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鸿敏 《上海染料》1998,26(4):30-32
本文以酞菁绿膏状物为原料,采用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添加剂种类、添加剂用量对酞菁绿易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种不同类型添加剂复配、添加剂用量为颜料量的5% ̄7%时,可以提高颜料的易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应秀玲 《安徽化工》2010,36(2):13-14
对粗品酞菁绿进行捏合,使其颜料化。通过改变捏合工艺参数,确定最佳捏合工艺条件,从而制得性能优良的高品质酞菁绿G。  相似文献   

3.
酞菁绿颜料的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酞菁绿进行了表面处理,考察了不同极性基团,碳链长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及不同分散介质对颜料粒子的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羟基,氨基和羧基作主锚固基团的SPAN和TWEEN类,脂肪胺和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均有利于酞菁绿颜料的细化,表面活性剂的最好用量为5%~8%,弱极性有机介质利于酞菁绿绿颜料的分散。  相似文献   

4.
林治华 《上海涂料》2001,39(3):22-23
论述了氧化铁颜料产生颜色的原因,以及颜料颗粒的大小、晶型结构对颜料各种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隐色体研磨氧化法对还原蓝RSN进行了颜料化处理,研究讨论分散剂种类、分散剂浓度以及研磨氧化时间等因素对还原蓝RSN颜料化后的粒径和分散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不同染料浓度颜料化效果的差异.另外还对还原蓝RSN等染料以"超细颜料化"方式应用于粘胶纺液着色加工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酞菁蓝颜料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民宝 《上海染料》2006,34(2):32-33
用振动与捏合相结合生产加工工艺和添加适量的酞菁衍生物,可以降低原工艺的辅料用量和能耗,减少污染,降低用水量.  相似文献   

8.
着色型云母系珠光颜料的制备工艺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着色型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工艺进展情况。介绍了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及无机 -有机化合物复合包膜方法 ;膜层结构由单覆层、双覆层及多覆层组成的云母钛珠光颜料的主要性能 ,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 ,指出无机系列、无机 -有机复合着色系列、金属离子共沉淀法制备的着色珠光颜料 ,将是今后的研究与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酞菁结构,铜酸菁的晶型,铜酞菁的晶型转化和颜料化处理,以及酞菁绿颜料等。  相似文献   

10.
沈苏江  黄逸东  吴志平 《中国涂料》2007,22(11):46-48,51
介绍了颜料分散性分散和评定方法系列国际标准的概况,选择了一种分散方法和一种评定方法对若干颜料样品进行了试验,并由试验结果对其分散性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择表面活性剂试验和研磨料配比试验。生产出了抗结晶的酞菁蓝BGS颜料,并介绍了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食用乙醇浸提竹叶制得的绿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对热、阳光和紫外光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左慧  马良秀 《广东化工》2014,(8):58+62-58,62
对甲氧基苯胺经过乙酰化、硝化、水解、还原、环合合成中间体2-巯基-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羟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通过磺酰氯氯化不经过分离处理直接与苯并咪唑中间体合成硫醚,催化氧化法合成最终产品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4.
结合地区化学工业实际推动高校绿色化学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平  李军  全学军  徐云兰  许俊强 《广东化工》2012,39(3):200+203-200,203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培养具有绿色化学意识的化学化工人才,是高校化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结合国内外高校绿色化学教育的发展、重庆市化学工业实际、绿色化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推动绿色化学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提取法从牛蒡中提取绿色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20:1,微波功率为500W,微波作用时间为90s,提取温度75℃,在此条件下绿色素提取效果最佳。各因素对牛蒡中绿色素提取率的影响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对牛蒡中绿色素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温度对牛蒡中的绿色素影响不大;不同pH对牛蒡中绿色素稳定性几乎无影响;A1^3+、Cu^2+、Mg^2+、Zn^2+对牛蒡中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而Fe^3+对牛蒡中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氧化剂对牛蒡绿色素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还原剂对牛蒡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小量—半微量药物化学实验,把绿色化学理念融合在教学教改中,使化学实验教学向清洁工艺,绿色化学方向转化。本文通过探讨扑炎痛和磺胺醋酰钠的半微量合成方法,阐述了开展半微量药物化学实验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绿色环保意识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详细分析了日本环境省和国土交通省最新发布的建筑垃圾产生量、资源化利用率、最终处置率,以及为扩大再生骨料应用而采取的技术和政策努力,为提高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和综合利用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低阶煤煤泥(LS)和浮选精煤煤泥(LF)为原料,通过成浆性实验并结合两种煤泥煤样的粒度分布、表面特性、灰分特征、润湿特性及对分散剂吸附性的测试结果,对LS和LF制备水煤浆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使用LS和LF作为原料制备水煤浆,当分散剂添加量(干基分散剂与干基原料的质量比)从0%增加至0.7%时,LS的最高成浆浓度(干基煤粉与煤浆的质量比)从58%提高至59%;LF的最高成浆浓度从51%提高至57%;LF与LS相比,灰分质量分数从37.05%降低至13.62%,有机组成无变化,无机矿物中石英含量降低显著,粒度分布范围较窄,对分散剂的饱和吸附量降低;LS和LF煤样中颗粒的径距分别为2.22和1.51,LF中颗粒的堆积效率较低,粒度分布是造成LS和LF成浆性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LF的颗粒较细且尺寸较为接近,煤样颗粒表面的静电力使LF颗粒容易团聚在一起,分散剂作用于粒度较细且粒径相近的LF时,主要用于抵抗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造成LF分散剂消耗量大,采用LF制备水煤浆,需充分考虑粒度分布的影响,选用分散性能较优的水煤浆分散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