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的编码感知路由算法在数据包编码时采用基于机会的网络编码策略,不会推迟数据包的转发来等待未来的编码机会,这样会降低网络编码对时延的贡献.为克服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存管理的编码感知路由低时延数据传输算法.在编码节点,该算法采用基于队列长度的数据包决策策略来替代现有编码感知路由算法中的基于机会的网络编码策略.该算法在数据传输阶段之前引入了网络时延训练阶段,使编码节点获得了基于队列长度策略的最优阈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此算法比传统的基于机会的网络编码策略具有更低的数据包传递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率,并且具有更高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机会路由和网络编码2种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任意路径编码感知机会路由方案.为了合理地选择候选节点和分配节点转发优先级,提出了编码感知期望传输次数度量标准.路由方案在无线传输过程中充分利用流间网络编码减少传输次数,从而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路由方案能大幅度提高网络的转发效率和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mesh客户端与mesh路由器之间距离较远时直接通信传输速率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协同通信机制。该机制采用节点中继方式,客户端节点选择网络中与路由器传输速率较快的节点为中继节点,由中继节点进行数据的转发。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编码的机会路由完成发送节点与中继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以解决节点移动时容易产生数据包丢失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协同通信机制能提高网络的平均吞吐量,降低丢包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机会网络中节点较稳定的社会属性,提出了一种兴趣社区检测机制,将机会网络中节点的兴趣爱好量化,根据节点间兴趣爱好相似性进行兴趣社区划分. 利用节点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社区,综合考虑节点的社区属性和节点间历史接触信息,设计了兴趣社区路由算法. 兴趣社区路由由社区内路由和社区间路由组成,路由机制是选择与目标节点在同一兴趣社区且与目标节点接触较多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完成数据包转发.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兴趣社区路由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兴趣社区路由算法能有效降低网络开销和时延,提高了投递率.  相似文献   

5.
适用于无线双向中继信道的机会协作网络编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机会协作网络编码(OCNC),该技术将协作分集技术和网络编码技术有机结合,能克服无线信道衰落、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吞吐。针对无线双向中继信道中端到端信息交换的情形,分别分析了3步、2步OCNC的误比特率(BER)性能和获取的网络编码增益,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数据交换方案,3步、2步机会协作网络编码在获得全分集(获得的分集阶数为参与协作的节点数)的同时,也分别获得了4/3倍和2倍的渐近网络编码增益,由于多个协作节点的机会中继,OCNC的网络编码增益在中间SNR区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将灰色-马尔科夫位置预测模型与基于节点活跃系数的喷射-等待路由算法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容迟网络的基于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预测目的节点的位置,提出节点活跃系数并利用节点活跃系数来量化节点活动性的强弱,算法以预测位置为基准,基于节点活跃系数喷射转发数据包,增强了数据包扩散的方向性.仿真结果表明,与Epidemic算法以及传统的喷射-等待路由算法相比,提出的路由算法具有更好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机会社会网络路由过程中消息投递率、降低消息平均时延,对其消息转发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聚类分析的机会社会网络路由算法。以分组路由策略为基础,通过两阶段聚类分析方法降低簇划分过程对节点资源的需求,并分别为簇内/间消息设计转发策略,优化了消息转发与中继节点选取的过程。此外,在聚类分析的过程中引入事件链分析的方法,深入挖掘节点间的内在社会关联,提高簇划分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复杂网络环境中该算法能够提高投递率5%~10%,降低投递时延10%以上,而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接近80%的投递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网络与信道结合编码,提出了一种高阶分集增益的中继协作方案。该方案在中继节点处将多个时刻接收的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再将所有码字进行网络编码后转发。目的节点采用迭代最大后验概率译码,利用多个时刻收到的码字恢复源节点发送信息。对瑞利衰落信道下成对错误概率的分析表明,本文方案可使源节点发送信息在不同时刻得到多次转发,从而增加时间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在快衰落和慢衰落信道下均能提高系统分集增益,并且随着中继节点接收信噪比的提升,系统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嵌套移动网络中的乒乓路由和数据包多层隧道封装问题,将区域管理和移动自组织网络多跳转发的路由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网络路由优化机制.该机制通过构建新的网络优化模型,实现域内自主路由和数据最短路径转发;通过更新接入点的路由信息,保持原有的转交地址CoA不交,减小了域内切换的时延.性能分析表明,该机制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封装次数和隧道长度,具有较小的传输和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10.
机会移动社群网络易受到不良节点干扰而导致正常通信中断,现有研究方法普遍存在忽略不良行为差异性,为此,提出了基于狄利克雷分布的可信路由转发机制.利用消息传递过程判断节点的可信度,提出应对干扰的路由转发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受到不良节点干扰的条件下,该机制能够准确评估节点,同时在保持低传输成本的情况下,传输成功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5%~10%.  相似文献   

11.
无线Ad Hoc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性会导致路由更新,因此就需要进行新的路由发现.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的位置路由改进算法,利用对目的节点位置信息的跟踪,根据节点之间距离的变化来动态调整路由发现,使得在位置辅助路由协议路由发现失败时避免采用全网洪泛机制.此外,设置距离更新门限来达到节点位置信息实时性与更新负载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位置辅助路由协议,所提的改进算法在分组成功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和路由负载上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基于网络编码的多路径路由(NCMR)可靠性传输机制的实用化,提出了一种面向无线Ad hoc网络应用的基于局部重传和网络编码的多路径路由(LR-NCMR)可靠性传输机制,在多路径路由基础上应用网络编码对数据包进行编码融合,引入重传机制在局部范围进行数据包重传. 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的NCMR可靠性传输机制,新的方式能提高网络的传输可靠性,同时降低网络中的数据包冗余度.  相似文献   

13.
Ad hoc网络中现有的预测路由协议在路由失效前提前修复路由却增大了路由开销.针对路由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并结合两种路由维护方式的预测辅助路由协议.协议中的每个节点都可能发起路由维护,根据节点在路由中的位置选择对应的路由维护方式;根据网络中节点移动特性与网络规模计算节点判决路由失效的能量阈值,确定是否发起路由维护.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在保证网络可靠性的基础上比传统预测算法降低了3% ~5%的网络路由开销,尤其适用于节点数目较多且移动速度较慢的网络.  相似文献   

14.
将Agent技术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提出一个基于Agent的能量有效路由协议,兼顾数据融合、路由选择和节约能耗三项功能,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够使网络中节点能量消耗更平衡,从而更有效地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普遍存在于Ad hoc网络的单向链路问题,提出了基于功率调整的单向链路通告策略. 该策略可将单向链路状态信息通告到链路上游节点,以提高网络的连通能力,提升路由建立成功率. 在采用该策略的基础上,给出了利用单向链路建立路由的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该链路状态通告策略和路由建立机制在端到端延迟、路由路径长度等方面达到了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延迟容忍网络( DTN)中喷雾等待( SaW)路由协议在转发消息时选择中继节点的盲目性,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效用的路由协议SaW-Utility.此路由协议在转发消息时,将根据节点剩余缓存和节点交付概率等因素选择中继节点,从而减少中继节点选择的盲目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SaW路由协议,SaW-Utility路由协议明显提高了消息转发成功率,降低了网络开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现有容迟网络消息冗余副本过多,数据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对基于历史预测的Prophet路由协议进行优化,提出基于密度聚类的路由协议,采用聚类分析理论和生灭过程理论,准确构建和维护密度聚类簇,使网络中的消息副本得到实时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Q学习的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策略,采用增强学习领域中的值函数估计法,通过中间节点高效获得线性独立的编码包,以提高网络编码效益.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Epidemic和Prophet路由算法,该算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消息投递率;在有足够缓存的情况下,数据传输时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对容迟网络具有较强的动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以能量为中心、基于事件驱动,适用于传感网的部分网络编码方案,满足部分节点参与网络编码情况下的高效率、低功耗信息传输.该方案根据传感网中节点的异构性和事件驱动方式的不同,将编码节点分成业务编码节点和能力编码节点,增加了网络编码的鲁棒性,提高了网络编码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能耗、网络吞吐量以及传输延迟方面较传统网络编码方案更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