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对油菜籽进行了干法炒籽预处理,然后压榨制油,并对油菜籽、菜籽油、菜籽饼、脱脂菜籽粕的总酚含量、酚酸含量和菜籽油的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炒籽温度的升高,菜籽油中的总酚含量增加,在160℃时增加了 27.4倍,芥子酸、芥子碱和Canolol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最高分别在120、150、140℃时增加了 ...  相似文献   

2.
对快速测定菜籽油中菜籽多酚Canolol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P-HPLC)测定菜籽多酚的检测方法。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96∶4为流动相,在流速为0.8 mL/min,柱温30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98 nm,发射波长325 nm的条件下,测定菜籽油中的菜籽多酚,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加标回收率在96%~110%之间;仪器检出限为15 ng/mL,精密度优于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准确度高、环境污染小的特点。采用优化后的检测方法,对90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油菜籽采用压榨工艺生产的菜籽油样品进行了测定,Canolol含量在190~2 246 mg/kg之间;同时检测了从市面上随机采购的不同类型植物油,结果表明菜籽多酚Canolol为压榨工艺菜籽油中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3.
王若琼 《中国油脂》2020,45(6):25-29
以烘烤预处理油菜籽为原料,将其分别进行真空包装与编织袋包装。然后进行为期42 d的真空和常压室温储藏,每隔6 d对两种储藏方式的油菜籽进行低温压榨制油,并测定压榨菜籽油的质量指标,动态监测不同储藏方式对压榨菜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储藏条件下压榨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均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升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氧化诱导期均随储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且真空包装储藏的变化趋势更小,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储藏42 d后,真空包装储藏保留了原料中85. 29%的植物甾醇含量、78. 44%的Canolol含量和77. 28%的多酚含量。相对于常压室温储藏,真空包装储藏方式下压榨菜籽油的理化指标变化更小,营养成分损失率更低,抗氧化活性更高。因此,真空包装储藏能够很好地保持烘烤预处理油菜籽的制油品质,可以成为一种绿色的油菜籽储藏方法。  相似文献   

4.
双低菜籽营养保健油的生产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超过全部油菜籽的一半以上,由于双低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优越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故被列为一种天然的营养食品。介绍了双低油菜籽的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保健功能,双低菜籽油的冷榨和热榨两种制备工艺,提出了冷榨天然双低菜籽油和双低菜籽营养保健油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油菜籽和菜籽油的生产、进出口及供需情况,以期为我国菜籽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近年,我国油菜籽收获面积相对稳定、产量小幅增长,但在全球占比呈下降趋势;我国油菜籽压榨出油率低于其他菜籽油主要生产国,油菜籽压榨量和菜籽油产量在全球占比也呈下降趋势。2008年及以后,我国每年油菜籽进口量均在100万t以上,出口量均不到0.5万t。2018—2020年我国菜籽油进口量均在100万t以上,出口量3年累计不足3万t。我国油菜籽、菜籽油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国是加拿大,2016—2020年间我国进口的油菜籽和菜籽油来自加拿大的分别占90%和70%。将我国油菜籽净进口折油与菜籽油净进口量合计考虑,2020/2021年度该数值达359万t。我国对油菜籽及菜籽油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油菜籽和菜籽油产量难以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进口。相对紧张的耕地资源对油菜生产的限制与乡村小榨坊菜籽油特殊市场的存在也是我国油菜产业的重要特点。对外,我国应对具有油菜生产潜力的国家进行长远投资,以丰富油菜籽和菜籽油的进口来源;对内,应重视国内乡村地区对小榨坊菜籽油的需求,并对其工艺和产品质量进行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6.
油菜籽加工新技术及深度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我国油菜籽制油和菜籽油精炼方面的新技术,如油菜籽"破碎,低温预榨,浸出"、"中温预榨-浸出"、"挤压调质-预榨-浸出"工艺,以及菜籽油的"适度精炼"工艺、"酶法脱胶"、"低温脱胶"和"吸附脱胶"工艺等。另外,还介绍了菜籽油深加工和菜籽蛋白资源利用方面研发的一些新产品,如"双低"菜籽营养调和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天然复合氨基酸、菜籽蛋白肽等。总之,在油菜籽加工方面,应重视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多点开发、全面增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段卓  郭浩昱  刘也嘉  沈珺珺 《中国油脂》2024,49(1):57-59+66
类胡萝卜素为脂溶性化合物,在菜籽油中含量丰富。为提高菜籽油的营养价值和氧化稳定性,对菜籽油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油菜籽品种以及加工工艺会影响菜籽油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而菜籽油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可以增强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油菜籽品种,对油菜籽采用焙烤、微波等热处理和不脱皮的预处理方式,以及适度精炼等方法提高菜籽油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多酚是菜籽油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生物活性。但由于菜籽毛油中含有胶质、色素、游离脂肪酸等影响其产品质量的物质,要经过脱胶、脱色及脱臭等工序后才能食用。不同加工工艺对其含量存在较大影响。本文重点综述了现代油菜籽预处理、榨油方式、菜籽油萃取方法和精炼工艺对多酚保留和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菜籽油加工过程中多酚的变化、提升菜籽油加工技术水平和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左青  孙勤  甘光生  左晖  张伟春  杨伟峰 《中国油脂》2019,44(10):124-128
利用双低油菜籽生产冷榨双低菜籽油和热榨浓香型菜籽油,引入加拿大高油酸油菜籽生产高油酸菜籽油,不仅提升菜籽油的营养价值,还可提升菜籽油的市场价格。从双低油菜籽加工工艺、脱皮双低菜籽粕的利用、双低菜籽蛋白及双低油菜籽皮的利用方面对提高双低油菜籽的利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催熟与微波技术对油菜籽进行预处理,测定不同条件下低温压榨菜籽油的质量指标,旨在从生产和加工角度探讨两者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熟使菜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对脂肪酸含量有影响,V_E和植物甾醇含量降低,总酚含量略有增加;微波使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而对其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P0. 05);微波提高了未催熟和催熟油菜籽低温压榨菜籽油中V_E、植物甾醇、总酚、canolol的含量;催熟油菜籽所得菜籽油的各项抗氧化指标均高于未催熟油菜籽,且两者经微波预处理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值)、氧化诱导期(IP)显著升高,分别为未微波处理的14. 6~15. 2倍、13. 0~16. 3倍、1. 3~1. 8倍,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氧化稳定性。由此可见,合理催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菜籽油品质,而微波预处理在改善油脂品质方面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油菜籽生产贸易情况及我国油菜籽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菜籽产量占世界油菜籽产量的2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也是世界上主要油菜籽进口国之一.通过对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状况和我国油菜籽供求状况的分析,指出较低的关税税率和单一的关税管理政策,极大地开放了国内油菜籽和菜籽油市场,从而使得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大大提高,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状况对我国油菜籽市场作用加大.菜籽油作为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对保障居民食用植物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国家按照远近结合的原则,在近期建立和完善油料保护机制:一是继续加大对油菜籽生产扶持措施,进一步优化油菜生产布局,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进一步完善油菜籽补贴支持保护制度,调动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三是扶持油菜籽产业发展,提高品牌竞争力;四是加强油菜籽科技投入,提高油菜籽品质.在中长期进一步完善油料与粮食生产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协调机制,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搭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双低油菜籽油脂加工副产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双低油菜籽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其主要副产品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并对芥子碱、单宁、植酸和硫代葡萄糖甙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抗营养作用以及副产品中一些活性物质和天然抗氧化性物质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 3 2004年油菜籽市场展望3.1 2003/2004年度国际油菜籽市场分析 我国是油菜籽净进口国,而我国油菜籽进口多寡主要取决于国内菜籽油、菜籽粕市场和国际油菜籽市场情况,因此国际油菜籽市场对国内市场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内油菜籽进口形势,进而影响到国内油菜籽供应。因此在分析国内油菜籽市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国际油菜籽市场状况。 国际主要油菜籽出口国自2000/2001年度油菜籽减产以来,到2002/2003年度都持续减产,尽管2003/2004年度各主产国油菜籽产量在前几年持续减产基础上有所恢复,但仍不能改变全球及这些油菜籽主要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菜籽油和菜籽粕中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效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高效利用油菜籽,优化菜籽加工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油料生产发展形势很好.特别是油菜籽产量已超过百亿大关,在各种油料中,油菜籽已占第一位.这几年来,随着油菜籽的迅速发展,油脂库存越来越大,普遍出现菜籽油销售不了,调不出去的状况.影响菜籽油销售的原因,除了价格原因外,就是菜籽油的质量差,主要反映在色深混浊、烟点低、焦糊味重等方面.因此,如何提高菜籽油的质量,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尤其是我国有些主产油菜籽的地区,大多数仍采用95型榨油机榨油,用直接火平底炒锅炒籽.由于火候大小和炒籽温度不易控制,使油料发生焦糊现象;有的油厂为了片面追求出油率,而忽视油品的质量,以致造成有些地区菜籽油色泽深、焦糊味重,这就给菜油的精炼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我国现有的制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加拿大油菜籽与菜籽油的生产、贸易情况,重点分析了科技、贸易对加拿大油菜籽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油菜籽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籽酚类物质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是油菜籽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在油菜籽仁和种皮中含量丰富。本文综述了油菜籽酚类物质的组成及性质、生物活性、制备方法及分析,并对油菜籽酚类物质在医药、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双低油菜籽及传统油菜籽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制取浓香菜籽油,采用溶剂辅助蒸发装置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两种菜籽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导致两种菜籽油感官风味差异的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结合感官评价、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营养成分等指标分析比较两种菜籽油综合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双低菜籽油及传统菜籽油中分别检出12 类82 种和11 类90 种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22 377.88、157 512.98 μg/kg,其中硫苷降解产物总量分别为3 311.07、146 492.82 μg/kg,酚类物质总量分别为12 125.47、4 613.03 μg/kg。利用PLS-DA结合OAV最终确定了13 种最重要的特征风味物质,分别为6-甲基硫基己腈、5-甲硫基戊腈、苯代丙腈、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苯乙腈、反-2-癸烯醛、正己醇、芳樟醇、乙基苯、苯乙醇、椰子醛、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3-甲基巴豆腈,其中6-甲基硫基己腈、苯乙腈、芳樟醇、5-甲硫基戊腈、苯代丙腈、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6 种成分均对菜籽油独特的辛辣味具有贡献,且苯乙腈、芳樟醇仅在传统菜籽油中检出;正己醇、苯乙醇、椰子醛则在双低菜籽油中含量更高,对菜籽油的甜味具有重要影响;感官评价表明双低菜籽油的甜味优于传统菜籽油,而传统菜籽油辛辣味更强。双低菜籽油中未检出芥酸,而传统菜籽油中芥酸含量高达30.25%;双低菜籽油中VE和甾醇总含量均高于传统菜籽油。研究结果为不同香型浓香菜籽油的生产提供了原料选择和气味标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0前言  在世界主要的油籽产量中,油菜籽产量仅次于大豆的产量位于第二位,据美国农业部2002年2月份的供需报告数据,2001/2002年度世界油菜籽产量为3,641万吨,与棉籽的产量基本接近,菜籽油作为世界产量第三位的主要植物油品种对世界油脂的供需情况起到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在我国,菜籽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虽然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菜籽油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小,但菜籽油在短期内仍然是我国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我国也是世界上油菜籽产量最大和压榨量最大的国家,油菜籽在我国油脂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地位。2002年是…  相似文献   

20.
油菜籽直接冷榨制油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冷榨制油是指油料在入榨前不经蒸炒等高温处理,入榨温度为常温或略高于常温及压榨过程料温较低的榨油方法.介绍了油菜籽直接冷榨制油的工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了油菜籽直接冷榨饼的浸出特性,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冷榨菜籽饼浸出的具体做法;对油菜籽直接冷榨油的特性和精炼方法也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应用油菜籽直接冷榨制油技术,可有效地保留菜籽油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了精炼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