特别是Si、Cu含量较高的铸铝合金,虽然Si、Cu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铝合金的强度,但亦大大增加了表面精饰加工的困难.如若要对含2%~2.5%Cu、7.5%~12%Si的铸铝合金进行电镀或阳极氧化处理都是相当困难的,要保证其表面精饰处理顺利进行,须经待殊前处理.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GCr15冲压模具零件在成型电阻片过程中的失效原因,并采用软氮化工艺对其表面进行了强化。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显微硬度计、氧化试验等表征了失效特征、氮化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等。结果表明,氧化腐蚀是导致模具零件过早失效的重要原因,软氮化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模具零件表面的氧化腐蚀,延长模具零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