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H27断块含油目的层为东营组一段.,属三角洲沉积环境。为进一步研究该断块岩石沉积环境,了解储集层岩石矿物成分、黏土矿物含量及其敏感性,通过岩心扫描、储集层物性数据检测、岩心微观结构研究、地层损害实验获取大量数据,进行储集层岩石特征综合分析评价,加深了对储集层主要岩石的组成矿物、结构及储集层内地层流体情况的认识,对引起油层损害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该断块具有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间沉积特征,含油砂岩的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岩性疏松.胶结物以泥质为主,胶结较差;储集层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以伊利石为主,次为伊/蒙混层黏土;储集层敏感性评价水敏性较强,盐酸酸敏性中等。提出应调整注入流体的性质,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水敏性伤害;在采用酸化作业改造油层时.筛选合适酸化液,也可加入适量防膨剂提高酸化效果;针对储集层碱敏性较强的特点,尽量不用强碱调节工作液pH值。为提高油层保护的研究水平,制定科学的油藏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歧口凹陷低电阻率油气层广泛存在、成因复杂、测井评价难度大,明确低电阻率油气层分布规律对成功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意义重大。从大量基础岩石物理数据出发,通过分析不同层位、不同埋藏深度的低电阻率油气层与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孔径、泥质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及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由沉积内因引起的低电阻率油气层基本分布在主力相带边缘,通常发育在岩性细、泥质含量较重、孔隙结构较差、微孔隙发育的储集层。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泥质含量和黏土矿物类型对低电阻率油气层控制作用相对明显,沙河街组孔隙结构差异对低电阻率油气层控制作用相对明显,而钻井液侵入型低电阻率油气层往往与高矿化度钻井液钻井工艺相伴生。分析研究不同成因类型低电阻率油气层分布规律,为准确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潜力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油藏水驱开发潜力是评价油藏开发开采水平的重要参数。在分析评价经验公式法、水驱特征曲线法和递减曲线法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潜力优缺点的基础上,由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潜力的7类地质因素(岩石颗粒结构、岩石孔隙结构、储集层渗流物性、储集层敏感性、含油气砂体分布、储集层能量及原油物性)中选取矿场易获取的能够反映油藏地质特征的24个地质参数,构成油藏水驱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潜力的新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够较准确地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潜力,它是一种简单、适用、可靠的科学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地质分析化验各项资料有机结合对致密砂岩气藏岩石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使用岩石物性分析资料评价储集层孔渗条件、成藏能力,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粒度资料分析岩石类型、岩石成分,通过扫描电镜资料分析黏土类型及黏土赋存状态,结合铸体、压汞资料分析岩石孔隙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楼西区山西组2段储集层物性较差,相关性较好,成藏能力一般;岩石成分以石英为主,黏土矿物含量较高,主要为高岭石、伊利石,灰质分布均匀;孔隙发育差,孔隙类型以原、次生粒间孔为主,孔喉分选性、连通性较好。通过对石楼西区致密气藏进行分类评价,加强对储集层特征的认识,了解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建立了致密气藏解释评价方法,根据储集层岩石学数据特征,即可对储集层进行解释评价,同时可为确定油气田稳产有利区块、提高采收率等提供重要依据。在该区4口井46套小层进行应用,解释符合率为95.7%。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羊三木油田储集层非均质性特征,在相带和单砂体展布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取心井的岩心分析资料,结合测井多井解释评价求取的储集层参数,对羊三木油田馆Ⅱ上油层组储集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三木油田馆Ⅱ上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由于成因不同,不同微相非均质性差别较大,心滩沉积非均质性最强,分支河道沉积均质程度最高;储集层岩石颗粒的大小和颗粒分选性是影响储集层性质的重要参数,储集层渗透率与颗粒大小呈正相关,与颗粒分选性呈负相关。储集层的非均质性控制因素主要有储集层结构模态、成岩作用和黏土矿物,其中储集层结构模态中单模态储集层结构孔渗性最好,双模态次之,三模态充填式储集层孔隙性最差;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实际上是次生孔隙形成和再分配的过程,导致该区储集层发育多种孔隙类型,孔隙成因组成结构复杂化;黏土矿物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分散状分布的黏土矿物对储集层影响不大,而薄层状、搭桥式、填塞式分布的黏土矿物大幅降低了储集层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6.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集层岩性复杂,岩石脆性对产能影响显著.在矿物学、力学参数及能量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适合芦草沟组储集层的脆性评价新方法,对比不同岩性的脆性特征.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集层黏土矿物含量较少,脆性矿物各成分含量接近,矿物成分脆性指数难以准确评价其脆性;储集层非均质性强,不...  相似文献   

7.
致密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分析,对准确认识油气开发过程中储集层伤害及合理评价油气井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注水开发过程中有效应力场的非稳态变化导致储集层渗流能力变化的实际情况,选取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延长组3类典型岩样(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中细粒砂岩)进行储集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测定,通过线性方程拟合,对比分析3类岩石应力敏感性特征,并从岩石成分和微观结构对应力敏感性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泥质粉砂岩渗透率下降快,敏感性强;粉砂岩渗透率下降中等,敏感性中等偏强;中细粒砂岩渗透率下降慢,敏感性最弱。通过岩心、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及压汞实验可知,储集层应力敏感性特征主要受到岩石中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2个因素的影响,而微裂缝的发育使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胡俊 《天然气工业》2002,22(5):39-41
使用常规测井资料对一般储集层进行评价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要利用这些常规测井资料来准确地评价低阻油气储集层的岩石物理参数却十分困难。由于低阻油气储集层在常规测井资料上显示为水层特征,但开采出来有时却能得到油气,甚至是无水的油气,因此,很难用常规测井资料来准确地确定低阻储集层的含油气性质和全面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文章利用核磁共振测井(NMR)来评价低阻储集层的岩石物性参数(岩石类型、孔隙度、自由水以及束缚水等),实际结果表明,核磁共振 测井是评价低阻油气储集层的一种新型而且有效和大有前途的一种现代测井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确定黏土含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35(2):100-104,2
黏土矿物是储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及特征对储层评价及油气田开发效果具有较大影响。以X衍射黏土矿物分析数据为基础,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选。将优选出的计算模型在元坝地区进行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并为页岩气水平井储层识别评价摸索出新思路。计算模型能准确合理确定黏土矿物含量,为储层评价及储层敏感性分析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集层影响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的岩石铸体薄片分析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认为,早期自生绿泥石胶结对原生孔隙的转化、保存和改造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占据原生孔,并将其转化为黏土矿物晶间孔的形式,从空间上阻碍硅质胶结、碳酸盐胶结对孔隙的破坏,为后期流体改造储集层提供了通道;其亲油的黏土矿物属性,为后期油气在低孔、低渗储集层中成藏提供了条件。另外,因绿泥石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发生水解,在开发具有绿泥石胶结的油藏时,应考虑到黏土矿物的敏感性。研究认为,绿泥石环边形成后储集层仍有较强的压实现象,前人认为的抗压能力可能被夸大。  相似文献   

11.
影响我国陆相碎屑岩储集层黏土矿物组合和分布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陆相碎屑岩储集层长石、岩屑等化学活性组分十分丰富,黏土矿物含量高、组合类型多,成岩作用受地层温度和孔隙结构的影响,成岩作用和不同沉积相带水介质条件是控制黏土矿物组合和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大地构造背景和盆地构造发育史是影响盆地内储集层黏土矿物组合和分布特征的宏观因素。对于经历多旋回构造运动的盆地,黏土矿物组合和分布的不同特征反映各旋回构造运动的性质;对于同一构造旋回中发育的盆地。黏土矿物组合和分布特征的不同则反映各演化阶段的构造特征。表1参14(王少依摘)  相似文献   

12.
应用水驱实验和储集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延长组浅层超低渗致密砂岩油藏储集层进行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3储集层属于弱水敏,长6储集层属于弱-中等偏弱水敏,长7储集层属于弱-中等偏弱水敏。储集层岩石水敏性随层位加深,水敏指数增加,水敏性增强。长3储集层无酸敏,长6储集层属于无-弱酸敏,长7储集层属于无-弱酸敏。整体上,研究区储集层酸敏性评价结果为无-弱酸敏,随储集层深度增加,酸敏性增强。储集层水敏性、酸敏性的变化趋势与储集层黏土矿物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为扇三角洲砂砾岩沉积,火成岩岩屑含量高,储集层之间物性差异大,一直以来制约油气勘探。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等对百口泉组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对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进行了重新分类及命名,结合研究区岩心粒度分布特征,在GB/T 17412.2—1998《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的基础上,将中砾岩进一步划分为小中砾岩及大中砾岩,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区砂砾岩粒度适中、黏土矿物含量较低及次生溶蚀发育是形成优质储集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库车坳陷东北部中侏罗统发育一套典型的陆相泥页岩,是该区重要的烃源岩之一,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生气远景。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等测试手段对研究区暗色泥页岩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富含有机质泥页岩的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石英含量18%~55%,黏土矿物含量9%~76%,黏土矿物以伊蒙间层和伊利石为主;泥页岩孔隙度为0.5%~7.3%,渗透率多小于0.1 mD,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集层;泥页岩主要发育纳米—微米级矿物基质孔和有机质微孔,以及构造微裂缝和成岩微裂缝等多种类型的储集空间。与北美典型含气页岩对比,库车坳陷东北部中侏罗统泥页岩具有相似的储集层特征,是页岩气的有利储集层。研究还发现,研究区中侏罗统暗色泥页岩储集层特征主要受矿物组成、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应进一步研究中侏罗统泥页岩含气性和岩石可改造性,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剖析高青地区中生界顶部不整合在油气运聚过程中的作用,对地震、测井、岩心资料以及矿物、元素的微观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自上而下不整合可分为不整合面之上岩石、风化黏土层和半风化岩石,为3层结构;风化黏土层岩石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石英和黏土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后期地层压实作用致使风化黏土层物性变差,为非渗透层;半风化岩石中长石含量明显高于风化黏土层,矿物元素表现出富Al贫Ca、Na的特征;残余的方解石等不稳定矿物在风化淋滤作用下发生溶解,形成次生溶孔,溶孔、裂缝发育,物性较好,属于良好的渗透层;不整合输导作用主要有不整合侧向输导、不整合遮挡2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西部区块长81油层电阻率明显小于东部区块,且局部存在低电阻率油层,使得西部区块的油、水层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基于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压汞、测井解释等数据分析,对镇北油田长81油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对镇北油田西部区块低电阻率油层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作用,阳离子交换能力较强的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高,其附加导电作用较强;二是黏土矿物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水分子吸附能力强的绿泥石含量高,容易形成水膜而增加导电能力;三是较高含量的黏土矿物使储集层孔隙结构更为复杂化,以致束缚水饱和度增高。对于此类高黏土矿物含量类型的低电阻率油层,通过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建立储集层黏土矿物含量的计算模型,结合生产情况拟合低电阻率油层的产水率,提高了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7.
系统、科学的岩石分类方案是细粒沉积岩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沧东凹陷官×井孔二段细粒沉积岩岩石矿物组分的详细分析,提出了基于X射线衍射数据的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方案。该方案为三端元、四组分划分体系,以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和长英质矿物为3个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细粒长英沉积岩类、碳酸盐岩类、黏土岩类、细粒混和沉积岩类等4大类、12种岩石类型,同时将特征矿物方沸石作为第四组分,依据其具体含量对岩石进行具体定名。以此方案为分类基础,可统一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体系,促进细粒相区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峰油田N区长23低渗透砂岩储集层,通过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分析,描述其储集层特征,基于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孔喉结构特征进行储集层分类,同时对不同类型储集层进行敏感性评价,并分析了储集层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峰油田N区长23储集层为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平均孔隙度为16.4%,平均渗透率为13.5 mD,属于中—低孔、低渗储集层;储集层可划分为3类,Ⅰ类储集层孔喉结构与物性最好,Ⅱ类和Ⅲ类储集层依次变差;研究区储集层具有中等—弱速敏、弱水敏、中等偏弱盐敏、中等酸敏、强碱敏和中等—强压敏;研究区储集层敏感性受黏土矿物、部分碎屑颗粒以及孔喉结构的影响,储集层速敏性主要与高岭石含量有关,水敏、盐敏性与伊利石含量及产状密切相关,酸敏性受绿泥石和铁白云石含量共同影响,强碱敏性是由于长石和石英含量较高导致,压敏性是孔喉结构在有效压力下发生变形,使该类储集层渗透率明显降低的结果;3类储集层的黏土矿物含量、孔喉结构以及物性不同,储集层敏感性有所差异,储集层物性由好到差,敏感性依次增强。在开发过程中应根据敏感性主控因素和不同储集层敏感性的差别,针对性地进行储集层保护,减小对储集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细粒沉积岩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粒沉积岩中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其研究程度远低于粗碎屑岩,尤其在岩石分类、岩相划分 和脆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以 X 射线衍射数据为基础,以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和长英质矿物 为三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 4 类 12 种岩石类型,再根据特殊矿物含量进行具体命名。 细粒沉积岩 岩相学侧重于研究不同岩相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储层物性、烃源岩特征及含油性等,以便优选优势岩 相,并寻找油气“甜点”。 脆性影响细粒沉积岩压裂改造的效果,目前常用岩石组分法和力学参数法对其 进行评价,二者在准确性、经济性及便捷性上各有优缺点,应尝试建立一种能够准确而合理地表征岩石 脆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高泥、高钙、低孔低渗、薄互层、强非均质性储集层等非传统储集层成为新的勘探目的层,这些特殊类型储集层,与不具有传统油气层响应特征的复杂组分油气层相融合,导致油气层的发现与评价难度不断增大。通过油气层解释技术创新提出的能量系数法、储集层空间烃类含量法、恢复系数法、曲线幅差形态法、校正全烃值法、岩石热解与气测一体化解释图板法,适用于低孔低渗、特殊气测组分、低阻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应用XRD/XRF技术解决了灰质泥岩、灰质(白云质)条纹发育页岩层,富油凹陷泥页岩层等"假储集层"油气显示的识别与评价难题;矿物岩性元素、指相微量元素、风化壳敏感元素、溶孔溶洞相关元素的应用探索则在碳酸盐岩储集层辅助评价方面发挥了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