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内摩擦副式抽油杆扶正器扶正体存在磨损、有效期短等问题,研制出一种弹力支撑内摩擦式抽油杆扶正器。该扶正器与常规抽油杆扶正器不同,它是将摩擦杆与扶正套内腔形成的低摩擦因数摩擦副作为滑动摩擦副,同时利用扶正器中的弹簧增加扶正块与油管的正压力,确保扶正块与油管不发生相对运动,减小扶正块的磨损,达到扶正杆柱和延长扶正器使用寿命的目的。54井次的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平均单井检泵周期延长150d,悬点载荷减小7.2%;未发现扶正块外径有明显磨损。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抽油机小泵深抽井的杆管偏磨问题日趋严重。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是抽油杆的失稳弯曲变形所引起,油田高含水加剧了二者之间的偏磨。为此,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小泵深抽井的抽油杆扶正器,即强制支撑内摩擦副式抽油杆扶正器。该装置扶正体可支撑固定在油管内壁上,使之与油管没有相对运动。将抽油杆与油管的摩擦与磨损转变为抽油杆扶正器自身的摩擦与磨损,防止抽油杆柱及管柱失稳弯曲与偏磨。现场应用37井次,平均单井检泵周期延长162天。  相似文献   

3.
针对有杆泵抽油井中油管与抽油杆之间磨损日益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依靠井内原油润滑的扶正器。该扶正器设计特定的结构可以储存润滑油,并且在抽油杆与油管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扶正器与油管接触部位释放出原油,利用井液中的原油增强扶正器与油管壁的润滑作用和保护作用,提高抽油杆和油管的工作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当抽油杆运动达到一定速度后,扶正器和油管之间可以形成稳定的原油润滑油膜。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扶正器的使用性能,开发了往复式抽油杆扶正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装置主要由动力装置、往复运动机构、扶正器夹紧机构、载荷施加机构等组成。动力装置由电动机摆线针轮减速器通过联轴器、传动轴带动偏心轮旋转,偏心轮通过曲柄销带动连杆做平面运动;装置可更换不同尺寸的半油管和相应内径的半圆支撑环,对不同尺寸扶正器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较好地模拟油管和抽油杆扶正器之间的偏磨工况,拉杆与箱体之间的动密封采用跟随式波纹管密封,能方便地调节扶正器与油管之间的侧压力,自动补偿扶正器的磨损。  相似文献   

5.
抽油杆尼龙扶正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树章  李传乐 《石油机械》1998,26(12):27-28,31
分析了油管和抽油杆产生偏磨的原因,指出防止油管和抽油杆偏磨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抽油杆扶正器。针对现有扶正器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具有扶正和刮蜡功能的新型抽油杆尼龙扶正器。新型扶正器分活动式和热固式两种。前者是由形状相同、内壁带凸校的两部分扣在一起,靠锁齿锁紧固定在抽油杆杆体上,而后者是将扶正器注塑在抽油杆杯体上。介绍了两种新型扶正器的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热固式尼龙扶正器的现场使用情况表明,抽油杆断脱率大大降低,油管断裂、穿孔事故减少,检泵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6.
针对斜直井有杆泵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计算通常只考虑抽油杆本体与油管的摩擦,而没有考虑抽油杆接箍与油管的磨损问题,采用变形能原理推导出新的计算公式,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与目前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对比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根据计算的安放间距安放抽油杆扶正器,可大大减轻斜直井有杆泵抽油系统中抽油杆和油管的磨损。  相似文献   

7.
<正> 对深井泵采油工况所作的分析表明,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抽油杆接箍与油管内壁摩擦引起油管漏失,是导致井下设备损坏的原因,油管的磨损主要见于油管柱下部,此处液柱压力最大,抽油杆和油管产生纵向弯曲。  相似文献   

8.
抽油杆扶正器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缓油管、抽油杆之间的磨损,采用了抽油杆扶正器技术。通过对几种扶正器优缺点的分析,认为热固式尼龙扶正器耐磨、不易脱落、且价格低;同时,推导出了直井和斜井中扶正器间距的确定公式,经作业调查,肯定了两种扶正器间距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偏磨问题。  相似文献   

9.
1.前言 据统计,1996年至2002年大庆油田采油九厂共发生管杆偏磨394井次,仅2002年偏磨井数就达到126井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万元以上。目前采用的防偏磨措施主要是应用抽油杆扶正器,它是通过扶正器与油管之间的摩擦代替油管与抽油杆之间摩擦来防止管杆偏磨的,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摩阻增加、偏磨段上移等问题。为此,从提高防偏磨效果的角度出发,研制了磨球式抽油杆扶正器。  相似文献   

10.
朱小平  吴伟 《钻采工艺》1997,20(5):38-40,43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的抽油杆柱,在传递扭矩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横向挠曲变形,使抽油杆柱与油管内壁发生摩擦。本文采用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方法,求解螺杆泵的抽油杆柱在运动中产生的横向变形,确定在适当的位置安装稳定器,控制杆柱的变形,避免杆柱与油管内壁的摩擦。结合实例进行计算表明,在泵挂深度1200米的井中,在杆柱适当位置安装16个稳定器就可以使抽油杆柱的横向变形减小而不再与油管内壁接触。  相似文献   

11.
W22区块油井管杆腐蚀偏磨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原油田W22区块油井管杆腐蚀偏磨,停产待检修井增多等问题,经过检修井起出的管杆检查和油井产出水水质监测分析,认识到油井产出水水质监测分析,认识到油管杆被腐蚀偏磨,一是产出水有盐酸溶液的强腐蚀性;二是井身倾斜,形成偏磨;三是缝隙腐蚀和冲蚀综合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三维井眼抽油杆工作行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造成抽油杆、管偏磨的原因及目前理论研究的不足,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抽油杆柱变形、接触及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找出了定向井、水平井中容易发生偏磨的部位及接触力。建模时采用Pipe16单元模拟抽油杆和活塞,采用Contac176和Target170单元来模拟柔性抽油杆与刚性油管的接触。仿真结果表明,抽油杆在上下行程中将产生很大的屈曲并和油管壁发生激烈的碰撞,下行程的屈曲状态较上行程更为严重;抽油杆底部接箍和光杆均可能与油管壁发生接触碰撞,但接箍部位的接触力更大,更易磨损,而上部的抽油杆则摆动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3.
抽油杆软联接防偏磨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部分油井因杆管偏磨而造成检泵周期短的问题,在井斜小于45°并且无"狗腿度"的油井上,研究了抽油杆软联接防偏磨工艺技术。通过对偏磨油井杆管偏磨力的计算分析,研究了抽油杆软联接防磨器,在软联接防磨器的作用下,可以使杆管的偏磨应力得到有效释放,从而达到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目的。2008年在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现场应用2口井,工艺成功率100%,平均单井延长检泵周期188 d,累计增油300 t,创经济效益80万元。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tail of oilfields in East Chinathe water cut of produced liquid from oil wells is risinggradually. For example, in some oilfields, the water cuis up to 95% (Li and Guo, 2000), which may causepartial friction of the suc…  相似文献   

15.
油管旋转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杆抽油系统中 ,为了防止油管偏磨及抽油杆断脱 ,研制了油管旋转器。它是借助游梁动力 ,利用蜗杆、蜗轮和棘轮等部件 ,驱使油管管柱做近似匀速转动 ,抽油杆接箍与油管内壁的接触面积扩大 ,使油管磨损均匀 ,因而在管内壁上也就不易磨出沟槽 ,以达到防止油管局部偏磨延长免修期的目的 ,同时延长了抽油泵的使用寿命 ,减少了油管结蜡。 5 0口井的应用情况表明 ,这种油管旋转器的防偏磨效果好 ,延长了生产周期 ,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对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开发后期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腐蚀加剧等问题 ,研究开发出空心杆油润滑防偏磨技术。其防偏磨工艺中 ,油管和空心杆之间是一充满原油的密闭腔室 ,杆管不会受到采出携砂液的冲蚀 ,其原油能减轻杆管间的摩擦 ,抑制电化学腐蚀的发生。该技术工艺对油井偏磨的治理由过去“抗”偏磨 ,彻底转变到防偏磨 ,对老油田延长油井生产周期 ,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油井抽油杆在油管中上下往复运动,易造成不均匀磨损影响生产,X区块油井偏磨现象较为普遍。为了减缓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针对油井偏磨的问题,基于均匀磨损的原理,研发了一种新型防止抽油杆偏磨的悬绳器,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际应用表明:①设计主要指标是高度为169 mm,光杆小于等于25 mm,极限负荷为18 t;②该新型悬绳器能合理分配能量,自动旋转,使偏磨角度从35°扩大到360°,从而能延长磨损周期10倍以上,有效地避免因偏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③使用该悬绳器后,平均检泵周期延长60 d,保证了油井正常生产,提高抽油机井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以上研究成果认识对于提高油井采油工艺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油管旋转防偏磨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曙光油田埋藏较深的区块开发至中后期,由于泵挂逐渐加深、油井斜度大等客观因素,油井管杆之间偏磨问题日趋严重,大规模应用的抽油杆扶正器等井下工具加剧了油管的偏磨,油管本体逐渐被磨成沟槽引起油管破裂漏失,甚至在丝扣联接处磨断。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油管旋转器,其作用是可带动油管柱缓慢旋转,使油管内壁均匀受磨,有效延长油管使用寿命。该装置在曙光油田应用后,大幅度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钢质连续抽油杆在部分高矿化度、高含水油井与油管间的偏磨现象突出,而采用普通抽油杆连接抗磨幅防偏磨技术又无法适应连续抽油杆无接箍和螺纹设计的问题,研制出连续抽油杆导向扶正装置。该装置通过上、下接头连接在偏磨井段的油管柱上,使钢质连续抽油杆与导向扶正装置内导向轮接触,将杆管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抽油杆与导向轮之间的滚动摩擦,避免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直接接触发生相对运动,达到扶正杆柱和延长钢质连续抽油杆使用寿命的目的。160余口井的试验应用情况表明,该装置下井施工成功率100%,平均检泵周期延长180d,悬点载荷减少12.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冀东油田近年来采用多种防偏磨技术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大斜度抽油泵井的检泵周期短、作业和材料更换成本增加的问题仍然很严重。通过建立抽油杆杆柱的力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研究,用柔性抽油杆取代常规抽油杆可减小杆柱所承受的摩擦力,进而研制了抽油杆柔性减磨器,该工具的上下2部分可以做小角度的相对转动。通过在抽油杆杆柱上加入抽油杆柔性减磨器,使杆柱在运动过程中与油管管柱轴线方向保持一致,减轻了杆管蹩劲现象,减小了抽油杆所受到的摩擦力。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300 d,偏磨损坏的油管和抽油杆的长度由原先的各200 m分别减少到0.15 m、0 m,大幅度减少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及因偏磨导致的检泵作业次数及作业和材料更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