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地中小城镇旧城更新是当前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从分析当前山地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特点出发,针对山地中小城镇旧城更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总体城市设计和街道空间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更新原则、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山地中小城镇旧城更新是当前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从分析当前山地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特点出发,针对山地中小城镇旧城更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总体城市设计和街道空间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更新原则、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力然 《建筑学报》2022,(S2):170-175
川江流域山地旧城码头是城市山水文化要素富集区域,梳理其空间营造现代化演进历程能为山地旧城码头更新中保护山水风貌提供历史参照。重庆朝天门码头是川江流域山地旧城标志性码头典例,从1927年至1999年间持续现代化,但始终维持了空间营造与山水环境间的平衡。借鉴环境史研究模式,分析1927-1999年间朝天门码头空间营造与山水地形的互动关系演进,指出该过程中片区空间营造追求现代性和纪念性,但处理山水地形时有两个恒定特征:始终保证了码头作为山水风貌富集地带的公共性;始终维持了大众对山水地形敏锐的身体感知。最后结合对当下朝天门码头更新的反思,指出这两个特征是川江流域山地旧城标志性码头在更新中延续其山水文化特征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市快速转型背景下,旧城存量空间开始凸显其重要价值,必将在未来持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在探寻城市织补和旧城存量空间两者间关系的过程中,明确了织补式更新引入旧城存量空间的必要性,并总结出旧城存量空间对城市织补式更新的需求,得出旧城存量空间中引入城市织补理论的可行方法。以重庆大兴社区中兴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地居民对当下人居环境与景观环境的评价,并结合现有问题引入城市织补理论,提出社区织补式更新的设计策略,从而为旧城存量空间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街道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骨架,是城市的特色与活力所在。分析了传统山地城市街道中人的各种活动与自然共存的根本所在,指出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具有适应性、立体性、层次性与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的探讨,力图在现代山地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与旧城改造中,为重构被破坏的环境秩序提供规律,再现传统街道美学,从而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山地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6.
存量时代下,旧城更新成为城市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发展质量的着力点。文章结合武汉旧城更新实践工作内容,从城市空间、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三方面构建基于多源数据的旧城更新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发现武汉市旧城在更新模式转型、空间品质提升、功能升级方面的经验,以及在人口分异、空间极化、公共资源失配等方面的问题,为未来旧城更新的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体形环境角度控制山地旧城改造建筑形态是整合旧城空间及景观秩序,延续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山地特点,将城市体形环境归纳为城市的自然背景,城市骨架,城市地标,城市天际线,城市肌理等五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它们对旧城改造项目建筑形态的影响,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快速城市化是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本次研究正是以城市化过程中的旧城更新为基本点,以空间活力为出发点,立足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现代城市旧城更新过程中空间活力场的塑造,探究空间活力场形成的要素和深层原因,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旧城更新与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旧城商业中心区对城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人们通常以其环境质量、空间特征、格局形态及其反映出的文化素质为主要参照物来评价一座城市,因此许多城市选择将其作为主要突破点来进行旧城复兴。研究通过对旧城商业中心区更新实践及其整体性更新内涵的分析,以南宁市朝阳路商业中心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体性更新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旧城商业中心区整体性更新寻求适宜的整合之路。  相似文献   

10.
旧城区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产物,是城市人文积淀的场所。旧城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用地功能转换、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脉保护、环境改善等诸多内容。文章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探讨在旧城更新的控规编制中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设计引导、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历史保护、交通影响分析等重塑旧城整体环境,保持区域内蕴含的城市文脉,发挥其独有特色。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6,(3)
城市旧城区往往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应通过有机更新保留原有城市结构,去除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部分,营造更加适宜现代生活的空间环境。城市安全理念不仅为旧城的有机更新提供了依据,更是更新规划的有力保障。文章以天津西沽传统居住建筑风貌区为例,基于Arc GIS的风险评价,得出更新规划所应重点改造的部分,运用空间句法技术对现状空间进行分析评估,并对规划后的方案进行评价,以指导更新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今后旧城区存量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时代走向"存量治理"时代,城乡规划也从以新城建设为主转向了以旧城更新为主的"新常态"。面对旧城区复杂的现状产权问题和多重利益诉求,各产权单位的自主更新呈现出模式单一化[1]、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态势,导致城市空间环境被破坏、土地价值未能合理利用等城市问题。以西安市碑林区旧城更新项目为例,通过对碑林区旧城更新过程中土地产权关系与城市发展需求的内在矛盾及影响机制的研究,揭示碑林区旧城更新问题的特殊性,并通过有针对性的讨论,提出了产业规划先行、产权联合共建、更新时序划分等适合西安旧城更新的规划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旧城更新中公共设施的更新关系到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和城市空间的品质.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从"利益-资本-权力"三要素出发,尝试构建旧城空间再生过程的分析框架.总结了南京大行宫地区文化空间更新过程的3个阶段,对应着3次空间分配过程,包括选址阶段的政策性分配、开发阶段的资本性分配、运营阶段的消费性分配.探讨旧城文化空间再生的机制,包括需求驱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资本增殖机制.旧城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应该由政府主导,公共利益是主要的更新目标,而专业群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旧城更新目标多元化,更新过程复杂化,空间类型多样化,旧城空间再生的重点应放在利益评估、资本整合和公共参与的体制完善上.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大学老校区局部转型和旧城存量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老校区的高品质物质空间资源可以利用成为其所在旧城片区更新的核心驱动力。如何通过大学老校区更新将一部分闲置设施转型为城市所需要的设施,以实现校城互动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文章以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南区更新为样本展开研究,从功能、交通和景观三方面总结了大学老校区与城市互动的空间更新手法。  相似文献   

15.
王茜  刘芳 《中外建筑》2012,(9):75-76
通过对长沙市老城区旧城改造规划,寻找旧城改造的难点,提出解决旧城用地更新的几种方式,并探索城市公共空间引导的弹性控制;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反思旧城开发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旧城更新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以成都市水井坊社区更新为例,通过空间生产视角切入,探究其背后各个参与主体的生产动机和策略,分析其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变化,并反思造成旧城更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参与主体力量的不均衡、缺少中间协调的力量和公众参与制度的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7.
旧城生态更新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旧城区通过生态更新,可以使旧城区内部环境、经济、社会和管理四个方面均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终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通过对旧城更新生态化的研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城市旧城区更新规划的理论原则和应用方法体系,最后提出了基于生态学旧城更新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儿童视角创新社会治理,盘活存量、赋能旧城更新已经成为当下城市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从儿童行为特征出发,以贵阳市旧城电台街为研究地,采用GIS场景量化分析法解析儿童在旧城街巷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儿童行为特征的旧城街巷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从安全性、可达性、趣味性、环境特性四个维度展开评价,针对耦合关系下街巷空间存在的弱势指标,分别从点、线、立体三种空间类型展开在地性的空间更新研究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旧城街巷空间微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邹 《城乡建设》2016,(11):36-38
旧城区城市空间更新、城市传统文化底蕴延续以及城市形象提升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话题.通过以文化旅游为视角,分析重庆老旧城区渝中区的文化生态旅游系统,不仅可以有意识地对渝中区的文化旅游系统进行完善提升,而且可以更加全面地推进和引导渝中区城市功能和空间的不断完善,使其成为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生长点”,延续其旧城文化肌理和历史文脉,进而促进城市特色空间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宇 《中外建筑》2002,(4):26-28
本文提供了广州市旧城商业中心区更新及其发展的城市设计方法。探讨了建筑和城市空间、旧城商业中心区更新、步行化及其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